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得到老婆的点头之后,然后就非常放心地出门了。 多日后,这个人返回,推门一看,悲剧了。自家的懒婆娘居然饿死在了床上,而那张大饼,只啃了前面的一小部分,剩了大半。原来这婆娘实在太懒了,懒得把啃不到的地方转一下过来。 这只能怪丈夫疏忽,不能怪这张饼,也可以排除丈夫要借机谋杀的可能,剩下的大饼可以作证。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1)

文/刘东华

有个笑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我们在这里不妨温习一下。

说过去有个人,娶了一个懒婆娘,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那种极懒。估计这个人家境也不是太好,不然的话早就把她换了。两口子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也算相安无事。突然有一天,丈夫需要出门一段时间,而婆娘又不能随行,于是这个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临走给婆娘烙了一张大饼,在中间挖个洞,套在婆娘的脖子上。告诉她,饿的时候可以啃这张饼,按照出行的时间,这张饼足可以让老婆续命。

得到老婆的点头之后,然后就非常放心地出门了。

多日后,这个人返回,推门一看,悲剧了。自家的懒婆娘居然饿死在了床上,而那张大饼,只啃了前面的一小部分,剩了大半。原来这婆娘实在太懒了,懒得把啃不到的地方转一下过来。

这只能怪丈夫疏忽,不能怪这张饼,也可以排除丈夫要借机谋杀的可能,剩下的大饼可以作证。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2)

听这个故事,曾经很纳闷,什么样的大饼子可以一吃数日,且不变质,还能让人不厌其烦,吃得津津有味呢?总觉得这个故事就是人为的杜撰,博人一笑而已。

后来,我就认识了“壮馍”。第一次进县城,在街头看到壮馍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肯定就是它了。

壮馍看着粗放,其实做法非常繁琐和精细,那种力道和火候,不是容易把握的。当年,在县城做壮馍的人家并不多,一般都是当街摆放着和面的案板,和烙馍的那种特制的平底锅。锅的直径大概有五六十厘米,正好可以烙一张大饼,整个大饼的重量应该有五六斤,供一个女人吃上一周时间应该没有问题。

和普通的饼子不一样,壮馍之所以称为壮馍,是它的工艺完全不同。它是用未经发酵的面粉,和面,在大案板上反复碾压,碾出粮食的本味。做成的壮馍,厚度足有三厘米,然后放在平底锅里文火慢熥。这大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没有亲自体验,实在说不上它的工艺是否还有其它的诀窍。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3)

壮馍实至名归,在面食界,一是抗压性强,结实敦厚;二是吃壮馍抗饿。壮馍的身世,本来就是跑江湖而生的,出身卑微。在咱们这一带,凡从事跑船、拉车这样的苦力活,都喜欢以壮馍充饥。

说起壮馍,全国不少地区都有,但要论正统,继承最好的,还是鱼台。

一种说法,壮馍起源于当初的“大迁民”,我们这一带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西洪洞县。从山西途经河南,远隔千山万水,路途迢迢,成千上万的人,拖家带口,一走数月时间,如何解决沿途的粮草问题呢,人们就在原来山陕一带的面食基础上,发明了壮馍。壮馍耐放,久不变质,并且外干内软,开水冲泡,就是一餐。

到过西安的人,应该都吃过那里的羊肉泡馍。这种泡馍,就是壮馍的前身,同样是馍,工艺相近,只是羊肉泡馍成了迷你版。但馍的质感和嚼劲,完全一致。在西安吃羊肉泡馍是非常讲究仪式感的,在热气腾腾的羊肉盛上来之前,你得耐心一点一点把那馍揪碎。小若玉米粒大小,别看揪这么小,但是这馍不怕泡,能泡得粒粒如玉,入口爽滑。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4)

壮馍从西东行,这个过程是悲壮的。

吃着壮馍的队伍,一路走,一路把人口散落在中原,整个河南,以至山东,以山西洪洞县为原籍的子民们,也基本上都沿袭了面食为主的传统习惯。

就拿鱼台来说,很多年来以盛产大米闻名,但鱼台人的主食,大米始终处于配角的尴尬地位。为了种植水稻,鱼台的老百姓自己带着干粮去挖河筑坝,干粮里各种馒头、锅饼,或者面条、面疙瘩,从来不蒸大米,感觉大米不如面食扛饿。

另外,壮馍由西向东,沿途却出现了很多变种,河南有壮馍,离我们最近的郓城县也以壮馍作为地方名吃。前几年因为业务关系,时常到郓城,当地吃壮馍,配羊肉汤,但那壮馍,实在壮不起来了。

从外观上,还可见壮馍的影子,但是里面夹了馅,肉馅、蔬菜的馅,口味是丰富了,但成了馅饼的翻版,把自己的血缘关系都弄错的壮馍,实在不能再叫馍了。

白吉馍最出名的是谁:面食界最抗揍的(5)

作为一种传统面食,壮馍现在鱼台也不多见了。前几天早起去刚开张的农贸市场买菜,见有人推着三轮车在吆喝着卖壮馍,赶快停下来买了两斤。真的,突然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动,壮馍还是这么壮,像一位壮士,街头食品里,那么多的少壮派、小鲜肉,从来没有把它打垮、打败,乃至退出市场。

这就是壮馍,县城里最扛揍的壮馍。

当下,壮馍依旧,只是我牙口越来越嚼得没那么给力了。

来源:我的县城笔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