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
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该厂初期产品有碳膜电位器、线绕电位器和线绕电阻器3个大类、13个型号、上千个规格。电位器产量虽占全国各类电位器总量的90%,但仍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需要。建厂后一手抓老产品改型,一手抓新品种开发。1963年7月,试制成功的小型碳膜电位器,被大量用于晶体管收音机,填补了国内空白。1965年,改型后的小型碳膜电位器,在全国电位器评比中名列榜首。60年代后期,在膜片制造方面作了多次专题研究和改进,取得明显效果,受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的重视。1973年,膜片采用印刷工艺。1979年,自行设计制造2条自动装配线和1条环形流水装配线,在行业中引起较大反响。1983年,该厂引进玻璃釉膜电位器关键设备,配以其他一些技术改造项目,不仅使玻璃釉膜电位器可靠性达到6级,且促进同年产量、产值、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纪录。
在1961年、1963年全国扬声器质量评比中,上海无线电十一厂生产的5种飞乐牌扬声器全部名列第一。飞乐牌扬声器,不仅在国内供不应求,而且出口到东南亚各国。为发展收音机配套需要,在60年代共开发投产的产品有15个。70年代,随着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发展又进一步开发出22个产品。飞乐扬声器形成“低频不糊、中频宏亮、高频不噪”的特色。1978年,为了促进音响产品的发展,开发了单元扬声器、橡皮边扬声器、高频扬声器等3大类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80年代,扬声器升级换代加快,产品进一步系列化。从1980年到1989年共有新品160个。1983年,该厂在橡皮边扬声器基础上,生产了各种复合边扬声器,包括泡沫边、布边、尼龙边扬声器等4个系列、18个品种。其中,承受功率大、频带宽、失真小的新一代高顺性泡沫扬声器获1989年国家质量银质奖,并进入国际市场。1984年,研制成功的500瓦高音号筒扬声器具有功率大、灵敏度高、频响宽等特点,为军事装备作出贡献。
1960年,上海话筒厂并入上海无线电十一厂,继续生产传声器。1963~1967年,先后开发成功台式动圈传声器、宽频带小型带式传声器等。1967年,又有多种压电陶瓷送受话筒投入生产。1970年,与同济大学合作试制成功新一代电容传声器,主要为“701”工程配套。1975年,试制成功全晶体管化广播电容传声器,适应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剧场等场所广播录音和扩音用。同年,又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只具有超声波发射功能的无线电传声器,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有线结构,大大扩展了传声的空间范围。1978年,试制成功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1990年末,该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具备生产电声器件、成套播控设备、报警系统、载波通信设备、电磁灶和汽车配件等6大门类、246种品种型号的股份制企业。拥有各种设备545台,主要生产线10条,厂房占地面积4.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有职工2668人,其中技术人员238人。年产各类电声器件1026.6万只,工业总产值5804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二厂上海无线电十二厂位于广东路50号,是国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重点企业。1960年7月21日,由上海环球电器厂、大中原电阻厂为主改组而成,是国内最早生产电位器的工厂。
该厂初期产品有碳膜电位器、线绕电位器和线绕电阻器3个大类、13个型号、上千个规格。电位器产量虽占全国各类电位器总量的90%,但仍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需要。建厂后一手抓老产品改型,一手抓新品种开发。1963年7月,试制成功的小型碳膜电位器,被大量用于晶体管收音机,填补了国内空白。1965年,改型后的小型碳膜电位器,在全国电位器评比中名列榜首。60年代后期,在膜片制造方面作了多次专题研究和改进,取得明显效果,受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的重视。1973年,膜片采用印刷工艺。1979年,自行设计制造2条自动装配线和1条环形流水装配线,在行业中引起较大反响。1983年,该厂引进玻璃釉膜电位器关键设备,配以其他一些技术改造项目,不仅使玻璃釉膜电位器可靠性达到6级,且促进同年产量、产值、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