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大新城规划详解,浅谈上海五大新城
上海五大新城规划详解,浅谈上海五大新城松江新城未来会有多条轨道交通,包括12号线西延伸,沟通17与9号线的联络线等等。此外,松江新城特色有轨电车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的实用性。新城除了大学城,还开发了特色小镇——泰晤士小镇,其英伦风情引人入胜,每当节假日都有大量市民搭乘9号线前往松江打卡。除了小镇,广富林文化遗址也是一个大IP,正所谓上海之根,以文化为依托,松江新城未来是无可限量。松江、青浦、奉贤是三个实力大体相当,却各有特色的卫星城。不同于临港自成一系,嘉定的汽车城,三座新城高度依赖市区,其定位战略也属于卫星城。尽管有着诸多不足和各种现实问题,三座城市仍然是有着较大发展空间。松江松江新城可能是上海发展最早,也最成功新城之一了。依托大学城、新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区面积,教育、医疗、轨道交通一应俱全,其城市界面、居住体验都远超外环同类型卫星城。
导读
上海五大新城,临一份存在,嘉定是家大业大野心勃勃,那么松江、青浦、奉贤三座新城该如何评价呢?今天是五大新城最后一篇文章,重点分析三大新城。
三小强
上海全力发展五大新城,其一分散市区人口压力,其二盘活远郊资源带动经济增长,其三在面对后起之秀城市的追赶,上海市区已无土地继续发展,也只有五大新城可再接再厉了。
松江、青浦、奉贤是三个实力大体相当,却各有特色的卫星城。不同于临港自成一系,嘉定的汽车城,三座新城高度依赖市区,其定位战略也属于卫星城。尽管有着诸多不足和各种现实问题,三座城市仍然是有着较大发展空间。
松江
松江新城可能是上海发展最早,也最成功新城之一了。依托大学城、新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区面积,教育、医疗、轨道交通一应俱全,其城市界面、居住体验都远超外环同类型卫星城。
新城除了大学城,还开发了特色小镇——泰晤士小镇,其英伦风情引人入胜,每当节假日都有大量市民搭乘9号线前往松江打卡。除了小镇,广富林文化遗址也是一个大IP,正所谓上海之根,以文化为依托,松江新城未来是无可限量。
松江新城未来会有多条轨道交通,包括12号线西延伸,沟通17与9号线的联络线等等。此外,松江新城特色有轨电车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的实用性。
现在松江新城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大学城版块的新房5.5万,二手房4.7-6万,存在一定倒挂。而新城基本没地方开发新房了,二手房价格3.6-5万不等,可谓是分化很大。松江新城本地人占相当一部分,然后是新上海人,市区人等等,基本维持着三足鼎立的格局。大部分市区优质客户早已布局大学城和新城,而基层人口则被分流到了九亭、泗泾、佘山北,无缘新城了。
不足之处
和临港、嘉定这样群狼战术不同,松江是打造核心地段,而相对应的舍弃了一些城乡结合地段。这或许对新城周围市镇例如泗泾、车墩、新桥、九亭并不友好,但对新城来说,集中精力打造大学城和新城才是当务之急。
新城-大学城虽然和市区紧密联系,但往往是“单线联系”,靠一条九号线走遍天下,高峰时期真是拥挤不堪。随着12号线西延伸和其他轨交的落地,这一情况将得到改善。此外,有轨电车虽然不失为一种简单高效的通勤工具,但毕竟对地面交通影响很大,会造成汽车拥堵。很多城市有轨电车往往是一条长线沟通远郊,而像松江这样把自己围成好几圈的情况并不多见。长时间通行有轨电车将会考验交通压力,如果将来人口进一步增长,这一问题将更为严峻。
青浦
