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为您讲述秦始皇东巡天齐渊的故事。今天的临淄地名故事,齐陵街道刘家终村北蛟山脚下。昔时五泉并出,大泉喷玉碎,小泉吐珠圆,蔚为壮观。

天齐渊,

又名瑞泉、丰泉、丰水,

俗称温泉,

位于牛山西北麓、淄河东岸,

齐陵街道刘家终村北蛟山脚下。

昔时五泉并出,大泉喷玉碎,

小泉吐珠圆,蔚为壮观。

今天的临淄地名故事,

为您讲述秦始皇东巡天齐渊的故事。

秦始皇

天齐渊

临淄地名小故事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并自立为始皇帝。接着他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取消分封,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等等。一方面,他自以为统一大业告成,必须夸耀于天下;另一方面,又感到东方六国的反抗势力并未平息,认为“东南有天子气”,决心东游镇镇天子之气。于是在公元前219年也就是即位的第三年,秦始皇开始东巡。他先到泰山封禅,之后到临淄天齐渊祭天。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2)

当时,天齐渊建有高大的祭坛,雕龙画凤的祭桌上供着天主的牌位,置有四足铜香炉,每天高墙内烟雾缭绕,红烛高照,求神拜神者络绎不绝,接踵而至。

秦始皇按皇家祭礼供上“三牢”:整牛、整羊、整猪,隆重非凡。秦始皇进至供桌前主祭,随从分列两旁。祭祀时,鸣炮27响,秦始皇庄重而又严正地跪拜三次。此时阵容庞大的祭祀乐队,钟鼓细乐伴奏,为祭神起舞助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跪于祭坛前方,肃然低头,合掌默祈。秦始皇称帝仅12年,但五次东巡,可见他对齐国齐地的重视。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3)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4)

天齐渊,自古就是齐地祭天的圣地。上古时,齐地有八主(八神)传说,八神分别为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这八神祭祀之地均在齐国境内。天齐渊就是天主神祭祀之地,周代齐国国君都在此举行祭天仪式。后来,汉武帝也专程来此祭天。齐,即“脐”。天齐,即天之肚脐,天之中心之意,“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

临淄的天齐渊,经历史演变有两处,一处是齐陵龙池的古天齐渊,一处是牛山以西、淄水东岸刘家终村的温泉。今一般所说的天齐渊是指刘家终村的温泉。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5)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6)

刘家终村的温泉,又名瑞泉、丰泉、丰水,鼎盛时期,五泉并出,大泉喷玉碎,小泉吐珠圆,蔚为壮观。泉中水流似玉、波光粼粼;泉边雾气蒸腾、如梦似幻;宾客如云,游人如织;天人相映,和乐安康;心泉相谐,情趣盎然。

为了保护历史遗产,弘扬齐文化,发展旅游业,临淄区政府曾于2001年、2002年,在齐园兴建了“天齐渊”仿古景观。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7)

虽然是仿作,但精妙的设计和造型倒也惟妙惟肖,只是总让人觉得难以巧夺天工。于是,临淄区政府计划投资20亿,开始进行天齐渊景观复原工程,丰泉、瑞泉、天泉、地泉、天齐池等五泉将再现当年天齐渊的美丽景观。该工程竣工后,山体、瀑布、溶洞、天齐阁、天齐池、摩崖石刻、天齐湖及沿湖齐都码头、花架廊、水榭观瀑、太公钓鱼台、子石矶、草房水车、龙池秋月、矮槐夏日等艺术小品将融为一体。到时,宽阔的水面,高大的山体,形态各异的松柏,颇有江南水乡的风采,能够生动再现当年齐国名胜造化钟神秀的美丽景色,达到“不是自然,胜似自然”的意境。

秦始皇赶浮山传说,临淄地名故事秦始皇东巡天齐渊(8)

好啦,

小伙伴们,

今天的临淄地名故事

就分享到这里啦。

-THE END-

来源 | 临淄文物、海岱文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