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左宗棠写下一联试探曾国藩有无自立之心
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左宗棠写下一联试探曾国藩有无自立之心曾国藩的这些言论举动,很多人认为他害怕功高震主,才大难封,避免韩信一类人物的悲剧结局,对朝廷掌权惟命是从。其实这也不完全准确,曾国藩说到底还是没有突破封建君权理论的常轨,因为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他甘心情愿只做恪守封建臣范的带头羊,并希望因此得到朝廷的表彰。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上谕特地询问曾国藩何人可以选任江苏、安徽、闽浙督抚。自大清开国之日起,朝廷让封疆大吏举荐封疆大吏的例子从未有过,这也说明朝廷对他的重视和信任。不过,曾国藩没有造次,他的回答耐人寻味:臣泛论人才则可,专指某缺则不可,疆臣既有征伐之权,不当分黜陟之柄。否则,即成植党营私、外重内轻之局面,提请朝廷趁早预防、杜塞,以免流弊。李鸿章是否会拥护曾国藩暂且不说。就拿左宗棠来说,他曾在南京收复后题神鼎山一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左宗棠特地将此联派心腹送给胡林翼转给曾国藩,请共同删改,以此试探曾胡二人
孟子云:“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其意是指妻子要对丈夫绝对顺从,但更多的还是指大臣对皇帝要绝对忠诚,不可有非分之想。孟子的这种思想后来被各个封建王朝引入政治生活,成为专制皇权维系等级制的规则,也是维系国家统治的中心思想。
清沿明制,继承了中原文化和传统思想,在制定《大清律》时就对臣民抗旨、逆旨、大逆、大不敬等条款作出严厉的处罚规定,让一切胆敢违抗者望而生畏。对皇权的敬畏、驯顺、服从成为臣子的最高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臣僚们的思维方式无不受其影响。
晚清中兴名臣之首曾国藩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捍卫者,他攻下南京以后,湘军很多将领都劝其称帝。一天晚上,曾国藩审讯完李秀成后准备进入卧室休息,然而30多名将领来到前厅请求接见。对于这些将领的心思,曾国藩大致还是清楚的,他从卧室出来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一张纸上挥笔写下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随后掷笔而去。
曾国荃和诸将领看着对联,有的咋舌,有的叹息,有的点头,有的木然呆立。如果以当时的形势来讲,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真有异志,南京便可成为陈桥,完全可以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黄袍加身了。关于曾国藩称帝的话题后世一直存有非议,有人说曾国藩称帝成功率不大,首先反对他的就是左宗棠,就算是他向来倚重的学生李鸿章也未必十拿九稳。
李鸿章是否会拥护曾国藩暂且不说。就拿左宗棠来说,他曾在南京收复后题神鼎山一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左宗棠特地将此联派心腹送给胡林翼转给曾国藩,请共同删改,以此试探曾胡二人的意向。胡林翼拆开后,一字未动,加封转给曾国藩。曾国藩看后神色大变,将“似”改为了“未”,然后原封推给胡林翼。胡林翼看后,这才加了两句:“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左宗棠似乎是赞成曾国藩称帝又或是划江而治的,胡林翼更不必多说。而曾国藩以一字之改表明了未有问鼎之意。王闿运是曾国藩幕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以书生好言霸王之学著称,他也多次劝说曾国藩自立。有一次,王闿运侃侃而谈,曾国藩却低头不语,只是在桌上写了许多“妄”字。
几个事例说明,曾国藩的确无意自立,他后来的行动也向朝廷、向世人表达了这种胸怀。南京收复后,他马上裁撤湘军大部,并让曾国荃回籍养病,如此自剪羽翼之举让朝廷十分满意。更难得的是,曾国藩不仅没有称帝之心,而且也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念头。
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上谕特地询问曾国藩何人可以选任江苏、安徽、闽浙督抚。自大清开国之日起,朝廷让封疆大吏举荐封疆大吏的例子从未有过,这也说明朝廷对他的重视和信任。不过,曾国藩没有造次,他的回答耐人寻味:臣泛论人才则可,专指某缺则不可,疆臣既有征伐之权,不当分黜陟之柄。否则,即成植党营私、外重内轻之局面,提请朝廷趁早预防、杜塞,以免流弊。
曾国藩的这些言论举动,很多人认为他害怕功高震主,才大难封,避免韩信一类人物的悲剧结局,对朝廷掌权惟命是从。其实这也不完全准确,曾国藩说到底还是没有突破封建君权理论的常轨,因为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他甘心情愿只做恪守封建臣范的带头羊,并希望因此得到朝廷的表彰。
曾国藩向君权表示敬畏时,公开挑明纠正内轻外重,尾大不掉的苗头。但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他自己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曾国藩正是创办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才使得爱新觉罗王朝绝处逢生,喊出了“同治中兴”的口号。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朝廷愿意放权,才使得地方督抚有了活力,王朝才显示出几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