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共进(整合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共进(整合共建共享)与沪上很多其他区域相似,在改革之前,徐汇同样面对很多“旧问题”:首先是德育资源不平衡,区域南北、名校与非名校、学区与学区、校与校之间都存在巨大的“资源势差”;其次是资源开发不充分,很多资源在“低水平”阶段充分利用,不能完全发挥出真正价值。2013年,徐汇区提出“共育人才”的宏观举措,聚焦区域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共育;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纳入“共育人才”的框架也成为“教育刚需”,变得日益急迫。关键词一:顶层设计立足顶层,“1 2”模式引领区域德育工作面对德育教育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这些都需要“顶层设计”来回答。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跨越2020年,我们正站在独特的历史转型变革期,这一“时代之问”直指“紧跟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发挥好德育功能、落实好根本任务,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场“硬仗”。
作为一片留有深刻红色印记的沃土,徐汇正具备了德育教育的独特“基因”。在这里,既有江南文化的“底色”,也有海派文化的“特色”,还有红色文化的“亮色”……不同的文化交织交融,构成了徐汇今天的德育“大生态”。
而徐汇也秉承着这样的“特色基因”,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在历史的转型变革期不忘初心、砥砺求索,在党建引领下,用“五大关键词”,向这一“时代之问”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徐汇徐枫学区德育活动:“汇学讲坛”
关键词一:顶层设计
立足顶层,“1 2”模式引领区域德育工作
面对德育教育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这些都需要“顶层设计”来回答。
2013年,徐汇区提出“共育人才”的宏观举措,聚焦区域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共育;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纳入“共育人才”的框架也成为“教育刚需”,变得日益急迫。
与沪上很多其他区域相似,在改革之前,徐汇同样面对很多“旧问题”:首先是德育资源不平衡,区域南北、名校与非名校、学区与学区、校与校之间都存在巨大的“资源势差”;其次是资源开发不充分,很多资源在“低水平”阶段充分利用,不能完全发挥出真正价值。
统整区域资源、建立共享体系、搭建广泛衔接,成为这一问题的“破局之道”。
为此,徐汇的做法是,首先立足顶层优化体质机制,在整体规划上成立了区域党建促进会教育专委会。专委会首先聚焦党建与德育领域,汇集区域内各类重要单位:有机构、有高校、有场所、有馆校……它们都成为区域专委会的成员单位,作为重要的党建与德育资源,能够“为区所用”。
此外,“1 2”的工作体系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在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统整德育、体育、卫生、艺术、科学等版块,助力德育与学科教育在区域大框架下同步推进;2019年,德育中心成立,主要负责各类德育活动的设计;它与区教育学院提供的专业指导与研究协同发力,以内外部资源重构、整合的“新姿态”,共同引领着徐汇德育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未来,教育专委会将协同各方资源,聚力打造馆校合作百课计划、思政名师成长计划、创新人才青马计划、思政资源云享计划等四项计划,用好区域资源、用好名师资源、用好社区资源、用好线上资源,不断深化德育工作。”徐汇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姚黎红介绍。
红色影片进校园:南洋中学《英雄儿女》
关键词二:区域联动
七大学区、七大“品牌”,德育模式百花齐放
长华学区所在的位置,是曾经黄道婆生活和传播棉纺技艺的区域,国家级项目“乌泥泾(黄道婆)棉纺织技艺”传习基地正坐落在这里。如何用好黄道婆棉纺文化,以文化人形成德育特色,成了长华学区需要面对的思考。
在改革中,学区积极筹建黄道婆棉纺文化系列特色场馆,组建棉纺文化系列学生小社团。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生在传统文化技艺体验中感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技能、养文化、树价值”的多元学习体验中培养综合素质,同时学区也实现了资源共享,完成了“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德育品牌的建立。
这样的学区化德育探索并非“孤军奋战”。近年,徐汇七大学区纷纷开启学区化德育教育“一体化”模式,每个学区由主任单位、副主任单位牵头,聚焦2—3个街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品牌”。
