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曾经以为南阳城罹遭劫难,特别是明代的南阳遭李自成两次屠城,宛人尽亡,方言早已无根可考。唐明华先生依据他多年来对历史的考证,和对南阳戏曲曲艺历史的研究推论,宛城本属盆地,地处伏牛山、大别山边缘,一旦发生战事或重大变故,部分居民必奔逃于山区避难,待风平浪静之时即返回乡里,这是保留地方方言的一个基本条件。也因此,有人说南阳的方言语系来源于南召县,大概有这方面的原因。历史沉积了南阳的地方文化,把各地的方言土语掺入淯水两岸,杂揉于南阳的语言之中,所以我们在欣赏《红楼梦》、《西游记》时,从中可以看到熟悉而亲切的土语乡音,这些都是人员流动的结果。周日上午,王府山下,《宛城风物草根谭》如期举行,话题围绕南阳地方俚语方言,从秦楚南阳地位聊到秦迁天下不轨之民于宛,汉王莽时期的发达经济,侃谈宛城得名于中州之南,而有山南水北之称,始出地名南阳,成就南阳语言特色。宋金对峙之时,宛城地处战场中心,方圆百里人迹罕至,稀

南阳唐王府博物馆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

方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一个部分,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2)

就语言而言,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例如旧时南阳民间夸奖词:得劲、美气、可馕、整哩美;笑骂:挨炮里、炮敲里、括子妮;哄骗:捣鸡毛、嫑人等。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3)

方言的意义是由其所在的语言语境所决定的,方言是一个地域范围内的特色文化,其成因非常复杂,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艺术、文化的遗留和历史积淀,反映了这一地区人们生活的状态和风俗习惯,是最本真的的文化特质,方言里所储存的无量信息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4)

周日上午,王府山下,《宛城风物草根谭》如期举行,话题围绕南阳地方俚语方言,从秦楚南阳地位聊到秦迁天下不轨之民于宛,汉王莽时期的发达经济,侃谈宛城得名于中州之南,而有山南水北之称,始出地名南阳,成就南阳语言特色。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5)

宋金对峙之时,宛城地处战场中心,方圆百里人迹罕至,稀有可耕之田,人相食成为可能。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6)

明朝朱元璋定鼎南京,分封第二十三子朱桱就藩南阳,之国之时,其臣属护卫等人不下三千人众,且多由江苏浙赣等地随迁而来。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7)

历史沉积了南阳的地方文化,把各地的方言土语掺入淯水两岸,杂揉于南阳的语言之中,所以我们在欣赏《红楼梦》、《西游记》时,从中可以看到熟悉而亲切的土语乡音,这些都是人员流动的结果。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8)

曾经以为南阳城罹遭劫难,特别是明代的南阳遭李自成两次屠城,宛人尽亡,方言早已无根可考。唐明华先生依据他多年来对历史的考证,和对南阳戏曲曲艺历史的研究推论,宛城本属盆地,地处伏牛山、大别山边缘,一旦发生战事或重大变故,部分居民必奔逃于山区避难,待风平浪静之时即返回乡里,这是保留地方方言的一个基本条件。也因此,有人说南阳的方言语系来源于南召县,大概有这方面的原因。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9)

郭文学先生长期致力于南阳地方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南阳方言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又因地域、河流而发生变化,其中最具亲和力的称谓方面,长辈中的“伯、爸、大、爹、叔”与之对应的“娘、妈、婶、花婶、花妈”极有特色。“大”的称谓大概来源于清朝初年陕西移民来宛的遗留。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0)

李青友先生总结:南阳东南的官庄和唐河区域,音韵中的“yi”往往化为“ei”音,比如唐河牛庄在当地被读作“袅庄”(音“niao”),泌阳读作“贝阳”(音“bei”),官庄镇的丁桥读作“diang”桥,披肩发读为帔“pei”肩发,诸此种种,应是源于古音传承而来。南阳方言称麻雀为“小虫”,一些叫不上来名字的昆虫都叫“虫子”,称蛇为“长虫”,这些与《水浒传》中武松打死的老虎书为“大虫”,《西游记》里各种鸟类统称为“虫翳儿”相吻合。地方方言传递出的远古信息,佐证南阳悠久文明的历史地位。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1)

方城和社旗县的方言很有特点,史春雷先生介绍:不要干什么浓缩为“嫑”(音bao)、请干什么称为“治”、废话太多叫做“嚷儿嚷儿”。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2)

其中“嫑”字在南阳方言里最常用,发音bao源于陕西关中话,是不要的意思。发音biao时,就成了骗人的话头了。南阳部分方言极具动感,其中"摆"字作为助词用量很大,扭摆、扯摆、浪摆、花摆、显摆等等,极大的丰富了宛城的语言词汇。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3)

侃谈结束后,李鸿永先生在访古寻踪群里回味:今天在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举办的“宛城风物草根谭”,听听大家的发言,仔细揣摸,觉得很有意义。今天的主题是讨论南阳方言。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只限于在本地区流传,很少能传播移置到外地。因各地人群差异,同一个字的发音有所不同,在此范围之外就没有。比如四川达州地区妇女在文革前后大批流入南阳地区,但四川达州地区的方言在南阳几乎听不到。这是外来地方语言缺乏流布的土壤,南阳人也不可能去学习正宗的四川达州方言,所以四川话传不到南阳,而长期住在南阳的四川人也逐渐被这里的语言环境所同化,这就是地方方言的特点。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4)

李鸿永先生用方言举例:南阳一个国民党老兵,开小差落脚到广东,他对孙子们讲说南阳旧事:我们老家是河南南阳老列庄(老李庄)的,邻庄叫素(苏)营,大聊(刘)庄,庄边有个撇滩坑(浅坑)。我小时候薅草(割草)去庙后地,经过老女坟(未出嫁成年女子),那里可缠啦(鬼作崇),回来喂偶(牛),喂扁嘴(鸭子)。小时候在瓦房屋掏小虫(捉麻雀),咱家门口有棵弯腰枣树,夏天粘麻集了(捉蝉)。爹叫大光棍,小大(叔)叫烂头。妈叫李刘氏,花婶叫张二妮。没兄弟姐妹,在一起长大的有,二娃,铁蛋,淹不死,刚生下来放尿罐里,被邻居救起。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5)

如果不懂方言,根据以上信息,以现有文字,后代很难找到祖根地,势将形成断代,家谱难续,其它方面也会遇上这样的不知所指。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言逐步失去了延续的生命力,如果不发掘保留,再过几十年后将有可能消失,独特的地方语言文化随之消亡,其损失不可估量。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6)

活动由崔鉴平馆长主持,涂月超大姐、久居洛阳的潦河晁会员先生、杜全山先生、张亚州先生、唐新先生以及社会各界爱好地方文化的诸多朋友参加侃谈。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7)

铭谢《南阳晚报》、《网易新闻》。

土话口头禅,众说纷纭话方言(18)

本期活动是由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主办的特色社教活动《宛城风物草根谭》第一期,下期话题:山中少年拓长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