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历史上客家人总共经历五次的迁徙。第一二次是由于当时的战争导致百姓失所,无家可归,背井离乡。后面三次的迁徙也只是小的调整,为了寻找一个适应居住的地方。史书记载中,客家土楼的前身其实是一种堡垒——坞堡壁垒。然而客家人的前身是以前中原地区的家客和世家豪族,听着名字是不是就感觉很土豪,怎么还会沦落到后的逃难呢?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和坞堡壁垒由于战乱和一些当地居民的起义导致不得不把壁垒改变为民居型,用来防防御外敌的入侵。后来,由于战争的不断地被掀起,居民们不得不向南方迁徙,躲避灾难。一五七三年的《漳州府志兵防志》中提到:“漳州地区居民开始修建土寨用来抵抗海冦的侵犯。”也就是自唐朝以来闽南地区“外寇之出入,毛贼之内扛”,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诞生了土楼。《重修虞台志》一书中记载:“永安和连城交界处修建的两座土楼在闽西的嘉庆三十八年”。

今天又一次听了周深唱的《大鱼》听着歌不禁又去重温了一遍《大鱼海棠》,被里面的画面所再次震撼。看过《大鱼海棠》的人都应该很熟悉,这部剧可以说是堪称国产动漫大片的巅峰之作了。

我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电影里面它们所拍摄的背。椿所生活的那个房子,多美啊,真想自己也能在里面生活,惬意时还能躺在屋顶吹吹风,仰望天空,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当时的我还以为那只是编剧老师自己想象出来的,后来看了影评才知道那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福建的客家土楼。今天就带你们去了解了解这带有着神秘色彩的建筑吧。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1)

一、客家土楼的建立及历史
  • 史书里的客家土楼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福建客家土楼,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型山区夯土居民建筑。据记载,客家土楼最早出现在宋、元朝,后来逐渐流行于明末清代。

一五七三年的《漳州府志兵防志》中提到:“漳州地区居民开始修建土寨用来抵抗海冦的侵犯。”

也就是自唐朝以来闽南地区“外寇之出入,毛贼之内扛”,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诞生了土楼。

《重修虞台志》一书中记载:“永安和连城交界处修建的两座土楼在闽西的嘉庆三十八年”。

史书记载中,客家土楼的前身其实是一种堡垒——坞堡壁垒。然而客家人的前身是以前中原地区的家客和世家豪族,听着名字是不是就感觉很土豪,怎么还会沦落到后的逃难呢?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和坞堡壁垒由于战乱和一些当地居民的起义导致不得不把壁垒改变为民居型,用来防防御外敌的入侵。后来,由于战争的不断地被掀起,居民们不得不向南方迁徙,躲避灾难。

历史上客家人总共经历五次的迁徙。第一二次是由于当时的战争导致百姓失所,无家可归,背井离乡。后面三次的迁徙也只是小的调整,为了寻找一个适应居住的地方。

从中原到南方,由于要受到外敌的侵犯,他们想到了既然是逃难之人,就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抵御外敌,共同建造属于他们的家园。按现在所说的,就是大家集资建造,聚族而居,大家伙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出力,大家共同建造,就建造了最早的方形土楼。后来在方形土楼的基础上,客家人又延伸出了圆形土楼。

经过漫长的时间,客家成为了一支典型的汉族民系。什么叫民系呢?民系就是指一个民族之内的分支。客家人他拥有着自己的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的语言体系,甚至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汉族居民的民居建筑土楼。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2)

客家土楼的建造也正如它名字一样,它的主要建造材料就是客家特有的泥土。你别小看,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土,客家人在泥土里面加入了鸡蛋清、糯米饭、红糖、竹片等等,这样所建造出来的墙体才不会轻易塌坏,并且富有弹性,整体坚固夯实。就算地震来了也不会倒塌,台风来了也不会吹倒。

  • 遗留至今的客家土楼

《客家大迁徙》中说到客家和客家人,人们都常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难道客家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吗?那我只会对你说;还真不是。

据《后汉书.刘焉传》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

其实,客家人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并且还是汉人。在当时他们为了躲避战乱,在不同时期内从北方的各地移居到了长江一带的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因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为了与当地的人有所区别,他们就自称自己为“客家人”,那么他们所居住的房子自然而然的也被称为了“客家土楼”。