在上师大学区的“拓展研学实践课”上,钱学森图书馆等场馆资源被充分利用了起来,研学实践课成为提升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新平台”,学生政治认同和思想成长的“新引擎”。学区以“启迪信仰、回应改革、关注整合、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形成了“结合形势、明确分工、完善流程”的工作路径,让研学课程实现精准施策,真正实现在研学路上启迪红色信仰。
天湖学区则建立了“厚植人文情怀”的德育品牌。学区在多年开展“天平德育圈”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如宋庆龄故居、衡复风貌保护馆等区域资源和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修隽雅”的育人理念,开发“红色革命家”、“爱国人士”、“上海文化”等系列课。
华理学区在打造“五服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光荣值日生”“我是社区志愿者”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服务个人、服务家庭,到服务班级、服务校园、服务社区,相关活动前后衔接、次第推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光荣感。
在田虹学区积极开发馆校合作系列课程的过程中,学区与上海无线电博物馆联合设计开发五类课程,内容涵盖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等多个领域。拓展“访往昔,担使命,虹梅园区人文行走”课程,同学们边参观、边讲授、边思考、边体验,体验科技的进步,感受园区的变迁。学区还依托少先队、共青团,构筑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学习教育机制,成立青年教师“馆校合作课程小组”,实现体系化课程设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滨江学区则围绕龙华烈士纪念馆这一党的初心地,精心打造“滨江情·汇行”红色人文课程。以“追忆历史,逐梦前行”为主题,从学科入手,逐步形成滨江“红色”人文课程思政体系。以“缅怀先烈,传承奋进”为主题,打造特色“滨江学区青少年红色人文课程”。以“情系滨江,家校互动”为主题,组织家长参与亲子实践体验课程。学区立足“立德树人,树根立魂”,用传承与创新之力,让“红色”文化课程在滨江焕发光彩,演绎出徐汇滨江的壮阔诗篇。
徐枫学区位于人文荟萃的徐家汇街道和科研院所集中的枫林街道,学区联手打造了“海派源”人文课堂。带领学生行走在“徐家汇源”城市人文景观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体会现实生活中灵动鲜活的“汇学”;聆听区域内专家学者的人文历史科普讲座;参与区域特色的网上共享课程学习。学区致力于区域内各中小学互相配合、资源共享,通过“走一走”“听一听”“学一学”,引导学生用眼、用耳、用心灵学习,真切感受地区发展的文化基因,使家国情怀深植学子血脉。
七大学区、七大德育品牌,它们所囊括的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思政课堂,还包括书法活动、主题汇演、人文行走、大型教研、公开课展示、办学成果展等等形式,层出不穷的活动共同组成了学区化德育建设的丰富内涵。
而这些德育活动也以更活泼的形式,不断激发着学生们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他们行走在学校与街区之间,充当“德育小记者”、绘制“德育圈地图”,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也在学区“德育品牌”的熏陶下耳濡目染,悄然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群策群力研讨“滨江红色人文思政课程”
关键词三:课程融合
学科交融、多维交互,助力学生“浸润式成长”
思政课堂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在徐汇德育工作推进中完成了重点变革。在顶层设计上,徐汇作为上海市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试验区,教育学院承担了道法学科德育协同中心的职能,同时在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思政课跨学科大教研组。至此,徐汇初步实现了教研组和项目组、专家和一线教师、实践探索和理论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模式。
《龙华魂》是滨江学区的为创建学生的“梦工厂”而打造的共享特色课程之一,课程资源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龙华中学提供,每周二下午由资深教师展开跨校授课,分享给区域内的十所中小学。授课时长为20课时,对象涵盖六至八年级的学生。老师带领学生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做专题讲解和探究,使学生能真正全面、系统地了解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与变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语文、历史、思政、艺术等学科知识也在这样的课程中交融汇聚,深深地内化于学生的心中。
除此之外,德育课程也在从“跨学科、跨项目”的过渡中逐渐走进社会,完成了学校和社会资源的“珠联璧合”。
