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质演化图:地球地质年代编年史
地球地质演化图:地球地质年代编年史在古希腊学者的自然哲学成就中,地质学并不突出,但以其时代而论,也相当不简单了。色诺芬尼认为,在12世纪描述了高山上石头里的螺蚌壳,便马上上升到“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的大道理。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这个“格物”格得很是不到位。岁月之书地球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化石是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古代生物的遗迹——这在今天看来是极普通的常识,但它们成为科学常识的时间并不久远。世界的古老和大地的沧桑巨变,体现在不少民族的神话传说里,但那只是原始哲学观念,或者出于对自然灾害的记忆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古埃及僧侣和婆罗门教徒都注意到地下的化石,但却只用它们来支持世界重复毁灭和创生的教义。中国学者朱熹
地球的编年史
地质年代表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来探寻一下它所诉说的故事,和它自己的故事。
托好莱坞的福,至少有一个地质年代的名字妇孺皆知:侏罗纪
——虽然有人认为,从其中出现的恐龙来看,这部电影改叫《白垩纪公园》更加合适。对地质或古生物略加注意的人,或许还听说过寒武纪、三叠纪和第四纪等等。乍看上去,这些名字就像那些标记它们的岩石一样稳固。但实际上,地质学也有着自己的流行时尚,人们划分和称呼地球历史的方法,正随时间悄悄地变化……
岁月之书
地球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化石是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古代生物的遗迹——这在今天看来是极普通的常识,但它们成为科学常识的时间并不久远。
世界的古老和大地的沧桑巨变,体现在不少民族的神话传说里,但那只是原始哲学观念,或者出于对自然灾害的记忆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古埃及僧侣和婆罗门教徒都注意到地下的化石,但却只用它们来支持世界重复毁灭和创生的教义。中国学者朱熹
在12世纪描述了高山上石头里的螺蚌壳,便马上上升到“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的大道理。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这个“格物”格得很是不到位。
在古希腊学者的自然哲学成就中,地质学并不突出,但以其时代而论,也相当不简单了。色诺芬尼认为,
在内陆甚至高山上发现海贝壳,是海陆变迁的证据。亚里士多德说,海陆分布不是永久不变的,陆地和海洋会相互转换,并且这些变化是有规律的。史脱拉波则提出陆地会升起和沉陷,导致海水的涨落与泛滥。随着古希腊文明的中断,这些思想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在一千多年里,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占据统治地位。《圣经》的宇宙观成为神圣教条。现代科学开始追溯自然历史的过程,为此遭遇了许多阻力。
化石
1650年,爱尔兰阿玛的大主教厄瑟推测,地球(或者说整个宇宙)的创生年代,是耶稣诞生前4004年。这个并不曾见于希伯来或其他典籍的数字,从1701年起被印在教会审定的《圣经·创世纪》第一页上,几乎被看成与正文一样重要。现代地质学在欧洲诞生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力气来跟这个今天看上去滑稽可笑的数字对抗(它后来甚至被推算得精确到几时几分)。至于化石,信奉宗教的学者说它们是石头受天体作用形成,或由地层中的物质偶然凝结而成,或者干脆就是“造物主的戏谑”。到不得不承认化石是生物时,他们又说这是大洪水毁灭万物的证据。但化石在地下是分层分布的,各层生物有明显差异,绝非一次洪水能够做到。
17世纪的丹麦科学家斯泰诺,总结了15世纪以来的地质构造思想,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地层最初沉积下来时都是水平的。如果没有受到剧烈活动影响而改变位置,那么应该是先沉积的、较老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较新的地层在上。这个“地层层序律”在地质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地层具有时间先后序次,研究地层就可重建地球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18世纪的英国人赫顿说:
“在地球现在的构造中,可以看见旧世界的废墟。”这条“将今论古”;的法则于19世纪在英国人莱伊尔手里发扬光大,他的《地质学原理》使地质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就像达·芬奇说的,地球是一本书,这本书早于文字记载,科学的任务就是解读地球自身的历史痕迹。幸运的是这本书大体上编排有序,虽然其中的具体年代还需要细细解读才能探明。
地质时钟
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在19世纪提出,
