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南山区生态绿了农民富了(谱写美丽富裕幸福新篇章)
涿鹿县南山区生态绿了农民富了(谱写美丽富裕幸福新篇章)房子破旧、村道泥泞坑洼……这是王虎寨镇寻虎村几年前的样子。村里的环境曾经差到何种程度,从村民老陈的话中可见一斑。“儿子一家在外地生活,一次他带着孙子来看我,来了一次后,孙子再也不肯来了。原因就是村里环境脏乱差。”提起这段往事,老陈唏嘘不已。“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一句话道出了巨鹿县近年来美丽乡村的变迁。巨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大陆泽而得名。秦代为三十六郡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都发生在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诞生过大唐名相魏征、杰出天文学家张遂、农民起义领袖张角等著名人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要美,又要富。经济强县、美丽古郡、幸福巨鹿是巨鹿县发展的总体目标。”县委书记孙保祥说,巨鹿应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农旅结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加快大健康相关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千年古郡”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到2020年实现环境美
鹿雕塑
清晨的薄雾中,10万亩花园中的金银花迎着太阳,嫩绿绿的叶片尽情地舒展着,散发出勃勃生机——这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巨鹿县的典型景致。
农舍欢声起,田间瓜果香,双花若迎宾,丰收幸福笑,一幅优美恬静的巨鹿田园景象铺展开来。这里的乡村,有着杨柳垂堤的清新明朗;这里的县城,有着天蓝溪澈的自在怡人;这里的田野,有着万亩生态花海的大气壮观。
从乡间地头到田园人家,来到这里的人们,面对呈现在眼前的一切,无不表露艳羡之情,他们总会说,这里的风光,总能唤起乡愁之思。“千年古郡”、美丽巨鹿,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冀南平原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巨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大陆泽而得名。秦代为三十六郡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都发生在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诞生过大唐名相魏征、杰出天文学家张遂、农民起义领袖张角等著名人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既要美,又要富。经济强县、美丽古郡、幸福巨鹿是巨鹿县发展的总体目标。”县委书记孙保祥说,巨鹿应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农旅结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加快大健康相关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千年古郡”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到2020年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古郡梦”。
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巨鹿
“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一句话道出了巨鹿县近年来美丽乡村的变迁。
房子破旧、村道泥泞坑洼……这是王虎寨镇寻虎村几年前的样子。村里的环境曾经差到何种程度,从村民老陈的话中可见一斑。“儿子一家在外地生活,一次他带着孙子来看我,来了一次后,孙子再也不肯来了。原因就是村里环境脏乱差。”提起这段往事,老陈唏嘘不已。
寻虎村是王虎寨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在各级领导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昔日“垃圾围村”的情景一去不返。老陈笑着说:“过去孙子不想来村里,如今是来了不想走。”
寻虎村的改变,只是巨鹿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县委副书记赵志华介绍,围绕建设“美丽古郡”的目标,他们以“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促进民享”为指导,创新谋划、强力推进,坚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一块搞,“底子”“面子”“里子”一起抓。
柳洼
做强“底子”。立足“四改”要求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谋划了“10 3”“底子”工程,让群众在乡村也能“吃上自来水、走上水泥路、拉上便利电、联上互联网、接上天然气、住上安居房、用上水冲厕”,享受到和县城居民一样的生活。“10”是按照省市12个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重点实施了农民饮水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联网、通讯光纤入村、农村危房改造、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等10项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水、电、路、街、讯、网、房、气、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结合巨鹿实际,创新实施了村村通天然气、村村创建医养结合养老院、村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等3个自办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水平。
