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解放前一直没有正式的商户。有时空着,有一段时间砌了一座烤火烧的炉子临时烤卖烧饼。当时,《东方市场》沿街一排近二十家店铺。每家店主也正处在年轻创业之年龄。一天忙碌下来也有休息欢乐的需求。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的娱乐场所。于是,每到傍晚,华灯初上,隔壁酒吧红灯绿闪,而此处的空余房间便成了在龙口路上经营的及大院内年轻业主集聚说唱的地方。当时有一位大家经常说到的租赁小人书的侏儒孙叔,便是这里的主角。每到傍晚他弓弦一抖,就算拉开了场面。随后,根据不同人的要求,轮流开始了京剧片段的伴奏演唱。本人就经常在这个场合听到老父亲高亢的京剧片段《钓金龟》“叫张义我的儿呀......”的演唱。唱罢,掌声、叫好声不断,好不热闹。解放后,这间房与邮电局隔墙开门打通,一直作为邮电局营业厅信件存放室使用。关于龙口路6号本篇主要补述《东方市场》龙口路双号一侧沿街店铺的几件轶事:龙口路沿街店铺以20号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侧。左侧

《东方市场》的拆除,对老青岛,特别是生长于斯的土著来说,有太多的不舍,自1931年建成交付使用到2007年拆除。作为青岛建埠以来第一批手工业者和商家在青岛创家立业,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童年记忆。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1)

近几年,岛城有不少热心人士对于《东方市场》这个话题,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写过多篇回忆文章,留下来大量的值得称赞的文史记录。但遗憾的是诸多作者,均未在此居住过,对于所述对象的了解都是采访了解后的记录。

“补述”,主要想以亲临事实为依据把其它作者没有讲到的,没有看到的《东方市场》的故事补充完善。

《补述》之一

本篇主要补述《东方市场》龙口路双号一侧沿街店铺的几件轶事:龙口路沿街店铺以20号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侧。左侧2号到18号。右侧从22号到34号。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2)

关于龙口路常州路拐角老邮电局

该房因为较其他门面房多两间窗户,故占用2号和4号两个门头号。我阅过多篇关于此处老邮电局历史的回忆,基本都说到是解放后较早建立的一处邮电局。但没有再向前追溯的叙述。此处解放前是一家酒吧,临街门面房与楼上二楼相通。往来客户主要是供在青的美国兵休闲享用。楼下是进出迎宾厅。从门外五阶石头楼梯进门后迎面就是木质楼梯直接通向二楼。楼上则是酒吧。由于小时候经常在门前玩耍。经常看见其摇摇晃晃,喝的醉醺醺的美国水手进进出出。每到傍晚红绿彩灯闪烁不断,楼上不时传来留声机播放的舞曲音乐。解放后,楼上与楼下楼梯拆除。楼下改为邮电局营业厅,楼上,则是由当时在邮电局工作的一位姓马的员工一家居住。这位姓马的老夫妇对人和善,其子女都非常通达知理。由于与楼下隔断,马家一家进出改从龙口路20号大门出入。在楼上我们是邻居,相处的很好,马家的后人一直住到《东方市场》拆除。

关于龙口路6号

解放前一直没有正式的商户。有时空着,有一段时间砌了一座烤火烧的炉子临时烤卖烧饼。当时,《东方市场》沿街一排近二十家店铺。每家店主也正处在年轻创业之年龄。一天忙碌下来也有休息欢乐的需求。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的娱乐场所。于是,每到傍晚,华灯初上,隔壁酒吧红灯绿闪,而此处的空余房间便成了在龙口路上经营的及大院内年轻业主集聚说唱的地方。当时有一位大家经常说到的租赁小人书的侏儒孙叔,便是这里的主角。每到傍晚他弓弦一抖,就算拉开了场面。随后,根据不同人的要求,轮流开始了京剧片段的伴奏演唱。本人就经常在这个场合听到老父亲高亢的京剧片段《钓金龟》“叫张义我的儿呀......”的演唱。唱罢,掌声、叫好声不断,好不热闹。解放后,这间房与邮电局隔墙开门打通,一直作为邮电局营业厅信件存放室使用。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3)

关于龙口路10号

掌柜姓韩,名元礼。原籍胶南薛家岛人。主要承接上下水道安装等铁工活。门头设在龙口路10号,其家眷和孩子们住在对面龙口路11号。该韩掌柜瘦高个,未曾开口先带笑,为人和善可亲。周围谁家有需要干的铁器活,一说就到,从不谈钱,人缘极好。