遗留至今客家土楼的外观大多数是圆形的,都是还是有其他的样式:有八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等,各具特色。虽然在外观上不是很统一,但是他们很好的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居住特点:大散居,小聚居。

现在福建存留的土楼就有两万三千多座,真的可称得上是一大奇迹了。《大鱼海棠》的取景地就是在福建永定土楼——承启楼,承启楼被称为是土楼之王,它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保留得最完整的土楼。它高有四层楼,内部共有四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共有四百多间房屋。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3)

土楼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客家人一边怀念着家乡,一边传承和拓展着家乡的文化。一面是丛山峻岭,一面是金黄色梯田,犹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居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到傍晚炊烟袅袅。

二、客家土楼建筑的特点
  • 为什么客家土楼是圆的

在古时,中国人有天圆地方之说,古人认为圆代表着天,天即为神灵之所在,能带来万事和和,子孙团圆。对于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土楼大多都是圆形的土楼,闽南人称圆形土楼为圆形土楼,它的面积最大可达七十二开间以上。圆楼相比较传统方形楼而言,圆楼的房间是呈环形分布的,这样分布的好处就是它里面的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不存在有所层次好坏。

与方楼相比较圆楼房间的朝向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家族内部分配。在这其中包含了他们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更有利于集体的团结。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客家土楼可以抗震,是不是很神奇,那是因为它的建筑是圆的,能很好地分配出地震带来的冲击力,所以这点也是比方楼要强的。

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但是圆楼却消灭了阴暗,能使阳光照亮整个房间,还有房间靠近楼梯,那时的楼梯并不像今天的水泥铺垫而全是木质,一旦有人行经楼梯就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影响邻近房间的生活。

两者相比较同样的周长所围成的面积,圆形的就要比方形的内院大一点几倍,显而易见,圆楼跟方楼相比在修建的所需的材料、资金也要节省很多,这也从侧面洋溢出客家人的聪明才智。所以现在我们一般所看见的土楼大多都是圆形的。客家土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建筑上,他们通过建筑来代表着客家的文化,客家的传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尊重,有礼节的思想。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4)

  • 土楼里的内部结构

对于土楼,就是以承重系统为土筑墙,如果土楼只有两层,有时会有要求,这样是为了确保里面人的安全,反之楼层建筑在两层以上的那么对它的外观是没有特殊要求的。他们一般是几十户人家,上百口人住在一个土楼里,过着聚族而居的生活。他们土楼的大门的建造也是有讲究的,他们会根据风水建造。

走进土楼会发现,土楼最外圈的居住空间按竖向分配使用。第一层土楼的一二层不开窗,他们把第一层作为厨房,第二层的房间用来存储粮食和物品,三四层的的房间就用作一家人的卧室。第二圈有浴室、书房、猪牛舍等,住在土楼里的人他们可以共同使用。

最重要的是每个客家土楼里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口水井,那就是它他们的生命之源。在土楼中间还会设置一个厅堂,厅堂是客家人共同活动的场所,用来聚会和待客等。客家人在土楼里就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啊,土楼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乡,他们根的象征。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5)

  • 土楼的两种形式

其实福建土楼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内通廊式土楼,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客家土楼;另一种单元式土楼也叫闽南土楼。客家土楼内的住户拥有从底层到顶层的单元,每个单元从第二层往上他们的每户的房间门口都是环形的走廊,并且在每层他们都有几个楼梯,放心这些楼梯并不是私有的,那是大家所共用的。

闽南土楼是单元式土楼,它就没有客家土楼那么豪华了,用简洁一点的话来形容就是,各立门户。你不打扰我,我不去打扰你,很现代的居住方式。现存的土楼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礼物,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一定要把这份老祖先留下来的礼物好保护和珍惜,继续传承下去。

大鱼海棠的土楼取景地:建筑篇 邂逅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6)

总结

有很多人都说《大鱼海棠》就是客家土楼最好的宣传片,我也是怎么认为,这部电影的画面生动地还原了客家土楼。《大鱼海棠》的总导演梁璇曾说过:“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寻找中国最神秘的建筑,让我们去走近我们的古中国。”

其实我们都是说是土楼成就了《大鱼海棠》,但是正是由于《大鱼海棠》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土楼,展现了中国美。赶快约上你的朋友去游一游客家土楼,尝一尝客家美食,听一听客家山歌吧。

参考文献:

《重修虔台志》

《客家大迁徙》

《后汉书.刘焉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