做靓“面子”。围绕创建环境美、自然美、生态美“三美”村庄,安排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对环村路、田间路、主街道、胡同、闲散宅基、房前屋后等都进行了绿化,改善了生态环境;主街道墙壁涂绘了和村主题文化相关的墙画,房檐、屋顶和门楼搭上了徽派风格的新材料瓦,美化了村容村貌;引入北京启迪桑德公司投资垃圾处理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卫生保洁,净化了街巷环境;依托街巷游园小路,或栽上金银花盆景,或做成藤架灯光音乐长廊,或建上有文化创意的路灯,扮靓了村庄街道,建成了一批“道路有绿带、街心有游园、垃圾有分类、庭院有花果、街巷有路灯”美丽乡村。
银汤湖
做实“里子”。一手抓产业支撑,一手抓乡村文化培树。借势美丽乡村建设的氛围,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带动,培育壮大了金银花、枸杞、红杏、手织布、食用菌、设施蔬菜、林下种养等特色富民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借力浙江颐高集团美丽乡村建设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专业团队、中国封龙智库文旅产业设计团队等,指导乡村建设、特色产业走出了差异化竞争的新路子;借智国家“海智计划”专家高继明、山东临沭柳编研究所所长杨进帮、邢台市园林处高级技师程洪全等业界专家、专业人才,引领柳编、金银花盆栽、根雕和有机韭菜等产业发展。为留住乡愁记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理念,不搞大拆大建,因陋就简,尽量保留乡土元素和乡村符号,修复保护了一批老房子、老祠堂、土炕、古树等,抢救搜集了石磨、织布机、辘轳等农村老物件,挖掘拯救了酥鱼、熏鸡、豆腐等一批传统制作工艺,锁住了乡愁记忆,留住了乡土味道,让人最大程度感受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注重保留和传承乡村文化,组织对四股弦、乱弹、道教音乐、手织汉锦技艺、洪拳、泥塑等乡村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要求,提炼了金玉庄金银花产业文化、柳洼村柳编文化、寻虎村红色文化、王庄村孝道文化等乡村文化符号,以乡韵村风熏陶村民,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厚道、公道、正派、勤奋、开放等品质的美丽村民。
如今,一进入巨鹿县,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屋顶加檐,墙体穿衣,主街道水泥路面平整干净,一张张倡导“善、孝、俭”的图画跃然墙上……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升级版美丽乡村景象,跃然眼前。乡亲们共同感受的是美丽乡村的幸福蜕变。
打造特色产业——建设富裕巨鹿
熟悉巨鹿的人们都知道,巨鹿有三宝:金银花、枸杞、红杏。多年来,该县把这“三宝”进行深加工,使传统的中药变身为时尚饮品,不但使其增加了附加值,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
巨鹿县枸杞、金银花和红杏三大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是河北的金银花之乡、枸杞之乡和红杏之乡。这几年,该县一批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应运而生。三丰银杞饮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1650万元的企业,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果肉果汁生产线,年产饮料能力15000吨。主要将枸杞、金银花、串枝红杏加工成饮料。
相关负责人掰着指头向笔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农民都是把枸杞晾干再卖,1市斤干枸杞9元钱,3市斤鲜枸杞才能晾出1市斤干枸杞;现在,这个企业收购农民的鲜枸杞,1市斤就是4.5元,农民3市斤鲜枸杞就能卖13.5元,比过去卖干枸杞多赚4.5元。没有了晾干的成本,省时省力还省去了煤钱。金银花也是这样,他们收购的鲜银花也是这样,农民比过去卖干银花合算,不但不用晾晒,还能增加两成的收入。
城关镇付庄村60多岁的农民付志秋,孩子都在外打工 他自己种了4亩银花。过去,一到收获季节就发愁没人帮忙晾晒。现在好了,有人上门收鲜银花,从地里摘下来就运走了,而且卖的价钱还比过去贵。
巨鹿的银花、枸杞过去都当药材卖,经过深加工成饮料后,它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充分体现出来,金银花其味甘性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该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同研发的银花珍饮料是金银花再辅以菊花、蜂蜜、冰糖等原料制成。它不仅可以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且清凉爽口。枸杞具有抗癌、补肾的作用,制成饮料后,它成了一种很简便好喝的补品。由于这些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制成了方便爽口的饮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很快就打入了北京、天津、山西、东北等市场。
产业美,还带动了乡村游。多年来,巨鹿县以创新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力推进特色采摘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先后打造了“金玉庄金银花园艺小镇”、“柳洼风清美丽小镇”、“皇韭小镇”等巨鹿特色旅游小镇,并扶持培育了棘园红采摘园、长青果园、鑫行蔬果采摘园、巨成生态农业园等小型采摘园。