关于龙口路12号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4)

掌柜姓孙,原籍掖县。以承制男女皮鞋为业。店名为《德田靴鞋店》。楼下为门市,楼上为制作间。孙掌柜年轻时在海参崴学徒皮鞋制作,会一口流利的俄语,加之亲自丈量,亲自出样下料,注重质量信用,使之居住在龙口路、鱼山路、大学路一带的俄国旅居人士经常光顾,也为周围几家皮鞋制作店所翘首。解放后,外侨回国,皮鞋业务萧条,经营困难,改营学生文化用品。合作化时并入合作社,后转为青岛靴鞋二厂,该房归街道使用。

关于龙口路14号

掌柜姓王。以修自行车为主要业务。门头设在14号,其家眷和孩子们居住在《东方市场》大院内楼下。王掌柜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解放后,大儿子和小女儿进工厂工作,小儿子则在枣庄市安家落户。王掌柜的大女儿,临近解放时一段时间音讯全无。后来得知是跟随一批革命青年从学校直接去了解放区参加了革命。

关于龙口路16号

是一家以女主人为主主持承做童装为主的服装店。店名为《美琪》。有三个女儿。男主人皮肤白皙,文质彬彬,是位肚子里有墨水的文化人,据说是一位银行职员。有一次,隔壁文具店请人写了一块店名广告牌,其中把“具”字写成“俱”字。广告牌挂上后,李先生指出其错误,请人改了过来。

龙口路18号是一家杂货店《德发东》,掌柜的姓王。曾看过几篇介绍《东方市场》的文章中对其都有较详细的介绍,此不赘述。

关于龙口路20号大门

龙口路20号是《东方市场》东大门的门牌号。也是《东方市场》的另外一个称呼。当时,大门上有用水泥雕刻的《东方市场》四个颜体大字。大门是木质的用铰链连接的四扇折叠门。当时,每晚十点前都有一位独身老汉负责关门。进门右侧有一家卖牙膏、牙刷、毛巾等用品的小百货店,店名为《同德祥》,掌柜的姓石,也是由于店面面积不大,家人则都居住在龙口路11号。合作化后,店门改为居住。再往后,此处开了一家饭店叫《好再来》。门洞左侧即是通向二楼的拐弯水泥楼梯。楼梯较宽,小时候,孩子们都在楼梯上玩蹦杏核。后来一位眼睛高度近视的姓徐的老人利用此地租赁小人书。有时候,一层层楼梯坐满了看书的孩子,上下楼梯都不方便。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5)

在龙口路20号大门的北侧几家店面,有的用来居住,有的商住混用。比较有影响店铺有蔡家《华美沙发店》、高家《拉夫客西服》、朱家《华丰电料行》及拐角的冷家《凤珠照相馆》潘家《恒茂烟糖店》和拐向广西路北门外的《集文文具店》和《瑞芬茶庄》等。关于《华美沙发店》、《拉夫客西服》我看过几个材料写的也比较详实,不再赘述。这里补充说一下《华丰电料行》。

关于龙口路32号

龙口路32号《华丰电料行》。老板姓朱。一表人才,举止稳妥,说话平缓,懂电器知识,在当时来讲算是知识分子。同样,因为店面较小,生活居住则在《东方市场》内西楼一侧。当时,周围居民和店铺对电器的需求大多都是通过他来解决的。朱老先生本人有文化,也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几个孩子都很有教养。有一年参加青岛啤酒节在啤酒节大门右侧“青岛啤酒研究所”遇到朱先生的大儿子,他很客气地带我参观了啤酒研究所内的啤酒设备並热情地请品尝各种不同品味的啤酒。这位儿时的玩伴、青岛啤酒研究所的负责人对青岛啤酒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6)

龙口路和广西路拐角花店

很多材料都讲到是《老东方鲜花店》。是的。但那是很后来的事。自解放前一直到60年代中期这里都是一家照相馆,名为《凤珠照相馆》。该店虽在龙口路双号一侧的北端,但路牌则是广西路2号。老板姓冷。有两个儿子两位女儿。照相馆墙角一个木质楼梯联通楼上楼下。楼下经营楼上居住。冷老板与夫人均体态雍胖。可能是遗传的关系。大儿子随其父母,年纪轻轻就发胖,活动受限,结果英年早逝。冷老先生照相技术好。1962年,我当兵入伍前父亲带我去冷老先生的《凤珠照相馆》留影纪念,就是冷老先生给拍照的。而堂姐一家四姊妹的照片在橱窗上摆了很长时间。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7)

