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
无线电设备分布图:上海带一 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 一直排到四十一上海无线电七厂位于欧阳路289号,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骨干企业,专业生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并辅以生产工业用氢气、氮气、氧气和专用半导体设备制造。产品使用上字牌商标。该厂于1966年开发出钮扣式串心云母电容器。年末,首批厚薄膜混合电路投入生产,成为国内混合电路生产厂之一。1967年,研制成功漆膜电容器,填补了国内空白。1969年,制成独石电容器。1973年,研制成功丝网印刷工艺。1978年,制成涤纶电容器,属国内首创。同年,云母电容器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自1981年起,该厂先后从国外引进厚膜电路、多层陶瓷电容器、可焊性引线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采用计算机控制,促进产品更新换代。1982年,试制成功运算放大器、高频放大器、方波脉冲触放器需用的膜块电路。1984年,开发出横式瓷介电容器,性能全部向国际标准靠拢。1988年,开发成功新一代金属箔式多合膜瓷介电容器,使产品进一
1987年,该厂先后承接了从黄山“小三线”返沪安置的井冈山机械厂、立新配件厂,在闵行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新建厂房面积33000平方米,设立了上海无线电四厂一分厂、二分厂,生产凯歌牌电视机、洗衣机。同年,上海微型电机厂洗衣机分厂并入,成立了上海无线电四厂三分厂,生产凯歌牌全自动洗衣机。
到1990年止,该厂有8个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23个品种45次获部、市的优质产品奖。电视机类产品获上海市名牌证书。此外,该厂还分别获得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企业管理优秀奖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5847人,其中技术人员1070人。工厂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141万元。年产电视机129.01万台,雷达211部,汽车收放音机12.18万台,洗衣机1.88万台,电子元件173.46万只,工业总产值83395万元,销售收入74118.4万元,实现利润2057.39万元,上缴利税3817.3万元。
上海无线电六厂上海无线电六厂位于光复西路419号,是国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骨干企业。原为上海无线电一厂的组成部分,1965年1月,上海无线电一厂一分为二,南区以生产陶瓷为基础的阻容元件,仍用名上海无线电一厂;北区以生产纸质、云母为介质的电容元件,定名上海无线电六厂。产品使用三叶牌商标。
该厂于1966年开发出钮扣式串心云母电容器。年末,首批厚薄膜混合电路投入生产,成为国内混合电路生产厂之一。1967年,研制成功漆膜电容器,填补了国内空白。1969年,制成独石电容器。1973年,研制成功丝网印刷工艺。1978年,制成涤纶电容器,属国内首创。同年,云母电容器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自1981年起,该厂先后从国外引进厚膜电路、多层陶瓷电容器、可焊性引线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采用计算机控制,促进产品更新换代。1982年,试制成功运算放大器、高频放大器、方波脉冲触放器需用的膜块电路。1984年,开发出横式瓷介电容器,性能全部向国际标准靠拢。1988年,开发成功新一代金属箔式多合膜瓷介电容器,使产品进一步趋向小型化。1988年底,该厂生产的混合电路占国内市场49.5%。
1990年,该厂形成非极性固定电容器、厚簿膜混合电路、可焊性引线3大产品系列、100多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其中,无感式聚酯薄膜电容器、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于1987年分别获国家质量金质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947人,其中技术人员188人。厂房占地面积38934平方米,建筑面积35277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987万元。年产电容器8385万只,工业总产值4942万元,实现利润347万元。
上海无线电七厂上海无线电七厂位于欧阳路289号,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骨干企业,专业生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并辅以生产工业用氢气、氮气、氧气和专用半导体设备制造。产品使用上字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