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故事发生在距今1400多年前,唐朝有位名士名唤李源,父亲因安禄山起兵造反受到牵连被朝廷降罪问斩。父亲的死,令李源无比悲愤,他发誓今生不当官、不娶妻、不吃肉,将自家屋宅改作慧林寺,请高僧圆泽(也称作圆观)禅师出任住持,并一同住寺修行。三生石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三生石吗?其实还真是有的。三生石最早的出处是在唐代文人袁郊的传奇小说《甘泽谣》中,不过,这块三生石讲述的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位僧人与隐士的传奇故事。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的莲花峰东麓,是清初《西湖佳话》所传“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三丈许,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石上镌刻“三生石”三个篆字。

嗨!大家好,我是小雅妈妈[比心]

相信提起三生石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我们都知道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其实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现在多用于象征着爱情的天长地久。

三生石的故事起源

前两年的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就有一块三生石,据说是定天下姻缘的石头,女主角凤九为了和东华帝君在一起,不惜断尾要在三生石上刻上东华的名字。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1)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石的剧照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三生石吗?其实还真是有的。

三生石最早的出处是在唐代文人袁郊的传奇小说《甘泽谣》中,不过,这块三生石讲述的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位僧人与隐士的传奇故事。

三生石的地理位置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的莲花峰东麓,是清初《西湖佳话》所传“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三丈许,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石上镌刻“三生石”三个篆字。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2)

三生石

三生石畔圆泽僧人与李源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距今1400多年前,唐朝有位名士名唤李源,父亲因安禄山起兵造反受到牵连被朝廷降罪问斩。父亲的死,令李源无比悲愤,他发誓今生不当官、不娶妻、不吃肉,将自家屋宅改作慧林寺,请高僧圆泽(也称作圆观)禅师出任住持,并一同住寺修行。

圆泽禅师,是一位道行很高的大修行人。李源和他常常谈经论道,两人志同道合,友谊深厚。

有一年,李源和圆泽打算前往峨眉山,圆泽建议走陆路,经长安,然后通过斜谷去蜀地,而李源想要走荆州,再过三峡去蜀地。两人意见不同,争执半年之久,圆泽没有办法,只好道:“走哪条路其实是命中注定,谁也无法逃避。那好,我们就经过三峡去蜀地吧!”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3)

两人乘船西行,到了荆州上游,快要驶进三峡时,见到一位妇人,挺着大肚子到江边打水。圆泽望着她,突然转过头去偷偷抹眼泪。李源看见了,心中疑惑不解,于是好奇道:“这妇人与你何干,你哭什么?”

圆泽长叹了一口气道:“这位孕妇,就是我的投生之所。她怀孕三年,至今还没有生产,就是因为我没有来到这里的缘故。我今天既然来了,就找到了生命的归宿,这正是佛经所说的轮回转世啊!我再也不能再与你一起去峨眉了。”

李源一听,急忙道:“怎会如此?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朝礼峨眉的,你怎能弃我而去?”

圆泽想起这些年与他的情义,转眼将成隔世,不禁潸然泪下:“李公,对不住啊!这位妇人姓王,因为我迟迟不投胎,所以她怀孕三年还未产子一直做不了母亲。今天既然遇上了便无法躲避。你当以符咒助我速生。孕妇产子三日之后,当为新生儿沐浴,你去看我,我当报之以笑。十三年后,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我们还可相见。”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4)

《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跡》碑文。

李源嚎啕大哭,顿足捶胸,悔恨自己执意走荆州,痛失至交好友。 安葬完圆泽,三天后,李源去那户人家探视,一见面,孩子就冲着他笑。望着孩子稚嫩的笑脸,熟悉而又陌生的好友就在眼前,李源心中百般惆怅,默默呼唤:“泽公!别来无恙。”

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李源悲痛欲绝,他再没有心思去四川,独自一人返回洛阳。重到慧林寺,侍者将圆泽留下的一封信交给他,李源才晓得圆泽在出发前,已经安排好后事。一切依旧,只是再没有好友的身影,李源恍恍惚惚。对十二年后的约定期待不已, 光阴似箭,约定的这一年终于来到了。

临近中秋,李源便早早赶赴杭州,寻找故人前生约定的地方,蓦然想起当年与圆泽一起度过的日子,李源顿时倍感凄凉,踏着落叶,不觉就来到葛洪井畔。突然,远处依稀传来歌声,只见一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扬鞭敲着牛角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5)

李源连忙跑上前去相认:“你,是泽公吗?”放牛娃点点头说:“李公真守信用啊。”

只见那前方的路口矗立着三块巨石,“我们就在这里坐一会儿吧。”说着,放牛娃爬上一块石头,脸朝外坐下。李源靠着第二块石头也坐下来,两人面对面,距离十分近,原来这两块巨石的根部是相连的。

放牛娃手里摇晃着树枝,嘴里喃喃地说着:“三生石,三生石。”“三生石?什么三生石?”李源问道。

牧童叹了口气说:“这就是三生石。我坐靠的,是前世,我从前世来与你赴约;李公你所靠着的,正是今生,你还是李源。”“那还有来生,我们的来生哪?”

放牛娃指指最外边的石头:“喏,就是那。”李源赶忙掉转身去看那块石头,却发现它与这两块是分开的,并没有连在一起!这就是说,来生我们不会再见了?李源心里一片空白。

牧童道:“李公!你我情深,世缘未尽,不如暂时不要再接近。我们同在无常的生死中,必定受各自业力的牵引,身不由己地轮回,所以分别是必定的。只有精勤修行,了生脱死,才能有真正重逢的机会!”

说罢他站起身来慢慢往外走着。李源跳了下石头,急忙道:“泽公留步!既然你我不远千里来到杭州,何不畅游西子?再走也不迟啊!”牧童边摇头边往前走:“不看了,该回去了。”

能看透前世今生的和尚,僧人今生与人缘分未了(6)

牧童骑上牛背,回眸看了李源一眼,轻轻挥手与他诀别:“李公,你我就此别过,多多珍重!”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只留下一串歌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李源很是伤心,眼看故人逐渐远去,却再也没有重逢的日子了。

后记:

据《旧唐书》记载--李源临命终时,曾经有一个奇怪的举措,他先挖好了墓穴,提前为死做好准备,并且经常仰卧在墓穴中。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三生石”的故事呢?

每个人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只当一个传奇故事听一听,不相信轮回无常的人可能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而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觉得圆泽的修行已经到达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能够预知生死轮回。

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比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