不但每个地层中含有特定的生物化石,某种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就像货物放在货架橱窗里一样。以一种或几种生物化石为标志,就能对地层进行划分,它们将整理得井然有序。不同地方含有同样化石的地层,应当属于同一年代。“生物地层学”由此正式登场,通过研究化石,可以推理远古的地质和环境,当然还有生物本身的状况。但这也将地球历史研究局限在生命诞生之后,而且只能排出地质年代的时间先后,而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放射性的发现不仅为物理学带来革命,也为地质史研究开辟了新路。1905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首次明确提出,放射性可以作为直接测定地质时间的工具。1907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放射化学家波特·伍德根据样本中铀-铅元素比率,完成了对云母矿年龄的测量。他的结果比较粗糙,但足以显示放射性测年是可行的,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同位素,也不晓得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呢。
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目,
决定了这个原子核属于哪种元素。有时候,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里,有着不同数目的中子,由此形成的不同原子称为这种元素的同位素。比如普通氢原子核里只有1个质子,如果再含1个中子,就是氢的同位素氘;含2个中子就是另一种同位素氚。有些同位素是不稳定的,它的原子核会自发地失去粒子,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此过程称为衰变。每种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速率是固定的,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衰变掉一半,这个时间称为该同位素的半衰期,它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大多数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得很快,半衰期只有几年、几天甚至更短。它们显然不能用来测量古老岩石的年龄——如果你用化学实验室的天平去给大象过磅,出了问题肯定不是天平本身的错。但也有一些同位素衰变得非常慢,可以当作“地质时钟”来用。
岩层
如果一块岩石里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和它的衰变产物,测量一下两者的含量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年龄。这个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还是很麻烦的。其精确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缺一不可。比如,有关同位素的衰变速度必须已经精确测定,如果半衰期有误差,测年结果自然就含糊。岩石样本里的同位素含量也必须精确测定,鉴于这些同位素通常含量非常少,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另外,一些外界因素可能导致同位素从岩石里流失,或使岩石遭受“污染”,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就会得出虚假的年龄。为此必须对样本进行严格筛选,可不是路边拣块石头都能用的。
由于这些缘故,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技术得出的测年结果,经常不完全吻合。侏罗纪的年龄变幻无常,就是一个例证。在1987年,人们根据钾-氩同位素方法对海绿石的测量,
认为侏罗纪结束于1.31亿年前。但后来发现,氩会从海绿石里散失,使石头“看起来更年轻”。新方法改而测量玄武岩里的钾-氩含量,认为侏罗纪结束于1.455亿年以前。由于方法和技术不断改进,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测年结果如果提出超过5年,就已经过时、该更新了。科学家们正在建设国际的实验室网络,将同位素测年方法进行标准化,得到更精确、一致的结果。
地球纪元
我们很难将人类史上的某个事件精确定位到某天的几点几分,出于类似的道理,对地质年代也不用指望能精确到年——对大多数时期的界定,能够做到误差在几万年之内,就很不容易。
地质年代最大的单位称为“宙”,往下依次分为代、纪、世。
它们对应的地层或地质记录则称为宇、界、系、统。比如一种在中国辽西发现的长翅膀的恐龙,生活在“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它所在地层属于“显生宇-中生界-白垩系-下白垩统”——描述时间的时候,用“早、中、晚”;而描述空间(地层顺序)的时候,就用“下、中、上”。时间再往下还可细分到期、时,对应地层称为阶、时带,这些就相当专业了,非专业读者很少会接触到。
显生宙的名字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
它开始于5.42亿年前的寒武纪,直到现在。为了解释显生宙与此前年代的区分,必须先重点介绍一下寒武纪。
它于1835年由英国地质学家塞奇韦克命名。它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被理解为两侧对称动物首次出现的年代,这类原始动物的典型代表就是三叶虫。
