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大沙河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南沙河带动12条沟渠清水长流

北大沙河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南沙河带动12条沟渠清水长流“届时,海淀北部地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支渠都会常年有水,南沙河的水质也将进一步提升,预计三到五年的时间,将提升到全年平均地表水IV类标准。”负责人说,预计到今年年底,海淀北部的生态循环水网工程将全面完工。在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南沙河沿岸还将通过打造湿地、补种绿植等方式,营造周边水生态环境,实现海淀北部水清岸绿的绿色走廊目标。在稻香湖片区,上庄大桥西南角的新建泵站将调取南沙河水体,由北向南,沿新建管线将水输送至大寨渠、东埠头沟、温泉沟、周家巷沟、团结渠、宏丰渠等6条支渠,再顺流而下回到南沙河,形成循环水体;在翠湖片区,翠湖湿地南侧的新建泵站将调取南沙河水体,由东向西,沿新建管线将水输送至后沙涧沟、前沙涧沟、后柳林沟、前柳林沟,再顺流而下回到南沙河,形成循环水体。此外,南沙河的河水还将沿邓庄南路的新建管线与永丰片区骨干管网连通,为风格渠、友谊渠提供循环补水。在循环水体的共同作用下,南沙河及12

海淀北部水系发达,但有水的河道或沟渠却相对偏少,水质也有待提升。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海淀区水务局“编织”起一张生态循环水网,通过建设泵站和管线、打造湿地等方式,由南沙河带动北部12条支渠循环流动,既带活了干涸的支渠,又改善了南沙河水质,最终实现水清岸绿的目标。近日,相关工程已经正式复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

北大沙河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南沙河带动12条沟渠清水长流(1)

复工前检查

最近,海淀区5个水务工程续建项目近10个标段全面复工。5个工程包括中关村软件园及后厂村路应急排涝工程、稻香湖循环补水工程、翠湖循环补水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五一渠生态治理工程。

在这5个工程当中,稻香湖循环补水工程和翠湖循环补水工程是海淀北部地区生态循环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淀虽然水系发达,但水资源比较匮乏。“我们一共有35条河道、63条沟渠,但是很多沟渠都处在干涸或水少的状态。”河道没水或水少,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水质变差。“流水不腐嘛,河道里的水不流动,很容易就形成黑臭水体了。”

北大沙河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南沙河带动12条沟渠清水长流(2)

复工前检查

为此,海淀区确定了截污治污与民生先行、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并行、湿地建设与生态恢复补充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水清岸绿三年行动计划。稻香湖、翠湖片区两个循环补水工程便是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工程,通过全面补水和水系循环,绿植补植和生态修复,实现“水清岸绿”的北部绿色走廊。

“根据目前海淀区的水资源现状,我们将采用再生水作为主要的补水水源,调动南沙河内的水体,与上游支渠实现联动,形成一个生态循环水网。”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沙河上游12条支渠将分为稻香湖和翠湖两个片区,分别建设补水泵站和输水管线,从东向西、从南到北实现水体循环流动。

在稻香湖片区,上庄大桥西南角的新建泵站将调取南沙河水体,由北向南,沿新建管线将水输送至大寨渠、东埠头沟、温泉沟、周家巷沟、团结渠、宏丰渠等6条支渠,再顺流而下回到南沙河,形成循环水体;在翠湖片区,翠湖湿地南侧的新建泵站将调取南沙河水体,由东向西,沿新建管线将水输送至后沙涧沟、前沙涧沟、后柳林沟、前柳林沟,再顺流而下回到南沙河,形成循环水体。此外,南沙河的河水还将沿邓庄南路的新建管线与永丰片区骨干管网连通,为风格渠、友谊渠提供循环补水。在循环水体的共同作用下,南沙河及12条支渠的河道水量将有所增加,南沙河流域河道水质也将进一步改善。

“届时,海淀北部地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支渠都会常年有水,南沙河的水质也将进一步提升,预计三到五年的时间,将提升到全年平均地表水IV类标准。”负责人说,预计到今年年底,海淀北部的生态循环水网工程将全面完工。在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南沙河沿岸还将通过打造湿地、补种绿植等方式,营造周边水生态环境,实现海淀北部水清岸绿的绿色走廊目标。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叶晓彦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