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孕前不做口腔检查
孕前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孕前不做口腔检查●爱护牙齿从预防入手●怀孕前建议治疗的口腔疾病有哪些?孕妈妈在妊娠期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这将导致口腔组织血管通透性和组织敏感性的增加,容易造成口腔局部牙龈肿胀、脆软。因妊娠期口腔局部免疫力下降,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细菌容易滋生和繁殖,而引起牙龈感染、牙龈肿痛,刷牙时容易出血,医学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炎。有些以前没有口腔问题的孕妈妈有可能会因此患上口腔疾病。怀孕时龋齿容易导致牙周炎,一旦有牙周炎的存在,在牙周袋中的细菌释放出毒素,通过孕妈妈的母体影响胎盘的功能,容易造成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甚至胎儿畸形。口腔感染引起的口臭也可能会释放毒素,导致上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另外,口腔疾患会引发牙龈出血、肿胀、牙痛和发热等症状,影响孕妇进食、休息及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而患有重症龋齿和牙周炎孕妇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7.5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也高。所以说,马姐姐
“医生,我是来做孕前检查的,为什么还要查口腔呢?”可能这是大多数备孕夫妻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下为什么孕前检查还要检查口腔。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口腔出现了问题,则会影响其他器官,在孕期更是如此。据专家称,研究已证实了孕妇的口腔问题有可能殃及胎儿。有重度牙周病的孕妈妈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齿健康孕妈妈的7至8倍,远远大于吸烟、饮酒对胎儿的影响。
孕妈妈即使只是牙龈炎,也有可能使引发牙龈炎的细菌进入血液和胎盘,感染胎儿,从而引起早产。而且一般医院给孕妈妈进行牙齿治疗时会有所顾虑,建议各位姐妹在备孕前一定要做好牙齿方面的检查与治疗,降低在孕期因口腔疾病带来的问题。
●怀孕后会口腔问题会加重吗?
孕妈妈在妊娠期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这将导致口腔组织血管通透性和组织敏感性的增加,容易造成口腔局部牙龈肿胀、脆软。因妊娠期口腔局部免疫力下降,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细菌容易滋生和繁殖,而引起牙龈感染、牙龈肿痛,刷牙时容易出血,医学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炎。有些以前没有口腔问题的孕妈妈有可能会因此患上口腔疾病。
怀孕时龋齿容易导致牙周炎,一旦有牙周炎的存在,在牙周袋中的细菌释放出毒素,通过孕妈妈的母体影响胎盘的功能,容易造成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甚至胎儿畸形。口腔感染引起的口臭也可能会释放毒素,导致上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另外,口腔疾患会引发牙龈出血、肿胀、牙痛和发热等症状,影响孕妇进食、休息及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而患有重症龋齿和牙周炎孕妇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7.5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也高。所以说,马姐姐建议还处于备孕阶段的姐妹最好在孕前就消灭掉这个隐患。
●怀孕前建议治疗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 牙周病:孕期牙周病越严重,发生早产和新生儿低体重的概率就越大。怀孕前应该消除炎症,去除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的因素。
- 龋齿:怀孕后会加重原本龋齿的情况,孕前未填充龋洞,可能会发展至深龋或急性牙髓炎,剧痛会令人夜不能寐。而且孕妈妈有蛀牙的情况,宝宝患蛀牙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 阻生智齿:没有完全甚至还没有萌出的智齿上,如果堆积了牙菌斑,四周的牙龈就会发炎肿胀,随时会导致冠周炎发作,甚至会出现海绵窦静脉炎,影响孕期健康。
- 残根、残冠:如果孕前有残根、残冠而未及时处理,孕期则很容易发炎,出现牙龈肿痛。应该及早治疗残根、残冠或拔牙、补牙,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
●爱护牙齿从预防入手
预防牙齿出现问题,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观察牙齿的变化,如发现刷牙时或咬物时牙龈出血;牙齿表面有牙石,牙龈红肿、松软、碰触时易出血;牙龈和牙齿之间有袋状形成,轻压牙龈有脓溢出;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或有口臭,就要到正规的牙科医院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及医源性感染。另外,还需为口腔做个“定期体检”,每3至6个月最好检查一次。
日常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刷牙漱口这些基本的口腔护理,适当地增补口腔益生菌,改善孕妇口腔菌群的环境,重筑口腔健康微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备孕双方不仅女性要注意口腔方面的问题,男性也是需要关注口腔问题的。如果男性患有牙周炎,也会影响精子质量,所以备孕时双方要未雨绸缪,早做检查,早做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