此外,寒武纪还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大爆发”,在很短(地质意义上的很短,其实也有数百万年之久)时间内,生物种类突然丰富起来,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着生物进化除了缓慢渐变,还可能以跳跃的方式进行。
在有了寒武纪这个名称后,更深、更早的那些地层,就被自然地称为“前寒武纪”地层。它并不是一个纪,而是指寒武纪以前的所有时代。在20世纪,人们习惯用隐生宙
(生命隐藏的年代)来称呼这个时期,但现在已很少用。而仍将从地球诞生到寒武纪开始前的漫长岁月称为前寒武纪。除了它的末期——埃迪卡拉纪,前寒武纪的大多数年代里可供研究的东西太少,也谈不上什么代表性的地层,所以虽然也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两个宙,但两者的界限——距今25亿年——纯属人为划定,下分的代和纪也是理想化的设定,并非根据实在的地质记录而定义。太古宙的开始年代也没有划定。有人建议把太古宙之前地球上没有生命、如冥府般不可测的时期称为冥古宙,但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发布的2004年版地质年代表里并没有正式采纳这个词。
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下又细分为多个纪。最常与那些稀奇古怪的灭绝生物联系起来的,就是这些纪的名字。而从这些名字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是早年地质学的中心,特别是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的名字都来自英国古代威尔士民族的名字,泥盆纪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德文纪”,代表地层发现于英国德文郡。石炭纪源自英国的一个煤炭地层。二叠纪的直译是“彼尔姆纪”。地层发现于俄罗斯乌拉尔山的彼尔姆城,二叠纪是中国按地层特点所做的意译。在古生代,蕨类植物、鱼、两栖动物繁盛起来。随后是巨大爬行动物华丽登场的恐龙时代——中生代,它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得名于德国西南部的三套地层,侏罗纪得名于瑞士和德国交界处的侏罗山,白垩纪则得名于英吉利海峡附近由白垩土形成的白色断壁。
在距今6550万年前,恐龙灭亡了;
原先在它们的阴影下苟且偷生的哺乳动物在新生代兴盛起来,成为地球新的统治者。新生代原本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在新的年代表中变成了古近纪和新近纪。
时空界标:金钉子
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金钉子的典故出自美国铁路史。1869年5月10日,在现今犹他州的北部,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交会,连接成第一条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为了永久纪念这一成就,人们在两条铁路最后的接合处,钉上了一根特制的金钉子。
被借用到地质学中的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这个拗口的名字表示,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第一颗金钉子出现在1972年,设于捷克的一个小镇附近,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由于其化石就像笔在石头上写字的痕迹,因此称为笔石。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金钉子的不到15个。
从1999年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加强了这方面工作,全球的金钉子竞争也激烈起来。有时候决定金钉子落点的不仅仅是科学,比如在讨论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应该钉在何处时,喀什米尔和伊朗也有地质记录上合格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太难到达了,不利于科学研究,于是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获得一颗金钉子是很光荣的事,现在人们自然不会照原始字面意义去钉上一根斤把重的黄金铆钉,但新的纪念方式也许更加费钱——科学家在长兴树立了一座6米高的纪念碑。中国的金钉子还有两颗,一颗二叠纪的在广西,一颗奥陶纪的在浙江常山。
现在全球的金钉子已经超过50颗。
科学家希望,能将过去6亿年来的重要地质分界都钉上金钉子。越是古老的年代,金钉子候选地点就越难找——越古老的石头越稀有。那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化石。如前所述,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就谈不上钉子。2004年。在澳大利亚钉下了前寒武纪的第一颗金钉子,它标志着6亿年前覆盖地球的冰河年代的结束,以及埃迪卡拉纪的开始。这就是标准放宽的结果——对于埃迪卡拉纪的地质和生物事件,并没有全球普遍存在的记录。
还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应容许使用太阳系其他星球上的地质特征来作为远古时代的金钉子,使地质学家和行星科学家能使用共同的语言。比如,月亮诞生于45亿年前地球和另一颗行星的大碰撞,这次事件的遗迹或许可以成为一颗好钉子,用它标志冥古宙的开始,并协调地球和月球的地质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