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纪录片交流活动: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
丝路纪录片交流活动: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丝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的,他们与丝路有着特殊而紧密的联系,不仅成长于此、生活于此,还将在丝路上书写未来。一位观众评价:“田野考古者们做到了择一事而终老,是终其一生的最好诠释,做一个时刻有惊喜的工作真的很酷。”《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将于4月20日开播,每周三上午10点芒果TV独播。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不少,大多侧重讲述历史故事,或是那些在丝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人。《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是一次全新尝试,将目光投向当下最平凡的文化工作者,用他们的所见所行,让历史抵达人心。
近日,芒果TV举办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线上看片会。纪录片分为“守护、田野考古、研究、传承、传播”等五大主题,每个主题挖掘5~6位一线文化工作者,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篇章《田野考古者》,讲述伊弟利斯、郭物、韩建华、胡兴军、余腾飞、马强等人为了考古事业默默耕耘、坚守岗位的故事。
年近70岁的伊弟利斯,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罗布泊小河墓地发掘领队。20多年以来,他参加新疆及国内外考古发掘、调查30余次,是“丝路咽喉”楼兰一带的考古“活化石”。1979年,伊弟利斯与《丝绸之路》摄制组、彭加木等考察专家一起,第一次进入罗布泊;2002年,他重返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发掘出千年女尸“小河公主”。如今,伊弟利斯身边依旧围绕着一群年轻的考古志愿者,每年坚持前往沙漠之中,探寻隐秘在黄沙之下的一个个未解之谜。
丝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的,他们与丝路有着特殊而紧密的联系,不仅成长于此、生活于此,还将在丝路上书写未来。一位观众评价:“田野考古者们做到了择一事而终老,是终其一生的最好诠释,做一个时刻有惊喜的工作真的很酷。”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将于4月20日开播,每周三上午10点芒果TV独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