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门前一条河檐头一弯月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门前一条河檐头一弯月冬天的中山装,除了直接夹棉的之外,也有把单层中山装当做包棉袄的布衫使用的,但是对棉袄(内胆)的领子要求也就比较高,见过有同样是立领的棉袄的,也有圆领的棉袄,包上中山装后不是很服帖。也有直接把假领穿在毛衣外面的,这样隔着中山装更看不出来,但在家脱了外套看着就会比较滑稽。这次《人世间》里周志刚就有一处回到家脱了外衣的镜头,他把假领穿在毛衣外面,低头抽烟中。看着真是又亲切又好笑。普通人不懂那么多,对中山装最大的感受就是立翻领,风纪扣,四口袋。而这几样在形制上是有比其它款式服装更加严格和复杂的裁剪与缝纫工艺的,更注重精神风貌的体现而不是舒适度和美观度的追求。而且对于内里服装的搭配也有一定要求,为了保持衣领处的平整,需要搭配领口具有一定硬度和支撑性的白色衬衣。但是中国大部分领土的冬天,穿衬衣作为内搭,一则严重不保暖,二则白色衬衣因为领子较硬,很容易因与颈项摩擦而产生脏污,所以清洗更换需要很勤快才行。
#童年# #人到中年# #八十年代#
如同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住房一眼望去均是一片水墨色一样,八十年代初期农村人的服装也是一片素净。
说是素净可能不那么准确,应该说,是一片深深的冷色。款式也就那么几种基本的,男性人均中山装,不是藏青就是浅灰。女性人均两用衫,不是深蓝就是浅灰就是暗褐。儿童人均倒背衣,颜色稍微丰富点。
中山装,顾名思义,自然是跟中山先生孙文有关。度娘说中山装是他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
普通人不懂那么多,对中山装最大的感受就是立翻领,风纪扣,四口袋。而这几样在形制上是有比其它款式服装更加严格和复杂的裁剪与缝纫工艺的,更注重精神风貌的体现而不是舒适度和美观度的追求。而且对于内里服装的搭配也有一定要求,为了保持衣领处的平整,需要搭配领口具有一定硬度和支撑性的白色衬衣。
但是中国大部分领土的冬天,穿衬衣作为内搭,一则严重不保暖,二则白色衬衣因为领子较硬,很容易因与颈项摩擦而产生脏污,所以清洗更换需要很勤快才行。这样一来,冬天穿中山装的内搭衬衣就会产生很大缺口和损耗,于是一种简易的服装搭配产品应运而生,这就是衬衣假领。
假领的使用不仅减少了衬衣的使用量和损耗量,更减少了清洗工作量,属于是居家旅行之必备佳品。假领一般穿在贴身衣服(棉毛衫或者叫秋衣)之外,外面可以套上低领口的毛衣,再穿上立翻领的中山装,就看不出来了(不搭配中山装的假领,也就是女式的假领也有,只为搭配外装使外装领部平整有型)。
也有直接把假领穿在毛衣外面的,这样隔着中山装更看不出来,但在家脱了外套看着就会比较滑稽。这次《人世间》里周志刚就有一处回到家脱了外衣的镜头,他把假领穿在毛衣外面,低头抽烟中。看着真是又亲切又好笑。
冬天的中山装,除了直接夹棉的之外,也有把单层中山装当做包棉袄的布衫使用的,但是对棉袄(内胆)的领子要求也就比较高,见过有同样是立领的棉袄的,也有圆领的棉袄,包上中山装后不是很服帖。
中山装左胸口的袋盖靠近胸口有两厘米左右是不缝死的,成为一段空隙,用来插笔。笔经过袋盖和左胸的空隙插进袋中,就可以保持袋盖平整。
中山装对于八十年代及以前的中国男性来说,不是流行品,而是基本款,每个男人的必备。当然年纪大的人也有穿褂子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唐装,立领对襟盘扣。比如我爷爷就是穿这样的衣服,但他还是有中山装的。
