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肝脏具有合成功能
肝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肝脏具有合成功能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球蛋白(A/G)>1。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如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肝炎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三、白蛋白/球蛋白(A/G)二、球蛋白: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肝脏受损时,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由于免疫刺激作用,γ球蛋白产生增加,因此总蛋白水平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但在伴有腹水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总蛋白水平降低明显,一方面因为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另一方面与血浆容量扩张有关。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等是反应肝脏合成成功的指标。下面介绍几个:
一、白蛋白:
白蛋白仅由肝脏合成,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在肝细胞中几乎没有储存,临床中可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同时严重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时白蛋白也会显著下降。白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白蛋白体内半寿期长达21d,肝损害后白蛋白的降低常在病后一周才能显示出来。急性重症肝炎病例如果迅速死亡,往往血清白蛋白并不显示下降。因此,血清白蛋白不是反映急性肝病的良好指标。
白蛋白偏低,后果很严重:腹水胸水、血栓、全身水肿、感染等一系列破事就随之而来。一般白蛋白低于30,绝大多数医生都会推荐输适量的人血白蛋白;如果白蛋白在30-35之间的时候,看患者自己的意愿了,偏低的不是很厉害,国家医保是不报销人血白蛋白的。如果不想输,可以通过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让白蛋白慢慢升上来。
二、球蛋白:
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
肝脏受损时,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由于免疫刺激作用,γ球蛋白产生增加,因此总蛋白水平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但在伴有腹水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总蛋白水平降低明显,一方面因为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另一方面与血浆容量扩张有关。
三、白蛋白/球蛋白(A/G)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球蛋白(A/G)>1。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如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肝炎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低见于:
1、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其降低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
2、营养不良;
3、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
4、合成白蛋白的原料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供应不足,见于摄取过少或消化吸收障碍时;
5、消耗增加: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晚期肿瘤等;
6、异常途径丢失:正常人每日约有1g白蛋白从肠粘膜丢失。失蛋白性胃肠病时丢失增加。合并肾病时,可从肾丢失白蛋白。
四、前白蛋白:
在肝脏合成。由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仅1.9天,故当肝脏合成白蛋白障碍时,前白蛋白下降出现早。肝病时其血清水平下降早,变化更明显,前白蛋白比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比肝脏合成功能的轻度损害,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前白蛋白降低愈明显。因此,前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肾脏疾病等疾病都容易导致前白蛋白偏低。
五、胆碱酯酶:
由肝脏合成,是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标志物之一,临床上测定血清胆碱酯酶主要用于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肝实质细胞受损的程度,肝实质损害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平行。由于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于白蛋白,因此比后者更敏感地反映病情变化。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胆碱酯酶增高主要见于:
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而降低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急性感染等。#哆咖医生超能团##清风计划##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