钱学森图书馆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走进这座展馆的人,能够看到钱学森先生科学报国的一腔热血,能看到他仰望星空的钻研精神,也能看到仰之弥高的大师之路。而在徐汇德育工作的推进中,钱学森图书馆也融入了跨学科德育主题的“一个环节”,成为了馆校合作模式下德育教育的重点场所。学生们可以走进这里,从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中,接受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主题教育。
龙华烈士陵园的“红色记忆”、徐汇源的“历史变革”、滨江西岸的“艺术底蕴”……这些徐汇的“人文印记”,都深深参与到徐汇紧密型学区化2.0建设工作之中,不断扩大辐射面,内化为徐汇德育的“一部分”。而学生在其中的参观也绝非走马观花,他们在各类社会实践中策划、讲解、表演、互动,以高度的“参与感”吸收德育的“养分”。
“龙华记忆——追忆青春之先烈”仪式教育课程
关键词四:信息赋能
搭载科技便利,创设便捷“立德树人”通道
今年年初,疫情的爆发让教育形式大面积转型线上,同样对徐汇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突发形势,徐汇德育工作因势利导,逐渐开辟出线上德育教育的“新领地”。
邹韬奋先生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著名校友、“爱国七君子”之一。这个暑假,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通过线上讲述的方式,录制“四史”主题微课,让更多同学居家就能读懂“韬奋精神”,接受“红色教育”。诸如此类的在线德育活动,层出不穷,成为疫情期间徐汇线上德育教育全面推进的生动写照。
以特级教师秦红老师领衔的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围绕“爱国、诚信、法治、生命”等主题,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推出系列思政微课近50节,其中27节微课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引领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此外,徐汇与龙华烈士陵园、钱学森图书馆、中华艺术宫、气象博物馆等单位合作,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系统开发社会实践活动线上内容,以“信息化”手段为其赋能,让德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面向未来,姚黎红书记这样告诉小编:“打破传统的‘面对面’,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未来的德育工作,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既能让学生在云端享受集成的德育资源,也能在实地深化德育体验。”
少年中国梦孵化基地揭牌仪式
关键词五:家校协同
突破校园围墙之隔,携手社会构建德育“大生态”
事实上,德育永远不只是单纯的“教育孩子”的问题。最好的德育教育应该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好的“大生态”,让孩子在“无处不在的课堂”中成长。
9月4日正值开学季,徐汇正在举办“家长学校三级网络建设”现场推进会暨区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为全区家长和学校带来“超级家长会”。
顾名思义,与一般家长会不同,“超级家长会”是由徐汇区统筹开启的大型线上家长会。在区的层面,架起了与家长直接对话的桥梁。
据了解,短短半年,为了让德育教育扎根家庭,徐汇已经开启8次“超级家长会”,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校长甚至家长本人围绕不同的主题带来线上“讲解”。时间管理、亲子沟通、防近护眼、返校复课、居家锻炼……“超级家长会”密切关注家长们的真实需求,每一期的设计安排都直指“要穴”,赢得了大量家长的喜爱。其中第三期“新启程 心动力——返校复课特别节目”的观看点击量更是超过47万。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课堂”,让家长在德育教育的理念上与学校目标逐步实现了“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区域协同,我们这些年看到了累累硕果。如何进一步深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我们在区域协同、资源融合、整体架构上不断完善、不断求索、不断创新。”姚黎红这样说。
徐汇区爱菊小学SWEET少年“益”心同行公益活动
回归主题,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以党建引领,推动“德育一体化”,聚焦课堂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区域联动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今天的徐汇用“五个关键词”实现了“三个一体化”,不断整合优势、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向这一问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