爷爷也会穿中式的裤子,大裤腿,腰部需要拎起来贴着一边折叠,然后穿裤带系紧的那种。爷爷的穿着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复古的。中青年男性的下装跟现在的相似,腹部开襟的裤子。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西服也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也许是直接从欧美传过来还没有进行过本土化的原因,那时候中国男性所穿的西服颜色都比较浅,不光一抹色,双排扣,甚至是随着领口的走向倾斜的双排扣也比较多。可以说,款式上相对今天的西服来说,要大胆得多,更像欧美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风。
同时流行起来且比西服更加快速成为时髦货的是喇叭裤。喇叭裤也是欧美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时尚,吹到中国花了些时日,但吹遍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却只花了没几个月。
西服在中华大地上吹了一阵子之后慢慢就开始朝着适合中国人精神气质的方向走了,颜色和面料、裁剪都渐渐趋于简约。喇叭裤倒是在中国人身上来回吹了些时日,直到被九十年代从港台吹过来的牛仔裤和萝卜裤(大裤腿小裤脚,像萝卜)风给拍在沙滩上。哦,可能是喇叭裤肆虐时间太长,女裤在萝卜裤流行前还流行过踏脚裤(一种采用弹性面料,裤脚口做成一根三四厘米的带子踩在脚下的裤子),可谓报复性流行,大大节省了喇叭裤时期浪费过的布料。
跟踏脚裤同时期的貌似还有蝙蝠衫,让人疑惑是不是布料该浪费还得浪费,就是换个地方浪费而已。
男装上,九十年代在中年人中大肆流行过“梦特娇”,一种亮丝凉感的男装POLO短袖衫,价格昂贵,一件一两千。后面还流行过带大毛领的皮大衣,如“兽王”牌,一件四五千。感觉中老年男装的流行基础不是时尚,而是身份和地位代表的经济基础的展现。
说完了男性说女性,女装人均的两用衫,于本地来说,是指春秋两季常用的外套。翻领,如果领口的扣子不扣,领子翻开,那么就有点像小西装,但是不收身,一般有两个袋子,没有袋盖。这种布衫春秋天当做外套,到冬天,就成为包棉袄(夹棉内胆)的布衫了。
但是老年女性一般不穿两用衫,而是穿立领斜襟的褂子,我奶奶就是。印象中她似乎没有穿过对襟的衣服,春夏秋冬都是斜襟的。外婆比奶奶年经十几岁,穿的就是立领对襟的布衫,也不是两用衫。也就是说,两用衫只是八十年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穿着。
下装则不管老中青女性,普遍都是侧开襟(一般为左侧开襟)的长裤,不是现在裤子的前开襟,估计是为了与男裤的前开襟相区别。但实际在穿着中,不管是不是为了方便上厕所,裤子的穿脱都是前开襟方便。同时,男女平等也慢慢成为社会基本理念,于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女裤也转成了前开襟,直到今天。
男女装夏天一般都是衬衣或汗衫。所谓汗衫,就是现在所说的T恤。T恤是英文音译词,中文里对照的就是我们那时候所说的汗衫。但本地说法中,汗衫一般指短袖T,长袖T那时候基本没有,需要穿单件长袖的季节就只有衬衣。所以一定要对应长袖T的话,那应该是秋冬季贴身穿的棉毛衫,也就是北方所指的秋衣。
那时候无论男女装,就那么几种形制和款式,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朴素大方,体现精神风貌,是对服装最大的要求。
不过到八十年代末,随着女装开始越来越个性化,冬装有阵子流行用缎面面料做立领盘扣的复古风棉衣,像地主婆穿的那种,大人小孩人身一件,全村一夜之间回到地主老财肆虐的时代(笑~)。我妹妹那时候大约四五岁,人胖乎乎的,穿上这种缎面棉袄,再扭上迪斯科,活脱脱一个精神抖擞的小地主婆,又可爱又好笑。