在东方市场北门外有一家著名的《荒岛书店》,很多材料中都有介绍,我想补充的是,解放后书店没有了,原来的书店改成了一家卖学习用品的商店,名为《集文文具店》。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8)

《东方市场》临街店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段一百米左右长的由小商铺组成的街面,但从功能上来讲,确实是周边鱼山路、大学路、莱阳路、太平路、广西路、龙江路、龙华路、张店路、常州路等一带繁华的交易中心。当时这一带不但居民集中,而且紧邻《山东大学》、《青岛二中》、《复真小学》、《太平路小学》和《总督府学堂》並紧邻《青岛市政府》《山大医院》。客观上讲,《东方市场》像一座收缩性很大的海绵一样,充分发挥了其市场功能。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从米面酱醋到针头线脑,只要需要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潜在的和不断增长地消费需求,以及《东方市场》可以提供的简单的生活条件,低廉的生活费用这种优势,极大的吸引了自青岛建埠以来从周边前来的第一批创业青年。听父亲讲过,龙口路街面这十几家店铺,都是从“卖”手艺起步的。不论是通下水,做皮鞋还是修脚踏车、做西服;也不论是制沙发、修电器还是做童装、烤烧饼等都是出卖手艺,维持生计,凭技术吃饭。而这些淳朴的手艺人凭借精湛的技艺,诚实的经营,和真诚的交往在这里站住脚,吃上了饭,成家立业,繁衍子孙。

《补述》之二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9)

近几年,岛城有不少热心人士对于《东方市场》这个话题,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写过多篇回忆文章,留下来大量的值得称赞的文史记录。《补述》,主要想以亲临事实为依据,把其它作者没有讲到的,没有亲眼看到的《东方市场》的故事补充完善。

故事一:戏弄美国兵

《东方市场》的建筑设计很特殊:外围有一圈二层楼,分别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在二层楼的中间又建有南北贯通的长长的二层楼,而二层楼的上层,原来是用来说书、唱戏的场地,后来,被分割成两排用来居住的小房间。这些小房间,门对门,对门之间的距离不过2米。每间房的面积也只有8平方左右。大院东门是四扇可以折叠的木质门。南、北大门则是用方铁棍焊接成的网格式大铁门。西大门没有门,只是一个门洞,直通常州路《清真寺》。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10)

为了方便外围二层楼与中间二层楼的连接和上下走动,在楼的东南西北和中间都顺势建有不同形状,不同阶数,不同走向的楼梯。七转八拐,左穿右进,如同迷宫一般。真的很佩服该建筑的设计者,不熟悉的人进来后真的很难顺利地走出。而这种迷宫似的建筑又给孩子们带来无比的乐趣!

一个夏天的下午,阳光毫不吝啬地泼洒在地面。在靠近龙口路11号对面的小树林荫下有几位正在等活的拉洋车的车夫在各自的车上歪斜着闭着眼小憩。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两个美国兵,其中一位手里拿着船型军帽,一面比划,一面叽哩哇啦的与车夫嚷嚷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其中一个甚至挥起拳头要打人。这时,原来闭眼小憩的其他车夫也都站了起来,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此外,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在旁边起哄帮腔。眼看就要动起手来,只见其中一个孩子手里拿一半烂西瓜朝美国兵的头上打去。然后,掉头朝《东方市场》大院里跑去。这一砸,把美国兵打蒙了,美国兵擦了擦脸上的烂西瓜,恼羞成怒,转身朝孩子跑的方向追进了《东方市场》,后面看热闹的人跟了一大群。

令美国大兵想不到的是,一进大院,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楼上楼下,曲里外拐的路径让美国大兵不知该怎样走,更不见了孩子的身影。急的站在大门里四下张望,叽哩哇啦乱喊一通。更让挨打的美国兵气恼的是,正当美国兵懊丧的准备转身离开时,扔西瓜的孩子站在远处的二楼上挥手高喊,示意告诉美国兵“我在这里”!美国兵抬步就追,无奈,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上二楼,转眼之间,又不见孩子的身影。

