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哪个片段重复了四次?金刚川4个激动人心的经典情节
金刚川哪个片段重复了四次?金刚川4个激动人心的经典情节看到老关和战士们的奋勇杀敌,哪怕到后来的血肉横飞,我不禁在思考,他们的必胜的信仰到底是有多坚定,才会义无反顾,他们为后辈争取平安祥和的希望是有多迫切,才会如此拼尽全力?今天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虽然没有遇到过战争,但先辈们的敢想敢拼,先辈的不屈不挠,仍然值得学习。因为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遇到很多的难题,那么,只有敢想,敢拼,才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抓住机遇,攀登高峰。老关所负责的炮火暴露,被敌军火力所攻击。面对敌军的猛力炮火,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高炮班的战士没有一个想过退缩。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身处战火纷飞的场景也丝毫不慌,集中注意力,攻击敌机,即使最后一发炮弹用完,也立刻拿起枪,继续浴血奋战,哪怕最后连全尸都没留。这一幕令我十分动容,今天我们生活的太平盛世,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用浴血奋战换来的。看到电影中那壮烈的场景,不禁热泪盈眶。明知前方希望渺茫,仍然拼尽全
金刚川一部汇集资深导演:管虎坐镇,郭帆、陆阳大显身手;更有实力派影帝张译、吴京、邓超加持,歌手魏晨崭露头角,集新颖题材、大场面、宏伟制作为一体的大格调电影,本以为上映会获得一致好评,不曾想,上映的口碑却两极化严重。
没看电影之前,看到网友们的反映,还是有些犹豫是否要看这部电影。毕竟,有的网友认为画面重复太繁琐,看到后面已经乏味;有的认为相互报仇的场景太冲动,没有顾全大局;有的网友认为是部很好的抗战片,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军人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但当我真正看完这部后,我突然有种全新的体验,今天,抛开网友们纷繁复杂的评论,单纯谈谈在电影中呈现的四个震撼人心的经典场景,相信看过电影的你也一定印象深刻,也相信没有看过电影的你也一定感触颇深,激起浓厚的观影欲。
场景一:老关全身被炸飞,血肉满天飞
老关所负责的炮火暴露,被敌军火力所攻击。面对敌军的猛力炮火,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高炮班的战士没有一个想过退缩。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身处战火纷飞的场景也丝毫不慌,集中注意力,攻击敌机,即使最后一发炮弹用完,也立刻拿起枪,继续浴血奋战,哪怕最后连全尸都没留。
这一幕令我十分动容,今天我们生活的太平盛世,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用浴血奋战换来的。看到电影中那壮烈的场景,不禁热泪盈眶。明知前方希望渺茫,仍然拼尽全力,明知前方水深火热,仍然义无反顾。中国军人的骁勇善战,无私奉献,值得我们致敬。
今天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虽然没有遇到过战争,但先辈们的敢想敢拼,先辈的不屈不挠,仍然值得学习。因为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遇到很多的难题,那么,只有敢想,敢拼,才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抓住机遇,攀登高峰。
看到老关和战士们的奋勇杀敌,哪怕到后来的血肉横飞,我不禁在思考,他们的必胜的信仰到底是有多坚定,才会义无反顾,他们为后辈争取平安祥和的希望是有多迫切,才会如此拼尽全力?
我敬佩这些钢铁军人,敬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想要退缩时,不禁会给自己加油打气,想想先辈的艰难困难,眼前的困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满血复活,重新出发。这或许是影片给我的启发和益处,它或许给不了你物质需求,但绝对可以给你精神指引。
场景二:唯一的喜剧情节——老关跟张飞的交流。
老关跟张飞是师徒关系,两人在影片中亦师亦友,张飞按上级命令通知老关负责隐藏炮位时,怕老关的那股怂样;老关把张飞赶去负责隐藏炮位时两人的交流;老关嘲讽张飞技术不够,那欠揍的语气跟表情;张飞无奈又认命的样子……
两人不愧是实力演员,语气、表情都相当到位,让人忍俊不禁。可以说是全片中唯一让人放松,搞笑的点了。老关虽然是欠揍的语气,但同时也是在保护张飞。因为那个位置已经暴露,敌机绝对会来攻击,而且自己的实力也比张飞强。
从这几点表现出战友间深厚的感情,可谓是可圈可点。
其实,影片的基调是壮烈,是悲惨,是英勇无畏,是不屈不挠,但突然穿插进一段轻松搞笑的小情节,无疑给高度紧张的观众,来一点调味剂,适当的切换观感体验,实在高明。
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解读,我们中国人民的骨子里有“苦中作乐”天分。明明被炮灰攻击,明明被美国大兵的轰炸机狂轰滥炸,明明身处水深火热,却仍然在深不见底的苦难中制造一点点欢乐。
就像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讲的那样,对于很苦的人,只要有一点点甜就够了。
在那炮火纷飞的环境中,能够用一点点甜,一点点欢乐,去稀释浓得粘稠的苦,其实是一种本事。突然想起有关远征军的一部被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群自称为游兵散将的孟烦了、郝兽医、王麻子、迷龙……
作为一名士兵,在抗战时奋勇杀敌,在私下里却欢声笑语,互相抨击,甚至在战壕里和日军用互不理解的语言以唱山歌的形式对骂,甚至在制作一顿白菜猪肉炖粉条时的“插科打诨”情节,看得观众热泪盈眶。
每每在笑得前仰后合时泪流满面,不可否认情节好笑,可镜头下的残酷战场也足够现实,所以才会呈现出那种笑到哭,哭到笑的极致艺术效果。
战争很苦,人民很苦,军人很苦,但总要学着找到片刻放松紧绷神经的法子来养精蓄锐,否则如何在往后的艰难困苦前继续砥砺前行呢?
