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和咕咚跑鞋的区别(入手咕咚X安踏创大数据跑鞋)
安踏和咕咚跑鞋的区别(入手咕咚X安踏创大数据跑鞋)防滑抗扭转大底在产品详情页面中这个材料被描述占用的篇幅也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这个材料在整双鞋上的意义,也能看出安踏拿出这件秘密武器为了造更舒服跑鞋的决心。智能缓震黑科技笔者也穿过一些跑鞋,有的在长时间跑步后脚底板以及脚跟特别的疼,本以为是用力过猛又或者是运动方式不对导致的,也没放在心上,可时间久了就疼痛难忍,后来发现是鞋子并不适合户外跑步导致的,缓震不达标无法在户外环境下起到减震作用。咕咚和安踏联合推出的创1.0大数据跑鞋在减震方面由安踏提供,缓震材料也被安踏称之为是智能分子的吸震黑科技,其原料是SMART S.A.M 是一种军用防弹衣的减震材料,能缓解子弹速度的材料放在鞋底我觉得很合适,起码脚底板不会出现痛感了,而且踩在地面上也会很舒服。
虽然说东北的天气逐渐降低,但寒冷的冬季也不能降低我跑步的热情,室外跑不了还有室内呢。无论是室外跑步还是室内总不能因为温度降低而穿棉鞋跑吧,所以最近看天气有些升高开始准备明年开春的跑鞋了,当然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瘦一些,不止于这个冬天过后胖十来斤。
这次入手的跑鞋是咕咚和安踏联合推出的创大数据跑鞋,安踏就不多说了很多年的专业运动品牌,而咕咚是一家专注户外智能设备以及APP跑圈等综合性的公司,二者联合起来推出的跑鞋自然而然在圈内火热起来,而我也是家中小区内第一个入手的,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经常跑步的人应该知道,跑鞋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鞋子的弹性以及轻量化的舒适度,此次联合推出的跑鞋是依靠两家咋跑鞋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大数据作为支撑,借助1.8亿的用户运动数据,全方位针对跑步者设计的专业化跑鞋。
包装盒就不说了,拿回家就被孩子拆掉了,对于我来说包装虽然很好看但是还难逃孩子的魔爪,就直接省略了开箱环节。此次我选择的是芯片灰/象牙白-男款颜色,其次还有黑/冰清蓝-女款、象牙白/浅明蓝-女款、黑/冰清蓝-男款,鞋子的颜色我觉得和汽车一样,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调色版,而且颜色还会有一个特别文艺的名字。
智能缓震黑科技
笔者也穿过一些跑鞋,有的在长时间跑步后脚底板以及脚跟特别的疼,本以为是用力过猛又或者是运动方式不对导致的,也没放在心上,可时间久了就疼痛难忍,后来发现是鞋子并不适合户外跑步导致的,缓震不达标无法在户外环境下起到减震作用。
咕咚和安踏联合推出的创1.0大数据跑鞋在减震方面由安踏提供,缓震材料也被安踏称之为是智能分子的吸震黑科技,其原料是SMART S.A.M 是一种军用防弹衣的减震材料,能缓解子弹速度的材料放在鞋底我觉得很合适,起码脚底板不会出现痛感了,而且踩在地面上也会很舒服。
在产品详情页面中这个材料被描述占用的篇幅也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这个材料在整双鞋上的意义,也能看出安踏拿出这件秘密武器为了造更舒服跑鞋的决心。
防滑抗扭转大底
很多时候我选跑鞋第一看的就是鞋底的缓震材料,似乎忽略了鞋底的防滑材料,在这双鞋上鞋底的前后脚掌单独采用了发泡橡胶外底,保证了不同路面的抓地程度,另外后跟处还增加了高素材支撑片稳定康就转 TPU支撑设计,全方位的为双脚提供稳定的保护。
放在平面上可以看到这双鞋并不是水平的,前后脚掌有明显的10mm落差,这就是人工的将身体的重心前移,辅助增加跑步体验。
多细节不撞鞋
安踏在最近几年的跑鞋或者运动鞋也有很多大胆的设计,虽然没有李宁那么夸张,但我觉得是我能接受的范围,这双鞋我选择象牙白也是因为白鞋更耐看一些,也好搭配运动裤,纯黑色总感觉有些臃肿。
再来看看其它有心思的细节部分,后脚跟处U型设计,有加厚的海绵包裹,另外还有适合夜跑的反光条,鞋头内衬也有反光原件,进一步增加夜跑的安全性。
咕咚的明显logo就是"∞"的符号,而安踏的logo设计在咕咚标识内,这样证明这双鞋是科技公司与装备公司联合推出的第一款专为跑步而设计的跑鞋,亮点和诚意满满。
其实总的来说这双鞋对于我的日常跑步或者在公司的健身房内运动在合适不过了,在同事的跑鞋中能脱颖而出,另外根据大数据精确计算出的跑鞋更适合像我这种"随大流"的人群,减震和回弹效果不错。
其实这款跑鞋还有个黑科技的地方就是融合了咕咚跑步精灵,可以实时的监测跑步的各项数据,官方指导更加专业,让每次的运动都更具有专业性。
对于安踏和咕咚联合推出的第一款跑鞋,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