该县在乡村景点建设上,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坚持基础先行,全力推进旅游村镇、景区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使得各乡村旅游点进出口道路全面贯通。与此同时,他们还坚持项目牵引,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好老漳河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双万亩生态旅游观光园、全国首个以杏为主题的“巨鹿杏博园”项目。其中,老漳河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和前期手续;双万亩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已建成占地200亩的棘园红采摘园,并投来巨鹿乡村旅游,仅巨鹿杏节期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与此同时,该县还建成了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2户,有4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
开启“医养一体化”——建设幸福巨鹿
中秋节前夕,我们在巨鹿县健民福利院遇到常棉芹老人。老人今年73岁,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她告诉笔者:“我心脏不好,孩子又不在身边,在这儿住一日三餐不用操心,得了病随时有医生给看。”院长李世超介绍,拥有360张医养结合床位的养老公寓楼已经投入使用,原来对扩大规模也有顾虑,可县里出台政策支持医疗机构配建养老院,让他吃了定心丸。
来自巨鹿县卫生、民政部门的农村养老状况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老人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压力相对城镇更加突出。全县农村60岁以上老人有5.4万人,其中7231人为失能老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护理服务的占87.2%,养老需求巨大。与此同时,全县146所农村养老院,很大一部分入住率不到50%,医疗服务水平低是导致入住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巨鹿县针对这一课题,立足当前农村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创新思路,探索建立了农村幸福院和卫生院(室)“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农村养老新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村养老的新路子。
他们依托农村幸福院等养老资源,以合作或联建的方式引入医疗机构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把养老机构的生活护理功能和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了养老、医疗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县委书记孙保祥说:我们牢固树立“贫困县办大民生”的发展理念,每年将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积极探索建立了“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幸福养老服务新模式。
在“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方面上,该县采取三种模式:一是养老院和卫生院(室)合并建设模式,整合“两院”建设资金,建成既相互独立、又相连相邻的“两院”联合体,在人员、事务、设施等方面实现功能融合、资源共享。二是养老院或医疗机构功能延伸模式,由原来的单一养老院或医疗机构,向养老医疗综合功能延伸。三是养老院与卫生院(室)、个人诊所协议合作模式,根据双方协议养老院负责为医疗机构提供病房,医护人员兼职养老院的医疗保健员。县长郑更须介绍说,以合作或联建的方式引入当地医疗机构参与农村养老事业,把养老机构的生活护理功能和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功能整合起来,能较好地满足群众养老需求。对新增加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县里按每张床位1500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贴,按入住人数给予每人每年600元的运营补贴,按规模大小给予每年2000元至4000元的取暖补贴。
“医养一体”养老模式受到欢迎。目前,该县已有80多家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提交了“两院融合、医养一体”试点申请,其中20多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已实现医养一体。另外,该县共有3家公办养老机构、6家民办养老机构、2家医院、211所农村幸福开展了”医养一体“服务,入住老人320多名。据统计,推行“医养一体”后,农村养老院平均入住率增加20%以上,医疗机构平均经营收益也增加30%以上,实现了医养资源的高效利用,催生了自我发展、快速扩张的强劲动力。
环境美、百姓富,养老不愁,建设宜居新巨鹿,百姓幸福指数再提升。走在巨鹿的街头,除了建设的繁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休闲和惬意。沿邢衡高速,驶入巨鹿县城,平坦宽阔马路两旁的绿化带内鲜花盛开,造型路灯分列两侧,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现代城市的气息。县城西南是对外开放的洪溢河生态景区,绿草、平台、银杏树、石刻雕像……让人们感受着自然与历史之美。“我隔三岔五就带着孙子来玩,这里的环境好,更主要的是,路修得又宽敞又平坦,通到了家门口,步行几分钟就能到。” 附近村一位姓李的村民说。
