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可能是你书桌旁的一盏竹灯,他们指端流淌的,不是珍藏在博物馆里的面具和皮影。非遗是“非”凡的年轻人,继承发扬的文化“遗”产。

甘肃非遗青年说

非遗是什么?

不是老旧时光里支离破碎的记忆,

不是束之高阁的戏文与宝卷,

不是珍藏在博物馆里的面具和皮影。

非遗是“非”凡的年轻人,

继承发扬的文化“遗”产。

他们指端流淌的,

可能是你书桌旁的一盏竹灯,

或许是枕边绣着的一只彩蝶,

非遗在青年指尖传承,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乡愁迷梦,

而是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

8月起,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甘肃非遗青年说”栏目,书写陇原大地上的甘肃非遗青年。

他们是传统文化的根脉,

他们的手指尖传承的,

是久远而古老的技艺。

他们是时代的参与者,

传统技艺,将在现代,

焕发出属于当代青年人的光芒。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因气候干旱,得以完整保留了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麻鞋。1964年出土于37号墓的麻鞋,鞋头微翘 鞋带用粗麻绳编织成结,与唐墓出土绢画中仕女穿着的麻鞋形制相似 与今天仍流传在甘肃甘谷一带的手工编织麻鞋别无二致。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1)

甘肃甘谷县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微风吹过笸箩。八五后县级非遗传承人牛君俊、郭娟送来满满一手推车的麻鞋底,院子里的陪读妈妈们手中飞舞着麻绳,有说有笑地纳着鞋底。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千年的光阴恍若仅有一瞬,遥想敦煌壁画上描摹的唐代供养人身边穿着麻鞋的仕女,遥想历朝历代往来于丝绸之路上,把麻鞋当做商品买卖的各国客商,遥想二万五千里长征脚踩麻鞋日夜行军的红军战士,他们,都曾经穿着这样的麻鞋,走过这片古老的土地,走进了历史……

甘谷县地处渭水中游,雨量适中,适宜大青麻的种植。这里出产的麻色白有光泽,耐湿抗腐、韧长弹性好,是制作麻鞋的绝佳原料。

清明是播种麻子的季节,刚刚发芽的小麻需要被小心呵护,这幼苗是麻雀的最爱,一不留神就会被麻雀吃光。甚至,“麻雀”一词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雀”太爱吃“麻”的幼苗而得名的。

一个月之后,麻就长得直溜溜、绿葱葱了,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麻是天生的直腰杆,不需要人的调教和干涉,就可以出落得非常笔直、端正,以至于生长在麻地里的蓬草也沾了光,变得挺拔而修长了。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2)

待人们收完了麦子,稍有闲暇的时候,麻也迎来了收获的时刻。收割称为“散麻”。“散麻”是个精细活,不能急,必须一根一根细细地割,割下来后,更是要一根一根“有条不紊”地码放在地上,一根都不可放乱。若是放乱一根,最终的结果将会是收到“一团乱麻”。

正所谓“麻烦、麻烦”,麻的收获与加工真就是如此精细、繁琐。

牛君俊说:“甘谷有种植大青麻的地理优势,加之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商贸重镇,我们祖辈既掌握着种麻、制作麻鞋的技艺,又有经商头脑,很早便将甘谷麻鞋作为商品销售。”

牛君俊和妻子郭娟是大学同学,大学时代正好赶上了电商发展的东风,还未毕业的两人便在线上开了家麻鞋店,将甘谷麻鞋销售到全国各地。当时的销售额能达到一年十万左右。这对于二十出头的小两口来说真是尝到了甜头。牛君俊坦言,“所以我们俩毕业后选择了返乡创业。”

传统的手工编织麻鞋的样式较为单一,很快就暴露出传统样式不能满足网络购物的年轻人需求等问题。尴尬的中间商的身份使得他们无法深入开展产品的创新、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这逼得牛君俊、郭娟必须从头学起,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麻鞋之路。

“当时真的太难了。本以为甘谷是麻鞋发源地,会编麻鞋的人很多,产量自然不低,但实际去谈的时候,人家哪瞧得上我们两个小年轻。后来没办法,只能求亲戚教我们,他们有的会勾边,有的会纳底儿,我们就跟着学,比着自己的脚做。一双鞋,摸索着做出来得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手被钩针扎破,皮被麻线磨烂,都是家常便饭。”郭娟回忆起学艺的日子仍然记忆犹新,“后来基本功练扎实了,我们的心里就有了底,就开始慢慢尝试着做一些时尚款的麻鞋。”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3)

“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激发年轻人的购买欲,就要扎扎实实地在审美上、舒适度和文化内涵上狠下功夫。”牛君俊说,“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探索甘谷麻鞋的非遗焕新之路,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尤其是借助省非遗中心搭建的各种学习和交流平台,将极具甘肃特色的扎染、陇绣等传统工艺,与甘谷麻鞋制作相结合,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款式设计研发。同时,通过与清华美院等高校对接,聘用其设计团队,创新设计出具有甘肃文化底蕴和美学颜值的麻鞋新款式。”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4)

“甘谷麻鞋的制作保留了大量民间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的原始形态,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载体,对于研究民俗民间文化形态的传承演变,特别是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牛君俊说,“现在,我们试图把更多丝路文化特色和本地旅游特色元素融入到麻鞋的产品中去,像鞋面刺绣麦积山、大像山图样等,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给麻鞋赋予了更多灵魂。”

作为麻鞋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你们这样大胆地创新,让传承千年的甘谷麻鞋面貌一新,会不会因为改变了传统样式,而得不到老一辈的支持与认可呢?

“老歌唱得好: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我既然入了这一行,就不怕,不怕麻烦,更不会心乱如麻。”郭娟自信地说,“我的身后是一支500多人的队伍,她们来自农村,四五十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打过工、更没有什么高学历,但是她们手中传承的是祖祖辈辈捻麻绳、做麻鞋的手艺。她们和我一样,是孩子们的妈妈,是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有着最简单的是非观和最质朴的情感——只要我们生产的鞋看着漂亮、穿着舒服,只要她们愿意把我们生产的鞋给家人穿、给孩子穿,那我们做的事情就没有错。只要她们肯定我的设计、支持我的创意,愿意跟着我干,我就不怕,我还要带着她们把家乡的麻鞋卖到外国去,带着她们一起过上好日子呢!”

麻鞋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千年非遗麻鞋)(5)

现在,陪读的妈妈们通过制作麻鞋,每个月能有一千到五千元的收入,这份工作既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而且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回乡务农,把鞋样带回老家去做。郭娟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甘谷特色的“炕头经济”。

过年前后,外出打工的爸爸们也回到了家中,帮妈妈们一起搓麻绳、打眼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炕上拉着家常、干着活儿,就像千年前那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