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体脱位:一种罕见的胸骨损伤
胸骨体脱位:一种罕见的胸骨损伤胸骨柄体脱位又叫胸骨柄体连接脱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胸骨损伤,通常是严重创伤的结果,在临床上罕见。概述(正常胸骨影像)
来源:影像时间
胸骨解剖
胸骨是扁骨,形似短剑,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胸骨柄上缘中央微凹,叫颈静脉切迹,其两侧有锁骨切迹,胸骨柄侧缘接第 1 肋软骨,胸骨柄下缘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与第 2 肋软骨相关节。胸骨体扁而长,两侧有第 2-7 肋软骨相连接的切迹。剑突形状多变,居左右肋弓之间。
(胸骨示意图、来源网络图片)
(正常胸骨影像)
概述
胸骨柄体脱位又叫胸骨柄体连接脱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胸骨损伤,通常是严重创伤的结果,在临床上罕见。
临床表现
胸骨柄体脱位临床上诊断不难,有胸骨直接外伤病史,查体胸骨柄体交界处明显凹陷畸形、典型台阶样畸形,压痛明显、深呼吸时加重,胸骨侧位 X 线片可确诊。
胸骨柄体脱位常继发心肌损伤,有报道称发生率约 18%,因此此类患者需及时检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分型及影像表现
胸骨柄体脱位分两种类型:
I 型:胸骨体向背侧移位,多为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体。
(胸骨柄体脱位 I 型)
II 型:胸骨柄向背侧移位,相对多见,多为屈曲压缩作用于上胸部,通过锁骨、下颌骨或第 1、2 肋骨使胸骨柄向后脱位。
(胸骨柄体脱位 II 型)
治疗
手法复位:单纯胸骨柄体脱位可行手法复位。在患者背部垫一约 8-10 cm 的薄枕,让患者屏住呼吸,使胸内之气有向外之力,术者两手叠掌于凸起(脱位)的胸骨上,突发向内压之力,借患者挺胸(垫枕)的牵拉力,使脱出的柄体复位。术后患者疼痛减轻、畸形消失。
手术治疗:胸骨柄体脱位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等,手法复位可能加重损伤,需要手术治疗。胸骨柄体脱位的手术方法包括多根钢丝交叉内固定、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等。
(20 岁男性,胸骨柄体脱位、内固定术后)
(55 岁女性,胸骨柄体脱位、内固定术后。来源网络图片)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影像内容请下载放射沙龙APP,免费读片线上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