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容手术在面上点斑多久恢复(花两万多元做眼部美容结果整出两道疤)

美容手术在面上点斑多久恢复(花两万多元做眼部美容结果整出两道疤)投诉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 新快报接到广州市一名白领李女士(化姓)的求助 称自己在广州越秀区一家生活美容机构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 最后竟在脸上留下了两道永久的疤痕。新快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 这家美容机构的经营行为已涉嫌非法行医 而且店内所使用的产品、器械也存在诸多猫腻。起底生活美容乱象(一)新快报记者“卧底”发现涉事美容院涉嫌非法行医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爱美人士喜欢通过美容整形来提升自己的“颜值”。这不仅让各大医院和整形机构刮起了一阵“微整形风” 甚至很多路边的美容美发店也想借机分一杯羹 悄悄推出了注射水光针、瘦脸针、激光脱毛祛斑等项目。然而 当中很多装修豪华、看似“高大上”的生活美容机构 实际上并不具备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资质和条件。

美容手术在面上点斑多久恢复(花两万多元做眼部美容结果整出两道疤)(1)

■店员用冷凝胶和纯露混合制作出“精华液”。 新快报记者 彭程/摄

美容手术在面上点斑多久恢复(花两万多元做眼部美容结果整出两道疤)(2)

■李女士术后的眉下留下了两道数厘米长的疤痕。受访者供图

美容手术在面上点斑多久恢复(花两万多元做眼部美容结果整出两道疤)(3)

■新来的学徒经过老师“指点”后独立操作仪器为顾客美容。新快报记者 彭程/摄

独家调查

起底生活美容乱象(一)

新快报记者“卧底”发现涉事美容院涉嫌非法行医

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爱美人士喜欢通过美容整形来提升自己的“颜值”。这不仅让各大医院和整形机构刮起了一阵“微整形风” 甚至很多路边的美容美发店也想借机分一杯羹 悄悄推出了注射水光针、瘦脸针、激光脱毛祛斑等项目。然而 当中很多装修豪华、看似“高大上”的生活美容机构 实际上并不具备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资质和条件。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 新快报接到广州市一名白领李女士(化姓)的求助 称自己在广州越秀区一家生活美容机构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 最后竟在脸上留下了两道永久的疤痕。新快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 这家美容机构的经营行为已涉嫌非法行医 而且店内所使用的产品、器械也存在诸多猫腻。

投诉

没介绍也没有知情书 一躺下就打麻药动刀子

李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 从2013年起 她就一直在广州佩诗美肌美容做皮肤护理。“发现问题是在2017年 美容店里的工作人员向我推荐了眼部的项目。”李女士回忆称 当时美容院的工作人员向她推销了整整一个月 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经过工组人员一番游说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同意了。当时的李女士怎么也想不到 正因为这一“试” 让自己脸上多出了两道深深的疤痕。

“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扛着四条‘眉毛’见人 真的是美容做成毁容。”李女士说 当时该美容院推销的是一个眼综合手术 包括双眼皮、提眉、卧蚕、开眼角等 “他们就说让我购买眼综合项目 美容院是作为一个中介 带我去天河一个专业机构做一个提眉手术 价格是25000元。”付款后 李女士便去到了该美容院所说的天河店内 然而在去到之后 店员又以医生走错门店的理由 让李女士回到位于越秀区中山三路的“佩诗美肌美容”店。

李女士表示自己当时也有质疑过该店里有没有做相关手术的资质 但对方却称二楼设有一个专门做这种手术的“无菌场所”。但当她准备上二楼时 又被告知“二楼已被其他客人预订了”为由 改为将她安排在一楼的一个“消过毒”的房间里进行手术。

作为已经光顾了几年的老顾客 李女士心里对该店还是有一定的信任度 因此也就没有太多怀疑。没想到 手术的过程却状况百出。

“进去以后 没有做介绍 没有签手术知情书 也没有风险提示或者说一下注意事项 一躺下马上打麻药 马上划开刀口。”整个手术的过程 李女士表示自己至今仍历历在目。“到了缝合时 医生说自己很累 就叫护士来做 过了一会儿又说‘我来吧’ 后来又说缝合用的线不够了 所以一边眼睛用的是七号线 另一边却是五号线 两边的线都不一样的。”李女士说 当时自己躺在床上 心情十分忐忑 “直到手术做完后对着镜子一看 心都凉了。”记者看到 虽然已经时隔一年多 但李女士如今两条眉毛附近仍各有一道3厘米左右长的疤痕。

