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重要舞台将文化产品精准送达一支支群众文化队伍登上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

一个个养眼又养心的城市书屋

镶嵌在社区、写字楼、产业园

一本本丰富又系统的服务“菜单”

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推送

将文化产品精准送达

一支支群众文化队伍登上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重要舞台

……

近年来,朝阳区持续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在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中,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更加注重民生幸福,在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上求突破、树标杆、作示范,形成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朝阳实践”。

01

文化空间点亮城市之美

许多去过朝阳城市书屋的人

总会被它的气质所吸引

琳琅满目的书籍和精美时尚的文创产品

音乐、吊灯、沙发、艺术品

混合着花草香、咖啡香

阅读的氛围和格调异常饱满

有读者感叹:“感觉这里就像是

自己梦想的家庭书房,

特别温馨、舒适。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1)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2)

在朝阳城市书屋

阅读成为一件很美的事

而这种美好是朝阳区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营造城市文化新场景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2017年,朝阳区启动城市书屋建设,将政府资源优势与社会力量运营优势结合,共同打造以人为核心的高品质公共阅读空间。在随后的五年内,宸冰书坊、春风习习、梦想书屋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朝阳城市书屋,在写字楼、文创园、社区、医院等各处建成开放,在为群众提供“阅读 ”特色服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点亮城市阅读之光的“文化灯塔”。

近年来,朝阳区加快推进文化中心建设

努力将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嵌入城市肌体

形成一批更多元化的城市文化

新磁场、新地标、新场景

遍地开花的朝阳城市书屋

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40家城市书屋、57家社区流动美术馆、323家实体书店、31个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家非遗传习所,以及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等,一个个有“内涵”又有“颜值”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如同珍珠般洒落朝阳各处,成为文化生活品质化、文化发展高质量的试验场和有效载体,为朝阳文化增添了厚度和温度。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3)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4)

让文化空间成为城市风景的背后,是朝阳区推动文旅融合、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持续探索。朝阳区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入城市品牌塑造,在全市率先出台文旅融合发展26条,全面实施文旅融合“三十”工程,评选出首批10家文化事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0家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和10条精品文旅线路,望京小街、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文化三里屯”等成文旅消费新地标,让文化成为朝阳最美的风景。

02

文化供给滋润百姓生活

朝阳,文化是静态的风景

也是流动的服务

多种艺术课任意选,时间地点自己挑

2020年,朝阳区文旅局的一项举措

让家住六里屯的马女士与

期待已久的国画艺术“结缘”

原来,马女士一直想学画画,但受时间、地点等限制未能如愿。2020年10月,朝阳区文旅局在全区28个街乡文化中心推出了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公开课,涉及绘画、舞蹈、戏剧、书法、声乐等约20种课程,上课时间为下班后或者周末,只要通过网上预约,大人、孩子都可以免费学。

此举一经推出

数千名市民踊跃预约课程

在朝阳群众中形成了一股玩伴、

亲子同学文化艺术的潮流

各文化中心的知名度和服务效能也同步提升

朝阳人的文化幸福不止于此。

为了给朝阳群众送去最优质、最对“胃口”的文化产品,朝阳建立了基层文化辅导中心、图书配送中心、传统文化配送中心三大配送平台和多层次高效能产品供给体系,坚持“以需定供”供给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朝阳区的文化配送是有底气和高标准的。除三大配送中心,近年来,朝阳区还推出了“千名讲座下基层”惠民工程,邀请煤矿文工团等文艺师资,为基层提供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美术等多方面的培训,并通过“星火工程”“百姓大舞台”等活动,每年向基层送去数百场优质演出,真正把优质文化配送到群众的心中。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果)(5)

丰富的文化供给,滋养了百姓生活,也繁荣了基层文化。近五年间,朝阳群众文化团队由原来的不足2700支增加到现在的3514支,涌现出了《萧太后河》《向北·行天岸》等一大批原创话剧、歌舞剧、相声、歌曲等文艺作品。“森林演出季”“书香朝阳”“市民音乐厅”“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让朝阳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有声有色、异彩纷呈。

03

数字赋能云享文化资源

“我早就想向罗子杰老师请教了,

一直没机会。

这次在网上跟罗老师学到了不少东西。”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传统香学爱好者蔡昕观看了

朝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线上直播后,连连赞叹

被这次直播“惊艳”到的不止蔡昕,也不限于香文化。通过朝阳宣传文化服务平台、市级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这场精心准备的直播,还带领网友走进“北京满建民雕漆工作室”,见识了雕漆技艺的精妙,并邀请几位传承人逐一介绍京绣、古法黄金制作等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

直播观演出、线上看展览、

“云上”课堂……

近年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

朝阳区把诸多公共文化服务搬上了“云端”

让朝阳群众的业余生活

开启了精彩的“云文化”模式

借助网络平台,“粉墨朝阳”“森林演出季”“首都市民文化厅”等一批文化品牌,以及春节、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均实现了“云”上观赏。“百年百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文艺作品云端展播活动,点击量约1651.7万次。新打造的“云赏传承”活动,在线观看人数也超过千万人次。

除此之外

朝阳区还积极推广“数字文化馆”

“朝阳文旅云”等平台

为网友提供活动预约、场馆预订、

文化资讯、活动直播、市民培训、

非遗传承、数字资源、志愿服务等

多样化的线上公共服务

朝阳区图书馆整合的海量电子书、

有声书、视频等线上阅读资源

则让读者足不出户,免费享受浓浓书香

文化朝阳,景美蕴深

从硬件到软件、从普惠到特色、

从线下到线上

……

今日的朝阳

正聚焦“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

主攻方向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以更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与服务

全方位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字:马宇晗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公众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