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
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899人,其中技术人员119人。厂房占地面积6423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289万元。年产电位器1957万只,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20%~50%。年工业总产值2188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三厂上海无线电十三厂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电子计算机研制、生产的工厂之一。其前身由上海无线电仪器厂6401新产品试制小组演变而成,厂址在胶州路397号。1966年6月1日,建立上海无线电十三厂。1970年迁至南京西路1486号,1980年更名为上海电子计算机厂。是长江计算机(集团)联合公司的骨干企业。
在建厂当年就造出了第一台每秒3万次的晶体管工业控制机,命名为TQ—1机(即图强1型机)。同年,还试制成功每秒2.5万次的X—2型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率先在发电监控和航空测量等领域应用。1969年,小批量生产国内最早的J—101型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试制成功TQ—5机,并投入批量生产,对国防建设和发展空间技术起了很大作用。1973年,研制成功TQ—16中型通用计算机,并批量生产,是该厂产量最大的机种之一。1974年,试制成功每秒100万次的TQ—6大型通用计算机,先后生产15台,是国内唯一批量生产的大型计算机。
1975年,试制成功DJS—131小型多功能通用计算机,该机功能完善,软件丰富,系统稳定性好,产品生产寿命延续10余年之久,并于1985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为中国计算机工业首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并多次代表中国计算机行业参加国际展览。1981年,设计试制了DJS—054微机、DJS—220中型机。1983年,TQH—100汉字智能终端、TQH—Y汉字译报机等先后投入市场。该厂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跟踪国际微型计算机发展趋势,于1986、1987、1989年分别推出0520、0530、0540系列微机,使用东海牌商标。1990年,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获全国质量评比一等奖和国家质量银质奖,又获全国用户信誉金奖。同年,开发生产了东海WS—386型32位微机工程工作站。东海系列微机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金融、邮电、国防、科研、教育等领域。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该厂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微机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并自行设计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形成了年产万台微型计算机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