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黄河非遗文化故事,黄河非遗保护魅力四川
收集整理黄河非遗文化故事,黄河非遗保护魅力四川如今的红原马术运动已不再是单一的民间传统的活动,还诠释发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理念,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建设,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载体。红原芒卓甲扎(红原马术)是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原县的马术队有着独特的藏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及深厚的马背文化底蕴,他们出色的表演促使“马术”成为了红原县、阿坝州乃至四川省一张靓丽的体育名片。川西藏族山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传给后辈。红原芒卓甲扎(红原马术)在川西北高原上游牧的藏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其马背文化悠久而丰富多彩,核心和精华就是马术。马术运动在红原民间和牧民群众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旧时多在夏季部落集会时举行。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域辖区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载体。
”
川西藏族山歌
川西藏族山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传给后辈。
红原芒卓甲扎(红原马术)
在川西北高原上游牧的藏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其马背文化悠久而丰富多彩,核心和精华就是马术。马术运动在红原民间和牧民群众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旧时多在夏季部落集会时举行。
红原芒卓甲扎(红原马术)是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原县的马术队有着独特的藏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及深厚的马背文化底蕴,他们出色的表演促使“马术”成为了红原县、阿坝州乃至四川省一张靓丽的体育名片。
如今的红原马术运动已不再是单一的民间传统的活动,还诠释发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理念,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建设,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载体。
目前,红原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3项(国家级1项,省级4项,州级42项,县级166项),代表性传承人98人(州级28人,县级70人),州级传习基地1处,生产性保护基地2处,县级传习基地2处。
近年来,红原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工作,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调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2020年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促进了红原县新挖掘出42项非遗项目,同时当地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借助重要节庆进行非遗展演、展销,推动当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部分内容来源:阿坝州群众文化、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