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桧为何非要杀岳飞:杀害岳飞并不是秦桧干的最大坏事

秦桧为何非要杀岳飞:杀害岳飞并不是秦桧干的最大坏事例如,绍兴二十年正月,南宋爆发了所谓“私史案”。秦桧的一大政敌李光,被举报在被贬之地私自撰写野史,到了三月,全案确定,李光因为在家“常出怨言,妄著私史,讥谤朝廷”,再次被贬至昌化军安置,永不检举,以八十高龄,在流放之所受尽了折磨。他的家人也纷纷遭受牵连,可谓家破人亡。在秦桧的大力鼓吹下,私藏野史逐渐成为了政治问题,也成为了秦桧打击政敌的一件利器。秦桧非常清楚舆论的重要性,因此他用来巩固权力的办法之一,就是任命了他的儿子秦熺负责征集图书和修史,名为征集典籍,其实就是为了禁毁书籍,进而罗织罪名,攻击政敌,垄断修史资料,并兴起文字狱。他对时任评议历史的风气十分不满,称:“近时学者不知体人,谓司马迁作谤书,然武纪但尽记时事,岂敢自立议论”。当时建安曾刊印《司马温公记闻》,由于其中对北宋政事有不少评述,司马光的曾孙怕得罪秦桧,自己呈请禁绝该书。自己掌握了修史权,那么历史怎么书写,就全都由自己说了算了

秦桧为何非要杀岳飞:杀害岳飞并不是秦桧干的最大坏事(1)

提起秦桧,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一定都是“大奸臣”,他卖国求荣,害死忠臣岳飞,因此千百年来都在遭受无数人的唾骂。

不过今天,一些人对秦桧的行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价。比如,关于秦桧与金兀术暗通款曲一事,有人认为,金兀术与秦桧有书信往来一事,只有《岳飞传》里有记载,是孤证,而且也不合情理,因为金兀术是强硬的主战派,“根本不可能与秦桧议和”。而且,秦桧还曾经同金国的主和派大臣完颜昌签订合约,把河南和陕西之地还给宋朝,因此“秦桧所签的合约是对宋朝有利的,秦桧被认为汉奸不符事实。”

这种观点,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对是错,但笔者认为,如果单纯把秦桧的所作所为,理解为与岳飞政见的不同,从而为其翻案,恐怕有点难。因为秦桧其人,在历史上做过的坏事,可不止害死岳飞这一件。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秦桧在南宋时期,为了巩固其权位,曾经搞过文字狱,铲除异议分子。这件事情对南宋王朝的伤害,其实比起杀害岳飞来更加深远。

秦桧非常清楚舆论的重要性,因此他用来巩固权力的办法之一,就是任命了他的儿子秦熺负责征集图书和修史,名为征集典籍,其实就是为了禁毁书籍,进而罗织罪名,攻击政敌,垄断修史资料,并兴起文字狱。他对时任评议历史的风气十分不满,称:“近时学者不知体人,谓司马迁作谤书,然武纪但尽记时事,岂敢自立议论”。

当时建安曾刊印《司马温公记闻》,由于其中对北宋政事有不少评述,司马光的曾孙怕得罪秦桧,自己呈请禁绝该书。

自己掌握了修史权,那么历史怎么书写,就全都由自己说了算了。绍兴十六年八月,秦桧就把所谓他在靖康围城中推戴赵氏的事迹,送请宋高宗过目,高宗看了以后十分高兴,称秦桧是“书之信史,万世不朽”,相反,秦桧则批判靖康围城中所谓“失节人士”,称他们私下做野史,妨害正道。

在秦桧的大力鼓吹下,私藏野史逐渐成为了政治问题,也成为了秦桧打击政敌的一件利器。

例如,绍兴二十年正月,南宋爆发了所谓“私史案”。秦桧的一大政敌李光,被举报在被贬之地私自撰写野史,到了三月,全案确定,李光因为在家“常出怨言,妄著私史,讥谤朝廷”,再次被贬至昌化军安置,永不检举,以八十高龄,在流放之所受尽了折磨。他的家人也纷纷遭受牵连,可谓家破人亡。

除了李光的家人,跟李光有书信往来的友人在秦桧的罗织罪名下,居然也遭到了牵连,例如张涛,程瑀两位尚书,就是因为与李光通书,有“讥讽朝政”的言论,因而被贬。

秦桧压制言论,在社会上造成恐怖统治的气氛。这种为了一己之私而糟蹋士人尊严,造成阿谀成风、无所作为的风气,恐怕是其杀害岳飞之外,对南宋王朝更大的打击。然而讽刺的是,在秦桧死后,民间各种对其丑态的私史也纷纷重新冒出,秦桧的种种无谓努力终告失败,他依然成为了一名被万人唾骂的千古罪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