这大概是《金刚川》里穿插喜剧的动机,也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融入“插科打诨”的深意,更是启发我们学会苦中作乐的良苦用心吧。
场景三:唯一的感情线——刘浩跟话务员的感情。
想当初,我花47元去电影院看吴京和胡歌主演的攀登者时,其实是有些失落的。因为其中吴京与章子怡的爱情线,让我本是为了去看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热血大片,却突然画风一转猛然觉得在歌颂可歌可泣的爱情片时,失落无比。
特别是在危及生命的惊险时刻,吴京饰演的角色还要回去救体力不支的章子怡饰演的角色,看到那个画面,我的第一反应是:求女主别作,求编剧高抬贵手。但这部电影的亮点在于,感情线仅仅就点到为止。
纵观很多我们的影视剧,无论是哪个领域,比如抗战剧,古装偶像剧,都市精英剧,古装权谋剧,宫斗剧……各种各样的剧种下,层出不穷的男女主感情线,无论与剧情的基本格调是否相关,反正都要来大段主创们自以为是的惊天动地的感情线,看得观众们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苦不堪言。
我们看剧目的是放松,可不是让演员们用粗制滥造的感情线和浮夸拙劣的演技辣眼睛的。
其实,剧情中穿插一些合情合理的感情线无可厚非,但老是插一些莫名其妙,毫无逻辑的感情线,让我们看得恨不得给制作团队寄刀片,或者明晃晃的暗示情节严重注水,就过分了。
《金刚川》好在它里边的感情线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略过,让观众才开始注意却已经结束,起到一个意犹未尽的观影体验,这其实在观众们对感情戏要求严格的今天,是一种很讨巧的手法,很值得用一堆感情线堆砌起来的烂剧团队们学习。
场景四:唯一震撼的画面——最后的人桥。
在水流湍急的金刚川里,唯一过桥的方式就是——修桥。在各方队的配合下,不顾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炸毁,中国军人总能奇迹般的恢复桥面。
最后美军用极度恶劣的形式,采用催毁性的深水炸弹破坏了整座桥。在时间以及条件的限制下,中国军人们手搭手,咬着牙,搭了座“人桥”,让大部队过江,支援前线作战。
哪怕是狼子野心的美国人也不禁展露出钦佩的眼神,虽然还在死鸭子嘴硬说:已经没有意义,但不可否认,中国军人的顽强毅力,中国军人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血性早已展露无疑。
其实,看到后面,美军炸毁桥后,内心对美军深恶痛绝的我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我甚至已经绝望了,都已经这样了,还怎么过桥?
可当镜头出现壮士们在艰难险阻前,一个个用最原始的方式搭建人桥时,泪水不经意间湿了眼眶。我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在抗美援朝中,苏联突然出尔反尔,不出空军掩护支援军时,为什么在美军采用坦克、轰炸机、强大的空军、海军等现代化装备时,仍然被只有步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缺枪少弹的志愿军击得溃不成军,从此不敢嚣张跋扈。
那座振奋人心,却又触目惊心的人桥,说明了一切。
不可否认,当时的我们穷,我们落后,但我们的军人从来不失保家卫国的心,从来不会在侵略中屈服。换句话说,就像老古人说的那样,我们“人穷志不穷”,华夏子孙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不服输的倔强。
最后的话:
和很多孩子不一样,抗战片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因为别人的童年是奥特曼,是《西游记》,是《蓝猫淘气》……而我的童年是《亮剑》,老爸甚至看了不下7次,耳濡目染的我当然也看了很多抗战剧。
《金刚川》也是我陪老爸看的,看完非常的震撼和敬佩。震撼,是那些宏伟的大场面,在电影镜头下的艺术展示下更加的荡气回肠;敬佩,是为了后辈们的繁荣富强,先辈们付出的英勇和壮烈,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是用先辈们的心血换来的,我们应该铭记,应该感恩,应该缅怀。
该片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拍,跟以往的战争片不同,没有炮火连天的响声,没有遍地尸体的场景,没有血流成河的画面。只是通过一遍又一遍坚持不懈的修桥展示了中国军人团结一致,勇于牺牲的精神。
该片,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认真细看,致敬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