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好,下面正式进入正题,一周前怎么也想不到,奶茶这部看上去很文艺的爱情小片会搅动这么大波澜。演职表中除了颜丙燕,一个都不认得.....第二部是刚刚定档的《青年马克思》。马克思是真正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伟人,每每读到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都会感叹于他文笔的奇崛,思路的广大,就算只懂点皮毛,也受益颇多。不过这部电影肯定没什么观众愿意看的。第三部是《香港大营救》。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

在《复联3》上映的前一周,大家都很识相的闪避。下周必然是一枝独大寸草不生,所以这周只有三部新片上映,无论结果如何,它们的勇气值可以拿满分。

我下面先把这三部简单一说,主要还是聊刘若英那部票房大爆的《后来的我们》

第一部是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2》。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2)

这可以算做印度本土的超级英雄片,第一部视觉华丽至极,代表印度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这部品质应该也不会差。

第二部是刚刚定档的《青年马克思》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3)

马克思是真正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伟人,每每读到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都会感叹于他文笔的奇崛,思路的广大,就算只懂点皮毛,也受益颇多。不过这部电影肯定没什么观众愿意看的。

第三部是《香港大营救》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4)

演职表中除了颜丙燕,一个都不认得.....

好,下面正式进入正题,一周前怎么也想不到,奶茶这部看上去很文艺的爱情小片会搅动这么大波澜。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5)

首先就是预售过亿,创造了中国影史爱情片预售记录。

我那天还发了条微博,三个主创刘若英、井柏然和周冬雨,问大家都是冲谁去的。奶茶刘若英一直比较低调,最近几年唱片发的也不频繁,井柏然和周冬雨算是流量面孔,但他们参加的电影也不是部部大爆,比如《奇门遁甲》和《祖宗十九代》票房都不好。

这部电影从片名、海报到预告片,都像部文艺爱情片,竟然会这么火,我刚才看了眼票房,上映3天,已经飙到7亿了,这个速度大大超过了《头号玩家》,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

不过前天爆出条新闻,宣发方涉嫌票房造假,猫眼都发了声明,看来是实锤了。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6)

不过就算是有水分,我粗暴点减去一亿票房,三天6亿也是个不得了的成绩,这引起我极大的好奇,昨儿晚上等孩儿们都睡着,我去看了夜场。

看完后更懵了,《前任3》拿到19亿票房我能理解,毕竟是一部套路熟练的商业片。但《后来的我们》在故事上有极重大的缺陷,说商业不商业,说文艺不文艺,如果严格点来说,这个剧本是非常失败的,就算再喜欢这三个主创,我也不能说奶茶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合格的。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7)

故事的背景是北京,我曾经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工作,几年前才回的青岛,电影中很多场景,我还挺熟悉,比如有个地铁站的镜头,我下意识的想:“看着像柳芳站”。按理说这个北漂故事我应该很有共鸣,结果内心却毫无波澜,起码我在北京的时候,不是这么过日子的。

从头至尾,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的戏剧张力,也就是所谓的“主冲突”在哪里,到结束我也没找到。

从本质上来说,绝大部分的爱情电影都遵循一种叫“跨越障碍”的模式,最典型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他的往往就是这种模式的变种。相爱的两个人,本来可以在一起,却因为某些很难跨越的阻拦而分离,所谓的“主冲突”就是跟这个障碍的较劲,跨越成功就是大团圆,跨越失败就是爱情悲剧。

这个“主障碍”是什么呢?爱情类电影大致有这么几个备选项:家庭身世、社会压力、情敌或者自身缺陷,基于这部电影的设定,只有第二项“社会压力”可以成立,两个孑然一身的外地青年,在北京打拼未来,其中所遇到的险阻。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8)

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确实是这个障碍阻挡了他们没有在一起,周冬雨想嫁个本地人结婚,成为北京人,井柏然给不了她这些,只能默默的奋斗,痛苦的跟随。

但他奋斗的过程却极为诡异,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怀揣着做游戏的梦想,那为什么不直接去游戏公司上班,而要去地下道卖盗版碟小黄片呢?这一段我实在是无法理解,给我感觉其目的不是塑造人物,而是要刻意的卖惨。

我来告诉你当时在北京是怎么卖小黄片的,一般是一个抱孩子的乡下妇女,经过你身边时候低声说一句“要毛片么”,你稍有迟疑她就上来兜售,盘问一番后带你去后巷偏僻的地方把东西拿出来,而且卖黄片的和卖盗版的一般是两拨人,绝不会在地下通道这种地方,故事里已经是2008年,大家都找种子,我印象里很少有卖碟的了。(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

其中还有一段井柏然和隔壁小淫虫互相比着报AV女优姓名的戏,简直要把我尴尬到椅子底下,我觉得井柏然的梦想不是做游戏开发,而是当AV导演。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9)

周冬雨的形象和《七月与安生》中很像,外表柔弱的豪放女孩,她在电影中反反复复只干了一件事,就是Zuo。有多个桥段表现她能说会道的生存能力,也就是北京话说的“会来事儿”,按理说这种姑娘会活的不错,但她却几乎没有干成过什么事儿,频繁换工作,后来去卖房子,在08、09年,房产中介是绝对的红利职业,但凡脑子活儿点勤快点儿就能拿到很丰厚的收入,但电影中表现的却是一个要买房的人想非礼她,因而导致她不干,这个概率得是有多低啊,买房者都是精虫上脑的混蛋?