缎面棉衣的流行,算是对服装中最强大的势力——女装,从两用衫时代就开始执行的朴素大方要求的狠狠叛逆和挥手告别,之后女装的风格就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千人一面,而是恨不得一人千面了。
儿童服装方面,八十年代对于朴素大方要求的执行略有放松,体现在颜色稍微丰富一些,以及一种那个年代特有的学龄前儿童服装款式——倒背衣——的存在。
倒背衣被发明的初衷应该是为了防止五六岁及以下的小孩子乱穿脱衣服,干脆把衣服门襟开到背后,纽扣也换成带子,等于基本剥夺了他们自行穿脱衣的权力。
倒背衣的年代,男孩女孩都那么穿,颜色上也算是争奇斗艳,不分性别。我小时候的衣服在我三十岁时还保留着,里面有一件宝蓝色的灯芯绒倒背衣,最好看,也是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它的前面有一个小拳头大的圆形贴袋,袋口镶着黄色的灯芯绒布边,很可爱。另外还有几件,胸口一般有个绣花,也挺好看。
倒背衣一般用于冬季,用来罩住棉衣不至于很快弄脏(棉衣洗起来麻烦),算是起了个围裙的功效。后来可能是大人也意识到了倒背衣在保持衣服整洁方面的巨大功效,于是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农村女性们在围裙界开展了重大革命——由原来的半件头围裙和上半身为吊带的围裙,统统转向倒背衣发展。
下半年嫁娶上梁的喜事多,办喜事的人家一般都是请街坊邻里的女性帮忙洗菜洗碗什么的。那时候的主家厨房和后院就是一个倒背衣式围裙的秀场。各种颜色各种花色镶着各种花边的倒背衣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好不精彩。
那个年代除了倒背衣之外,是没有专门的儿童服装的,款式跟大人的一样,就是尺寸小点。本来这种情况哪个小孩子都经历过,也就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上了学就不一样了,有了自尊心,会难过。记得小学三年级的秋天吧,不知怎地有段时间只有一条长裤,别的不是太薄就是短了小了,妈妈就让我穿那种裤腿外侧有两条白布边,脚口收口的运动裤(不知道是谁穿过的,应该不是我的)。这种运动裤跟秋冬季内穿的棉毛衫裤除多了那两条白色布贴条之外没啥区别,大人们通常是当做棉毛裤贴身穿的。也因大人的这种常用穿法大大扭曲了它的穿着场合,让我很自卑,感觉自己内衣外穿了。班里同学倒也没嘲笑我,可能他们中也有人这样穿过,但我就是觉得很不对劲,那段时间恨不得隐身大家都看不见我。唉,那个艰苦的年代以及幼小的我啊,叹息。
说完了形制和款式,来说说面料。建国后,我国的服装面料多为棉麻。到七十年代,开始了服装面料上的工业革命,从国外引进化纤设备,生产夏装新面料——DACRON,即涤纶,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大名鼎鼎的“的确良”。的确良(也翻译成“的确凉”,因常用于制作夏装)是它的俗名,表达了人们对这种印染容易,挺括不皱,耐穿耐磨的面料的极大肯定。因为这些特点完美弥补了原来的棉麻服装不易染色,易皱易折,不耐磨损的缺点。
于是这种化纤面料在全国迅速流行,价格和受追捧程度远远超过棉麻。那会儿农村的青年男女们把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衣当做最时尚的追求。当时作为反面教材的是一种叫做“洋布”的面料,也是化纤,但强度和手感都没有的确良好。的确良风靡后,洋布就被淘汰了。