此外 李女士表示自己清楚记得 该店内还有其它的医疗美容项目及器材 “包括超声刀、水光针、微针、激光脱毛、热拉提和皮秒等机器店里都有 只不过他们把所有涉及激光、针剂的器材都搬到了二楼三楼。”李女士称 由于楼上和一楼并不是由同一个人租下 上去又另外需要钥匙开门 “执法人员即便去到店里 只要店员撇清和楼上的关系 那就什么也查不到。”

调查

未提供任何证件成功应聘 做脸和做眼的“精华液”相同

记者根据在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上查询到的信息显示 位于越秀区中山三路的佩诗美肌美容全名为广州市越秀区魅奇美容院 是一家生活美容机构 并不具备医疗美容的资质 但根据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李女士所做的“眉提升术”属于医疗美容范畴的一级美容外科项目。

针对此事 记者于3月5日来到涉事的这家“魅奇美容院”采访 该店的工作人员以“店长不在”为由 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为了核实李女士所反映的情况 记者此前“卧底”应聘了该店的美容师学徒一职。

在未提供任何有效身份证件的情况下 经过简单的面试后 记者就成功应聘成为美容师助理。入职后 店内的多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 二楼和三楼和魅奇美容院同属一家公司。而记者随后也在二楼看到了用来做小气泡、水光针、超声刀、皮秒等项目的各类医疗美容器械。

此外 就在记者入职当天 一名同样是新手的美容师学徒 已经在店长的口头培训下 开始独自使用一台仪器为客人做了面部护理。

在美容院上班的过程中 记者在值班室的货架上注意到有一些黄色和粉色的袋装液体 有员工一边将这些黄色液体混入冷凝胶中。据其介绍 冷凝胶是平时客人脱毛时涂抹在身体上的 而黄色液体则是洋甘菊纯露 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精华”。

随后 有多名员工向记者透露 他们为不同的客人做不同的面部护肤项目 所使用的“精华液”其实都是同一种。有一名美容师还特别嘱咐记者 “精华”的盛放方式也有特殊要求 “如果是做脸和做眼 不能让客人知道是同一种‘精华’ 要分开装。”

记者随后在网上查询发现 同款凝胶在网上的报价为19元2.5升 洋甘菊纯露的报价为22元1升 如果每桶凝胶加两袋纯露进行配制 那么得到的4.5升“精华”的成本价约为63元 假设每位客人每次使用100毫升的“精华” 人均成本仅为1.4元。

那么使用这样的“精华”做的美容项目 在消费者身上又是如何收费的呢?据李女士称 该店完全没有价目表 由美容顾问报价 同一项目、不同客户收到的报价并不相同。“像用补水精华做肌底修复 我做一次是1200元左右 有的客户则说是600多元。”

评点

生活美容机构做“提眉手术” 涉嫌非法行医

针对此事 新快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曾在省级三甲医院工作多年 后辞职从事律师职业的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建勋律师。

廖建勋表示 如果涉事的美容院只是一个生活美容机构 没有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 却从事诸如“提眉手术”及其它涉及激光类的医疗美容项目 那么这就涉嫌存在非法行医的行为 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对这类的生活美容机构取缔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据廖律师介绍 生活美容一般是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手段 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美容护理 而医疗美容大多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消费者如果要做医疗美容的项目 一定要先看它有没有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以及医师是否具有《医师执业证书》等相关医学美容资质。”廖律师提醒消费者 在选择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机构时 一定要仔细查看机构的相关资质 一但发现有违规行为要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要提醒

一些成本低廉的“精华”用在人体身上会造成什么危害?记者在暗访中发现的医疗美容器械又存在哪些猫腻?明天 新快报将为你揭开更多生活美容行业乱象 敬请继续关注。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彭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