这不是塑造人物,还是刻意的卖惨。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0)

在快结束的时候,井柏然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梦想,在不到15分钟的剧情里就蜚声网游界,上电视专访,买了大House,登上人生巅峰,我真....你早干嘛去了,而且那个游戏实在是,玩闹呢。

前半段就算是细节不够好,但起码还有一个主冲突在里面,周冬雨想立足北京,井柏然无法给她,但自从他们俩滚了床单之后,这个矛盾就已经基本解决了。

下面,下面就没有主冲突了,我真是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可跨越的障碍挡在两人面前,家人也不反对、朋友也不阻拦、也没情敌、俩人也不残疾,既然都相爱了,各自打拼就是,但导演反反复复在纠结二人到底在不在一起,不断的对抗,但到底也没说明在对抗什么。

我也谈过恋爱,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确实很不理性,很多时候就是会自我折磨,但是电影是一种被“再创作”的现实,没有人想看复刻的“真实”,那就是纪录片了,只有被“电影化”的真实才是可欣赏的对象。

到了井柏然目送周冬雨坐地铁离开,后面的戏就完全塌了,彻底变成了抒情PPT。两人说永不再见,下一个镜头没任何交代,就又一起回了老家,当二人在北方的大雪中对话时,我已完全走神,我在想,把剪辑交给我们家小怪兽,至少能剪掉半个小时同时不影响剧情,这个故事明明只是一个微电影的容量,生生的被弄成了两个小时。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1)

周冬雨说的那句“I Miss You”本应该是影片的一大高潮,但是因为前面的铺垫太散乱,让这句台词的力量释放不出来。我会觉得他们的互相错过,并不是一种悲剧的宿命,而就是自己瞎弄不珍惜的结果。

第二个重大的缺陷是:故事没有副线。

镜头自始至终都完全对准男女主,井柏然的大学同学那些,都只能算是单场的戏,而无法构成副线。田壮壮饰演的父亲那边若有若无,而且都是绑在二人的身上,没有相对的独立性。

没有副线的结果就是故事缺乏节奏感,或者说没有呼吸感,无法触发主线叙事,特别是后半段,那些频繁的抒情段落显得冗长无比(我真的好几次想离场了,因为完全不期待后面发生了啥,但工作责任心让我留了下来)。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2)

我理解的是,导演可能把黑白影像的现实部分当成了副线,有点类似于《情书》中渡边博子那条线,但你深想一下,这两个很不一样,渡边博子是一个旁观者身份,虽然长相和藤井树一样,但她是相对独立的,实时的催化着藤井树主线向前走,而《后来的我们》中没有这种独立性,除了表达“悔恨”这个情绪,没什么其他作用。

刘若英是个很成功的音乐人,但音乐和电影的情绪触发机制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后来》中的一段歌词: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如果把歌词拍成画面,会是一段感人的MV,但如果要拍一部电影,就要在不说,或者尽量少说这句歌词的情况下,纯粹用故事细节把“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绪传达出来,远不是一部MV可以承受之重,这就是为啥电影长片会那么难拍。

就讲故事的能力来说,刘若英比她的老师张艾嘉确实差的远,去年那部《相爱相亲》充分显示了她的能力,对于情绪的把握一看就是老手,但《相爱相亲》只拿到了几百万的票房,真是冤枉啊!这两部片子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田壮壮的表现都异常出色。

最后写信的那段,几乎眼盲的父亲趴在桌上艰难的写字,相信很多人都会被他的姿态与声音感动。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3)

但这一段呢,并不是戏剧张力积攒出来的结果,只是这一场戏所表达出来的感动,你把它放到任何一部类似电影,或者哪怕是一部过年回家主题的微电影广告里,也是感人的。

田壮壮演的这个老父亲角色特别像我的岳父(扮相也像),我和媳妇的结婚宴上他照例要对嘉宾讲几句话,说的意思就和田壮壮写的信差不多。

俺岳父说:“我们是天下最普通的父母,这俩孩子也是天下最普通的孩子,只要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我们就满意”。

卧槽,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现在依然有些感动。

这可能是整部电影中我唯一有感觉的点了,但这是部爱情片啊,最出彩的竟然是“常回家看看”.....

演员方面周冬雨发挥正常,井柏然表现的也很好,但这个千疮百孔的剧本与导演稚嫩的把控能力,情绪与故事全不对,以我的标准,实在没法给合格。

我还是听听奶茶的歌吧,最熟的是这首:《一辈子的孤单》。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4)

这周小店铺运营的妹子在休假,不忍心打扰她,没试用什么新产品,大家有想剁手的,进店铺逛逛,随意。(PS:那个之前缺货的腰垫儿有货了

刘若英作品哪部最好:为什么我说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是不合格的(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