每日一字三笔:每日一字---笔
每日一字三笔:每日一字---笔用笔组成的词,要么表示笔的本义,要么表示写的文章。前者如执笔、落笔、下笔、弄笔,后者如文笔,笔力。
笔,最早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仿佛是一只手握毛笔的样子。在距今大约五千年至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大批的彩陶,上面绘有游动的鱼奔驰的鹿、人面鱼纹图案,用笔浑圆流畅,有如墨书,应该是用毛笔之类的工具绘制的。
《说文解字》说:"聿,所以书也。"意思是说,“聿”是用来书写的工具。汉代杨雄在《太玄.饰》中提到“舌聿之利”,其中“舌”指说话,“聿”指用笔写文章。当然“聿”还常表示语气,为了区分就在“聿”上加一“竹”字,分化成“筆”来表示本义,这就是现在“笔”字的本字,后来简化成“笔”,也是一个会意字,从竹从毛,因为最初的笔杆是竹子做的,笔头是兽毛做的。
迄今为止看到最早的毛笔是1959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座战国大墓中出土的,该墓出土了一个木箱,箱子里有毛笔、铜锯、削以及竹简等物。
古人是如何随身携带毛笔的呢?《汉书.赵充国传》记载,大臣张世安“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橐是盛放竹简的口袋,簪笔是说头发上插着笔。这句话意思是说,张世安作为汉武帝的近臣,手提文书袋,头发上插着笔,勤勤恳恳侍奉帝王几十年。
用笔组成的词,要么表示笔的本义,要么表示写的文章。前者如执笔、落笔、下笔、弄笔,后者如文笔,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