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蜉蝣翻译:诗经曹风蜉蝣
诗经蜉蝣翻译:诗经曹风蜉蝣於(wū):通"乌",何,哪里。楚楚:鲜明貌的样子。蜉蝣:虫名。寿命极短。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於我归处:何处是我的归宿。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yǐ),於(wū)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shuì)。
【注释】
蜉蝣:虫名。寿命极短。
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
於我归处:何处是我的归宿。
楚楚:鲜明貌的样子。
於(wū):通"乌",何,哪里。
采采:光洁鲜艳的样子。
掘阅(xué):掘地而起。阅:通"穴",洞穴。
麻衣:古代朝服。
说(shuì):通"税",歇息。
【译文】
蜉蝣有翅膀,衣裳整齐而漂亮。所担心的是,不知哪里是归宿!
蜉蝣的翅膀,华丽的衣服。所担心的是,不知哪里是归宿!
蜉蝣挖洞,身上的麻衣像雪一样白。所担心的是,大家都是朝生暮死!
【赏析】
曹国是一个位于齐、晋之间的较小的诸侯国。曹国的曹共公的生活非常腐化,令当时曹国的百姓人民都感到悲观失望。
之所以用“蜉蝣”来起兴,是因为曹国有很多湖泊,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宜于蜉蝣生存,再加上当时曹国国力单薄,时常处在大国的威逼之下。这样的国情,也让曹国的士大夫们对人生产生了很多忧惧和伤感的情绪。
蜉蝣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小虫。它的身体非常软弱,有一对透明的美丽翅膀,翅膀上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所以当它们在空中飞时,姿态就像在跳舞一样,显得纤巧动人。
但是蜉蝣又是一种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虫,蜉蝣的幼虫时期是比较长的,有些甚至可以活二三年。但是当它们长成成虫之后,就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在完成繁衍物种延续后代的使命之后就结束生命,成年蜉蝣的生命一般只有一天。
因此,古人常用蜉蝣来叹息人生易逝生命短暂。
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的蜉蝣,死去后坠落在地面上,不用一会,地上就会积成一层厚厚的蜉蝣尸体。即使是这种小生命的死,也会变得引人瞩目,甚至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
但是舞蝣“衣裳楚楚”“采采衣服”的美丽,并不能掩盖它生命短暂的事实。
这首叹息人生短促、生命无常虚幻的诗,表达了曹国人民对于好景不长、年华易老、生命短促、人生不知何处是归宿的伤感悲叹。
本诗将人生和一种弱小的生物联系到一起,将人生比喻为朝生暮死的昆虫,这种比喻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让人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同时也开始思索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什么影响。
这样简单的一首诗却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蜉蝣小小的翅膀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美丽,有一种不真实的艳光,朝生暮死的命运使这种小虫的一生带上了华丽的色彩,这种美丽让诗人深深感喟。
他感叹美丽的事物总是会很快消亡,所以本诗的情调是消沉的那种忧愁伤感几乎是深入骨髓的。
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以及人们对于生终要面临消亡的困惑。
《蜉蝣》表达了当时曹国人民“生如朝露,命如蜉蝣”的悲观心态,诗中充斥着“朝生暮死心忧伤”,“和蜉蝣的归宿其实都一样”的想法。
人的生命,最终不过如一场烟花,绽放过,或绚烂,或黯淡,化为天地间一粒小小尘埃。
表面上鲜艳华丽但生命极其短促的蜉蝣,提醒人们要珍惜已有的幸福,要虚度年华、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