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常见的10种预兆:风信儿
中风常见的10种预兆:风信儿中风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大家应注意这些“风信儿”,未病先防,一有发生上述症状,,尽快就医,防止发病;既病防变,减轻后遗症。 这多是虚阳上越、或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所致。可用生石决明、生代赭石、玳瑁、生龙骨、生牡蛎、牛膝、焦槟榔、防风、钩藤、丹参、桑寄生、泽泻、鸡血藤。针灸可随证选百会、人迎、风池、脑空、头维、率谷、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昆仑、气海、关元等穴。 这是因为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可用红花、钩藤、生荆芥穗、白蒺藜、青葙子、草决明、加杞菊地黄丸。针灸可选风池、大椎、丝竹空、光明、神庭等穴。 这多是因为中焦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可用苍术、半夏、茯苓、猪苓、泽泻、防风、陈皮、红花、菖蒲、远志等药。针灸可选二间、三间、历兑、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 这多是因为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心神不能守神所致。可用生地、生石
“风信儿”——是民间对中风之前的一些先兆症状的俗称,中医书籍中常谓之“中风先兆”,了解风信儿,提前采取措施,能有效预防中风发生。现将常见风信儿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这多是因为肾虚肝旺,肝风上扰,兼之髓海不足所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就曾说过:“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这种情况可用生地、熟地、山萸、丹皮、防风、天麻、钩藤、山药、泽泻、生石决明、羚羊角等药预防。针灸可选丝竹空、通里、大敦、申脉、百会、曲池、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这多是因为经络气血运行失畅,血脉凝涩淤滞,肢体官窍失养所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曾在其所著《河间六书》中说过“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这种情况可用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桑枝、半夏、天南星、防风、当归、炙山甲等药预防。针灸可选曲池、合谷、风池、风市、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等穴。
这多是因为痰浊阻滞,舌本失灵,痰浊蒙窍,清窍不利;或肾虚不能上泽,虚风内动所致。这种情况可用半夏、化橘红、胆南星、茯苓、菖蒲、远志、全蝎、羌活、红花、怀牛膝、枳实等药。针灸可选百会、间使、曲池、合谷、天突、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阳陵泉等穴。
四、突然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的现象。这是因为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可用红花、钩藤、生荆芥穗、白蒺藜、青葙子、草决明、加杞菊地黄丸。针灸可选风池、大椎、丝竹空、光明、神庭等穴。
五、平日精力充沛之人,突然变得嗜睡。这多是因为中焦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可用苍术、半夏、茯苓、猪苓、泽泻、防风、陈皮、红花、菖蒲、远志等药。针灸可选二间、三间、历兑、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
这多是因为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心神不能守神所致。可用生地、生石决明、珍珠母、生赭石、远志、菖蒲、郁金、防风、茯苓、丹参、川断、桑寄生等药。针灸可选人中、间使、神门、曲池、少海、肝俞、风池、太冲等穴。
七、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原有头痛突然加重,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多是虚阳上越、或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所致。可用生石决明、生代赭石、玳瑁、生龙骨、生牡蛎、牛膝、焦槟榔、防风、钩藤、丹参、桑寄生、泽泻、鸡血藤。针灸可随证选百会、人迎、风池、脑空、头维、率谷、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昆仑、气海、关元等穴。
中风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大家应注意这些“风信儿”,未病先防,一有发生上述症状,,尽快就医,防止发病;既病防变,减轻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