当然作为一种化纤面料,的确良自然也有着棉麻不具有的缺点,就是透气性不好,还容易有静电等。所以流行十几年后,到大约八十年代中后期,它就悄悄改头换面,与棉麻混血,成为涤棉混纺面料。到九十年代,棉麻等天然纤维就又杀回来收复失地了,的确良寿终正寝,涤纶就是有也不再以“的确良”的纯涤纶面目出现,而是成为混纺面料的成分出现在成分标里。
后来的化纤面料就都叫“XX纤维”了,叫“X纶”的时代过去了。再之后,棉麻丝毛的天然纤维在有了新的制作工艺,能够克服之前在不易染色、强度不足,易折易皱等方面的缺点,进一步升级之后,再次霸占国人服装面料市场,直到今天。
颜色上,八十年代,外衣上多为素净冷色,内衣,尤其是毛衣,却很是多彩缤纷。因为那时候在农村基本没有纯羊毛的毛线(太贵),都是腈纶毛线(腈纶:一种化学纤维,容易染色,质感上比较像羊毛,只是比羊毛轻,保暖性自然也不如羊毛,但胜在经济实惠),腈纶强度高,染色要比羊毛容易得多。
那时候毛线衣裤都是自己织的,或是个体的针织工坊打的。毛衣还好,穿出来的机会比较多,会买新毛线来织。毛裤就未必了,一般是拆了旧毛衣,用拆下来的旧毛线织的。所以《人世间》里周秉坤在炕上脱了外裤之后露出来的毛线裤是大红色的,很扎眼,却很真实。那时候的生活艰苦朴素,没得挑,反正穿在里面,就不计较性别和颜色了。
个体的机器针织工坊那时候也有出现,也会同时卖毛线,妈妈常去工坊买了线挑好款式让他们给打。工坊的线由于要上机器打,就比一般毛线要细,叫做开司米(开司米,原本是CASHMERE的音译,即山羊绒。但八十年代我国普遍把一种羊毛或腈纶,或羊毛腈纶混纺的纱线也叫做开司米,价格不贵,成为那时候机织毛衫的首选用料),打出来的只能当做打底衫和线裤穿,不能外穿,因为太薄。所以如果要厚一点的毛衣,还是要手工织。
那时候妈妈忙于上班和家务,没有时间织,她会的针法也不多。但好在亲戚们会织,又有时间织的不少。妈妈于是请她们打。大舅妈给我织过,姨妈也给我织过。记得姨妈给我织过一件枣红色一袖长的毛线大衣。格子花纹,每个格子里还有一朵凸起的花骨朵,领子是不同的针法,还是跟衣襟连在一起的翻领,是那时候很不错的造型,就连学校里的老师看了都要问一句“是谁给你织的呀”的那种。
当然我更希望是妈妈织的,可是她没时间,也不会那么多花色,后来我就自己学了。五六岁的时候用最简单的上下针给自己织了一条围巾,旧毛线,拿来练手的。就是手头紧张,毛线拉得很紧,织好后硬邦邦的一条,围起来不舒服。后来学了乖,再练习的时候就织得很松了。可是又有点太松了,松松垮垮。不过只是一块方形的练手的织物,就给奶奶当抹布使了。十几岁的时候也给自己和妹妹织过几件,但穿得不多,因为那会儿九十年代,别说自己手织,就连工坊都快没活计了,大家都去买成衣了。
直到儿子你出生前,我又重拾针线,给你织了一件胸前有只白色米老鼠的紫色毛衣,本来还想织条毛裤,但时间来不及了,只好作罢。实际上你出生后也没穿过那件毛衣,因为毛线太扎皮肤了,妈妈那会儿没想到应该去买全棉的线,唉。而小婴儿出生后都是穿棉质织物的衣服的,不穿毛衣。后来等你大一点,也穿不下了。就留着作纪念吧,当做妈妈送你的出生礼物。
说回来。八十年代的农村,成衣是不多的,因为太贵。大家都是买了布,找裁缝师傅做。用今天的时尚界的话来说,属于“高定”(即高级定制,哈哈)。
高定前,要先去乡里或者隔壁镇上的布店买布。那些店的柜台上,靠墙都码着一匹一匹的布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颜色和花色。一匹布的幅面(宽度)往往有一米多,所以一般只要几尺就能做一件外套或一条裤子。但这样对着整匹布来挑选其实是很难想象做好的成衣上身后是什么样的,所以一般都会参考布料店老板的意见。布料店老板见得多了,会挑会搭会估算,一眼就能搞定。
买好布料就该去裁缝家量体了。裁缝一般都是服装厂出来单干的女工,每个村里总有一两个个。要是听说隔壁村的裁缝手艺好,也会舍近求远。妈妈带上布匹和我们,上了裁缝家,量好尺寸,约定好拿衣服的时间,就完事了。到了时间,拿到衣服,穿着合适再付给裁缝加工费。不合适就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妥妥的高定流程。