折腾了好一阵子,扔西瓜的孩子从南门进来,转了一圈,喊了一声,早就从北门跑了。两个美国大兵在孩子的一片嘻笑声中无奈地离开了《东方市场》。

故事二:青岛解放了

1949年6月2日是青岛解放日。可能早有风声。那天清晨,院子里很静很静。平日院子里习惯地叫喊声、嬉笑声、水桶的撞击声、车铃的摇动声都不见了。整个大院像死了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东大门的四扇木质门关的严严实实,弄得大白天门洞里黑乎乎的。南北两扇铁门也都关的死死地,不知从哪里来的若干破桌子破凳子破箱子落得老高老高,把大铁门从里面挡得严严实实。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11)

下午,好像天暗的很快。大约四五点钟的时候,传来零零散散的枪声。我和邻居家的一位玩伴,很好奇並装作很勇敢的样子从一家沿街店铺的后门进去,偷偷地钻出前门蹲在一个角落。看见一位位身穿灰色衣服,腿上缠着绑腿布,后背上背着一个小包,手里提着长枪的军人,弓着腰从龙口路上边跑下来沿着马路边向鱼山路跑去......

解放初期,街面上并不平静,三天两头的拉警报戒严。一拉警报,我们就顺着后门走廊跑到楼底邻居家,趴在桌子底下一动不动地呆着。东方市场的底楼,地势很低。其窗户与马路上的地面持平,其房间地面远远地低于外面的地平面,实际上就像住在地下防空洞一样。因此,每次警报一响,我们就向楼底跑去,楼底的邻居则也好像应该似的,毫不拒绝我们的进进出出,就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

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见到一个半透明的金黄色,摸上去还有点软的珠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挺好看,就拿着在手中玩。回到家中拿出来给母亲看,没想到,原来有点软的珠子,竟然变得很软,很软,一不小心竟破了!流出一股液体,一闻,竟有一股恶心的鱼腥味。弄了一手,洗了好几遍也洗不干净,心里很害怕,怀疑是敌人投放的细菌。幸亏邻居一位俄籍大姨听说后来我家看了看说;“不碍事的,这是鱼肝油丸”。哈哈!

故事三:上房换瓦发现“老宝殿”

《东方市场》居住的狭窄,前面已经说过,很多家庭一家几口人挤在1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除了床铺基本没有其他摆设。就是床铺,很多人家也是白天拆除,晚间睡觉时临时支设。而且,几乎家家都在不高的空间上加一个吊铺,以缓解睡觉的困难。每逢夏天,那就更难熬,别说洗澡,就是想擦擦身子也难有个方便的地方。因此,大家对改善住房条件有一种从骨子里的渴求。

市场随记,东方市场回忆补述(12)

当时有一块心病,就是害怕下雨。每逢下雨,心里便提心吊胆。有一次,夜里下雨,屋顶漏水,床铺湿了一大片,竟起来歪坐着睡了一夜.....那时,房子漏水也不知道应该找谁?后来听说找房管所。父亲去了多次,无人理睬。作为男孩子,替父分忧的想法在脑子里闪现。一天,没让父亲知道,偷偷绕到东方市场东大门三楼,便顺着钉在墙上的铁棍楼梯攀爬上去,推开一个小小的四方洞口的木盖,上了楼顶。哇!洞外有天啊!从拥挤的空间中突然来到这里:脚下是红瓦绿树,抬头是白云蓝天,看楼下车马行人变得像蚂蚁一样小,远处的信号山清晰可见。我翻过楼顶围墙,小心翼翼的擦落到房顶上然后轻轻地向自己家的房顶爬去。当我爬到自家房顶上时我明白了,之所以下雨房顶漏水,是因为房瓦破了。原因找到了,自然问题就解决了,找一页好瓦换上就得了。可是,令我更高兴的是我竟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当我把破瓦拿开以后,发现一页页房瓦是挂在一根根方木条上,把头探进一看,由于房脊很高,房樑与房脊之间有很高的空间。房梁上的横梁都是很粗很结实的方木。整个空间一通到底,毫无遮拦。哇!这不就是日思夜想的宽敞的住宅吗?从此,我把秘密藏在心头,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但是,曾有过几次爬上房顶揭开房瓦,钻进我的“老宝殿”,躺在房梁的木条上舖的纸板上,眼望着从揭开的几页房瓦的有限面积中可以看到的蓝天白云,享受着偌大的空间任我一人独享的静谧的快乐。

图注:黄线即从四楼平台到“老宝殿”的路径。

请继续关注《东方市场》回忆补述(下篇)

本组图文作者孙光耀,发表于2021年8月,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