高耸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簇拥开放的鲜花,鸟儿在林中鸣唱着,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着……身在其中只想闭上眼睛静静感受周围的一切清新和美好。在这里,实现了绿、水、景、路的和谐统一,人与小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共融。
巨鹿特色小镇简介
金玉庄村——金银花园艺小镇:金玉庄村总人口350人、102户,耕地6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157元,全村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具有悠久的栽培种植历史和金银花盆景制作工艺,依托位于双万亩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园区,因此取名为“金银花园艺小镇”。规划建设了特色村标、紫藤长廊、耕艺轩金银花盆景展示区、村史馆、金银花展示馆、金玉良缘广场、花前月下游园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深入挖掘该村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建设成为邢台东部独具特色、宜居宜游、良性发展的魅力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柳洼村——柳洼风清小镇:柳洼村位于原大陆泽中部,因地势低洼,绿柳成荫,取村名为柳洼,又以“风清”闻名,故一度曾改村名为清风镇,“柳洼风清”为巨鹿八大景之一。该村依托传统葡萄种植、辣椒种植、柳编等产业优势,立足村域特色,深挖“柳洼风清”文化内涵,重点打造“风清湖”、老柳树广场、五柳庄园、汉锦坊、柳编馆、豆腐坊等亮点节点工程。
寻虎村——红色教育小镇:寻虎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村民踊跃参军、投身革命,先后有25人在战场牺牲或面对敌人酷刑,英勇就义。所以寻虎村又被人称颂为“英雄村”。后人为缅怀先烈,在村内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该村以领富产业大棚西瓜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弘扬红色文化,打造了“红色教育小镇”,规划建设了革命烈士广场、英雄之家、卧虎藏龙等景色节点。
王家庄——皇韭小镇:据查,明永乐二年,王氏一家由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取村名王家庄。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尤其是王姓一族的骄傲——王氏父子两辈三个太学生,取村名王家庄。2008年春,与河南平顶山研究所协作,年内种植韭菜600亩,年创产值600万。依托本村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等优势,大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闯出了一条以大棚韭菜为突破口的发展之路,打造了特色的“皇韭小镇”,重点建设了凤凰眼、大学士墓、打枣园等节点。
东辛庄——合舜花木小镇:东辛庄村以生态花卉型苗木种植作为东辛庄村农业发展主导产业,以花卉苗木作为东辛庄村美丽景观呈现的核心元素,与舜帝的德孝文化为灵魂,结合民众的家和兴顺的幸福期待,展现美丽乡村。目前,正以“小园变大园、小村变花园、幸福在家园”构建东辛庄村的合舜花庄品牌核心理念,通过乡村改造、创意产品布点等,把东辛庄村打造成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未来巨鹿:
一步一景 打造秦汉风情 水系廊道 沉淀古郡故事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秀天蓝,城市容貌干净、整洁、有序,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巨鹿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那么,未来的巨鹿将发展成什么样呢?
——秦汉风情街。巨鹿历史上为秦三十六郡之一,文化底蕴厚重。为彰显巨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名片,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区东北部恢复重建秦汉文化步行街区。规划依托光明街、狼窝渠现状不规则“十”字型布局,沿街沿渠两侧布置秦汉风格建筑,中心部位设置拜将台,水面扩展为元宝形,周边结合广场绿化形成标志性景观,街区各入口均设置古门阙、文化石及绿化景观,保证其整体完整性。街区定位为休闲、文化、旅游、购物步行街。
——老漳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区。老漳河是巨鹿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是河北省引黄入冀工程的主线。针对老漳河现状,充分利用老漳河这一丰厚资源,为大家建造一个舒适休闲的游乐场所。精心打造占地500余亩的“水漾年华”,以农业布景、科技支持、狂欢活动为载体、农产品为道具。选定瓜果、蔬菜、粮食、南果北种、水科技、绿色人居六个主题场馆,以新的方式诠释巨鹿特色农业产业并展示给游客。建设“平原天路”,对老漳河河堤公路进行高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俯览漳河两岸10万亩金银花及27公里的老漳河景观带。
——杏博园。位于新邢德线与定魏线交叉处周围。杏博园占地3000亩,将建成全国首个以杏为主题,集杏品种博览、采摘、游乐、杏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园区。
——洪溢河生态新区。位于巨鹿县城西北部。该工程南起南外环,北至邢德新线。总长度8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分为坑塘湖区治理、生态廊道建设、森林公园三部分。
——环城水系一期工程(西环水系)。巨鹿县环城水系项目一期工程主要是开挖西环水系,计划年内投资5000万,北起邢德线,南至杨官线,全长7.65公里,新开挖西环河6.3km,疏通西环河连接段沟渠1.35km。目前,西环水系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