说起来,姨妈也当过两三年这样的个体裁缝。小时候在外婆家,我的衣服都是她做的,布料是外婆在镇上买的。后来她去深圳打工,回来后结婚又跟着姨父去了外地工作,就慢慢放下了裁缝这个活计。
这样的“高定”服装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还存在,九十年代作为一个学生,我的衣服除了冬装以外,都是高定和买成衣双轨并行的。因为那时候村里的裁缝们也是与时俱进,各种款式,诸如西装、高腰裤这种非常考验裁剪和成衣制作能力的款型也不在话下,各种工艺也会尽量向专业的服装加工厂看齐,各类装饰品也会购置齐全。甚至百褶裙的褶皱要保持永久,她们也会联系好地方去加工。所以她们做出来的衣服并不土,在农村还是挺时尚的。直到我去市区上学到第二三年左右,才慢慢用买成衣代替了“高定”。
说完了服装,得要说说鞋履。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皮鞋还是不常见的,属于轻奢的东西。大人多穿解放鞋或布鞋,小孩穿布鞋。
解放鞋就是军绿色的胶鞋,系带,很常见,
多为男性穿。女性一般穿脚背有一条搭绊的中跟黑绒面布鞋。八十年代中期皮鞋开始普及,慢慢地也有了小孩穿的小皮鞋,但是更多的还是布鞋。有买的,也有自己做的。
我记得我有一次闲着无事翻找家里放旧衣服的衣柜,看到有一双高帮的小布鞋,大概三四岁小孩穿的大小,鞋底大母脚趾处有个烧焦的痕迹。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她笑了,说有一年除夕,奶奶祭祀完刚开始点着纸元宝的祭品,我就冲上去用脚踩的方式把火灭了。
原来这是当时一个小小消防员出火警的印记啊,笑哭~
与布鞋同时代的还有塑料凉鞋和球鞋(比如回力球鞋),旅游鞋(大体上可以认为是现在所谓的“老爹鞋”的前身)也开始出现。八十年代后期,皮鞋的款式开始增多,男式的鞋子有系带的,也有一脚蹬的。女式鞋子有一年出现所谓的“工艺鞋”,就是中等高度的坡跟鞋,绒面,各种深深浅浅的彩色,很好看。我满十周岁的时候,不知道哪位舅妈这么贴心,给我买了一双玫红色工艺鞋。其实那个跟高相对我的年龄是太超前了,但相对于爱美之心就一点不超前了,因为女孩子都喜欢穿成人的漂亮鞋子。
中跟之后,高跟鞋也慢慢出现。有一年妈妈跟爸爸去北京旅游,买回来一双米色漆皮的细高跟,但平时要上班要干家务的她很少穿。那会儿妹妹大约八九岁,她很喜欢妈妈的高跟鞋,每天晚上看电视时总要披块花窗帘踩着这双高跟鞋,表演时装模特走秀。两三个月过去,硬是把这双高跟鞋的脚弓处踩成错位的两截,提前终止了它的使用寿命。结果喜提妈妈痛骂,笑S我。
八十年代的衣着服饰就是这样,面料、色调和款式相对单一,但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之心却并不简单。衣食住行四大民生事业上,衣作为四行之首,其重要程度任是含蓄稳重的中国人,也是该重视重视,该追捧追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国人对于服装的需求,几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流行都很有水花,从八十年代的的确良和喇叭裤,到九十年代的梦特娇和兽王,直到进入本世纪之后终于慢慢回归除了经济之外舒适保暖和基于身材、喜好的选择。
人们在服装追求上走过的路,也是展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更的一个非常具体化和细节性的窗口。生活始终在越变越好,这点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