青浦新城主要依托大虹桥概念,向东通过赵巷联系徐泾东,向西通过长三角示范区扩展在上海之外影响力,在内打造国际社区,可谓是一箭三雕。
青浦新城较其他新城建设较晚发展较慢,不过后发优势可以少走弯路。不同于临港、嘉定、松江等新城,青浦居住区自成一系,重点打造低密度国际社区,也就是欧美风格住宅。
在青浦,欧美那种人口密度低又生活便利理念被广泛运用。虽然青浦轨道交通相对单薄,但青浦的各条公路却热火朝天的建设,届时以汽车为主导的低密度社区将会贯穿整个青浦。
青浦主要打造国际社区,包括教育、医疗、商业、生活配套等等,那种美式大卖场和广阔的高速路将是青浦区的标配,对应的住宅区也以别墅、洋房为主。配合大虹桥,深耕商务、文旅、会议,虹桥外溢的红利是青浦区重中之重。此外物流也占据一席之地,青浦在上海西部仓库是很多货物集散地。旅游方面,淀山湖、朱家角、东方绿洲也是青浦的招牌。
青浦区新房4.3万,二手房3-4万,相比其他几个新城,这个价格并不算高。青浦新城里主力还是本地人,市区人、新上海人相对而言要少一些。
不足之处
和松江一样,青浦没法全面开花,只能集中力量建设新城。上文提到过的大虹桥红利,也是新城的弱点。其他几个新城都能掌控自己产业和规划,而青浦新城依靠大虹桥,并不能完全规划自己在这其中的比重。青浦比松江更像是单线联系,新城——赵巷——徐泾,一个个据点建设的无比辉煌,但之外的很多地方有大量的空白值得建设。近在咫尺华新、重固也有大量短板,城市界面较为差强人意,但这就不是新城所能带动的了。而西面的长三角一体化,也是需要时间打磨和多方协力的。上海最近这些年的东进战略和临港开发,似乎预示着长三角一体化结局,而临港方案越来越清晰,临港不光是上海发展规划,也是国家级战略。
奉贤
奉贤新城,原名南桥新城,是五大新城最小,最有意思的一座卫星城。打开地图可以发现,南桥在整个奉贤位置偏西,而过去奉贤县治所一直处于东部的奉城,自民国开始迁入南桥至今。
奉贤新城以上海之鱼为核心,这和过去南桥人心目中的核心位置(百联—汽车站)有一定的距离。而上海之鱼能带动整个奉贤新城,也能略微辐射到金汇港东岸部分板块。随着医院、教育、商业、娱乐、购物相继完工,上海之鱼的生活也愈发成熟起来。除了上海之鱼,望园路枢纽也是重点打造的区域,未来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将在这里和奉贤线换乘。此外,东方美谷是奉贤新城的重点打造的产业,以化妆品医美产业等为主,成为南上海最大化妆品园区,但东方美谷两侧仍然存在大量空白,未来较长时间都需要建设。
奉贤将来会建设三林到奉贤新城的奉贤线,以及争取而来的15号线南延伸,配合临港来的南枫线,和早已通车5号线南延伸,逐步形成4条轨道交通。
奉贤新城二手房4-5万居多,新房4万,存在一定的倒挂。新城里以南桥本地人居多,新上海人,市区人比例没有松江那么平衡。但随着交通改善和轨交预期,以及南桥偏小的格局,越来越多市区人、新上海人会陆续迁徙至奉贤新城。
不足之处
奉贤新城是整个五大新城最小的了,面积狭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而和松江、青浦一样,奉贤打造南桥,建设上海之鱼、望园路枢纽、东方美谷,除此之外再无能力照顾毗邻的金汇地区,也无法照顾南桥老城区,对近在咫尺的西渡,也是闵行不要南桥不管。
松江有成熟大学城、青浦的国际社区也相当有根基了。而奉贤的产业相对来说弱一些,东方美谷规划能级是非常好的,但离真正的产城融合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何况在产业园上班的,能否支撑起动辄四五万房价也很成问题,如果从市区导入人口,那交通是个问题。如何沟通市区西南例如徐汇、闵行与奉贤新城联系,更便利地铁和轨道交通,更高效的高速公路等等,都将是摆在奉贤新城面前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