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可望中剧场可演奉贤滨河剧场作为奉贤山歌剧艺术的文化窗口。剧场设置双剧场及配套空间。小剧场以中国风为主要设计元素,通过传统屏风以及对景的戏剧展示方式,创造沉浸式戏剧体验。中剧场以山谷中的戏院为核心,通过错落有致的片墙和弧形的吊顶,呈现别样的戏剧体验。小剧场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

奉贤滨河剧场作为奉贤浦南运河北岸城市设计的重要节点建筑项目之一,也是其主题“一川烟雨”新江南水乡景致中的重要人文景观节点。法国AS建筑工作室中国团队参与了奉贤滨河剧场的建筑方案征集,入围最终的四个方案。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2)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3)

场地位于奉贤新城南桥源项目的核心区域,用地面积约5800平方米。南侧与浦南运河生活景观带交汇,是打造新城建设城市更新的重要滨水文化地标。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4)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我们思考如何将传统山水意向与现代新江南景致结合时,南桥古镇的百里运河、田字绿廊、十字水街传递了关于山水自然的答案。延续江河韵的同时, 源于清末民初时期,民间文艺团队山歌班的奉贤本土山歌剧艺术向我们讲述了山歌剧的变迁。山歌剧的演、游、望、赏属性展示着奉贤的本土人文特色, 也成为山歌剧院设计的核心。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6)

我们希望在不同维度和尺度上,将奉贤滨河剧院的血液根植于 “南桥源一川烟雨” 的整体规划中。作为现代山歌剧院,我们提出可演、可望、可游、可赏的,全时段开放共享、全民参与多元活力的奉贤未来公共文化建筑。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7)

可演

奉贤滨河剧场作为奉贤山歌剧艺术的文化窗口。剧场设置双剧场及配套空间。小剧场以中国风为主要设计元素,通过传统屏风以及对景的戏剧展示方式,创造沉浸式戏剧体验。中剧场以山谷中的戏院为核心,通过错落有致的片墙和弧形的吊顶,呈现别样的戏剧体验。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8)

小剧场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9)

中剧场

可望

蜿蜒盘绕的退台构成了丰富的观景面,提供给市民多样趣味的立体花园共享空间。建筑沿着城市公园层叠起落,融合于城市绿地;从公园戏剧花园连接到屋顶花园餐厅,最终实现开放共享、绿色自然的空间形态。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0)

可游

建筑体量充分考虑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在文化中心和剧场两大主要预设人群流线的作用下被分割成两个体块并在中心形成共享庭院;每个功能通过公共交通环连接并设有各自的出入口,呈现出独立且共享的空间布局。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1)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2)

可赏

主入口对应的中剧院体块拥有一个高挑的入口门厅,醒目的深灰色石材,反光的金色细网吊顶丰富了空间的光影效果。剧院功能通过坡形山地景观道连接,创造丰富多变的自然空间体验。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3)

造园

“造园”延续浦南运河北岸绿化带,打造多层次立体景观结构的自然园林。呼应“百里运河、千年古城、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水岸新江南城市意象。奉贤滨河剧场结合滨河绿化景观,整体设计成现代都市园林的城市艺术公共空间。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4)

设计意向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5)

形态生成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6)

轴测图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7)

全景鸟瞰

建筑营造

奉贤滨河剧场是一座“多功能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多样的功能组合和面对不同目的人群决定了项目的复杂性。建筑体量充分考虑了土地的集约高效。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8)

主体建筑包含了可容纳200个座位的小剧场和600个座位的中剧场及配套演出辅助空间。结合配套商业补给、餐饮空间。高效的公共流线设计串联文化中心、艺术展厅、山歌剧文化展廊、中小剧场等空间, 形成完整的内部艺术动线。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19)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20)

濮水小镇建筑设计,奉贤河滨剧场入围方案(21)

主创建筑师:应朝君

设计团队:潘莉、唐加超、Benny CHEN、张德俊、许万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