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服役年限:入伍20年的兵王
兵王服役年限:入伍20年的兵王杜中陶,四川泸州人,2001年12月入伍,2005年10月入党,三级军士长军衔,现任第73集团军某旅修理一连分队长。曾获“优秀士官”4次,“优秀士兵”2次, “优秀共产党员”2次,“十佳士官”1次,荣获“嘉奖”5次,所带班级被评为“三等功班”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人物名片】他初心不改、踏实肯干成为营连的“定海神针”今天,带你聆听他的军旅故事——
有位人尽皆知的“兵王”——杜中陶
入伍20年
从普通一兵到底盘技师
再到连队分队长
他初心不改、踏实肯干
成为营连的“定海神针”
今天,带你聆听他的军旅故事——
【人物名片】
杜中陶,四川泸州人,2001年12月入伍,2005年10月入党,三级军士长军衔,现任第73集团军某旅修理一连分队长。曾获“优秀士官”4次,“优秀士兵”2次, “优秀共产党员”2次,“十佳士官”1次,荣获“嘉奖”5次,所带班级被评为“三等功班”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杜中陶是连队兵龄最长的军士,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兵龄长就对自己降低要求。每天一有空就往战车里钻,修理检查。营里的战士都知道,要是找不到杜班长,那就去车库喊一嗓子,保准他就在哪辆车里“藏”着呢。
问杜中陶为什么离不开战车,他说:“我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组织的信任与培养,我也想向组织证明,我能把本职工作干出色。更何况,这装备一天不摸手就生了,修理兵就是要时时刻刻和装备在一起。”
也正是这种二十年如一日稳扎稳打的工作态度,让杜中陶成了营连的“定海神针”,修理兵的“主心骨”。
入伍20年来,杜中陶一直都奉行一个标准:“小故障不过饭,大故障不过夜”。每逢重大演训任务,杜中陶总是奋战在后装保障一线。每次动车前,杜中陶都要给装备来一个全面体检,一辆车一辆车地检查,每个零件都要摸到,再小的螺丝也不放过。不管干到多晚,他绝不松懈,坚持全面检查、精细准备。官兵们只要在出任务前看到杜中陶在车库忙碌的身影,就都能安心地把战车开出去。
有一年海训,杜中陶负责保障车辆,突然接到通知明天就要转场,他必须确保每辆战车无故障。当时他带着班里的战士检查到夜里,发现一辆战车怎么都无法挂挡,时间万分紧急,杜中陶心里也急得不行,但是他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沉着冷静地一处一处检查,发现是主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杜中陶三下五除二就排除了故障,警报解除,第二天所有战车顺利转场。
2009年,杜中陶斩获旅装备专业半年基础考核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装备更新换代快,战术战法、作战环境也一直在改进。为了装备能更好地作战,修理兵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多多进修。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光是练精一种车型修理的所有方面,就足够让很多战士仰慕。
2013年,旅队新装备换代,面对熟悉又陌生的装甲车,很多人都犯了难,这怎么修?杜中陶本来就好学,心里更是憋着一股劲。他每天查资料、背理论,钻研车辆的参数和各项功能,不懂他找厂家师傅请教,去工厂里学习底盘系统组装、发动机维修,想方设法地学习,一项项地摸索、钻研、击破难题。在3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带领连队技师对新装备做到“能排障能保障能修理”。
今年年初,集团军依托旅组织小修集训,规模很大,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修理连的老班长,杜中陶被任命为小修软件资料的负责人,整治任务繁琐精细,小到一个螺丝刀,大到整个车间的运转,全都容不得一丝差错。
为了完成任务,杜中陶每天加班到半夜整理资料,用自己多年修理装备的经验和能力,协调人员将所有软件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装订成册,展出的软件资料足足摆满了4个桌子,最终小修现场会圆满结束,并获得集团军领导高度肯定。
杜中陶不只是一名优秀的修理兵,更是一个负责的分队长。他很注重修理兵的技能传授,让年轻的战士多学多做。新兵下连后,各项工作一起开展,但专业基础是要花时间一点一点带才能学精学细的。这时杜中陶主动站出来,在忙完工作之后抽时间给新同志们上课,教他们各种修理的方式方法,讲解各个机件与装备的功能用途,并带他们上手实操。
杜中陶在给战士们讲解的时候,没有一点架子,该上手就上手,该钻车底就钻车底。看着杜中陶满手油污却干劲十足的样子,大家都很受触动,更加聚精会神地学,也从他身上明白了什么是修理兵真正的样子。
这就是杜中陶,20年来初心不改,日复一日尽显军人本色。他拧紧的每一个螺母,修理的每一辆战车,都像一道道防线,保障着战士的安全。
杜中陶,好样的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文|朱亚雯、赵梦琳
图|林荣峰、彭凤瑶
来源: 东部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