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失传的传统美容法(这是一种潮汕独有的传统美容术)

失传的传统美容法(这是一种潮汕独有的传统美容术)旧时挽面者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只有极个别是男性,而这些从事挽面的男性,往往是性格柔弱,女人味十足。人们习惯将那些为别人挽面的妇人称为“挽面姆”、“挽面婶”、“挽面姨”、“挽面姐”。女性一般年近四旬才开始拜师学艺,也有些人是从十几岁就学会挽面,以兴趣者居多。“挽”完面后,整个脸部皮肤会发热,但不能马上沾水,以避免马上过敏,长红点,而是要敷上雪花膏(面霜),或者新鲜的芦荟来降温(以前也有人选择搽鸡蛋清来降温),等一个小时后才能沾水。潮汕民间挽面习俗的发展,大致有两个大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为兴起、发展、普遍流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衰落阶段。挽面是一种用绞织的办法拔除脸上汗毛茸毛,使面容光滑白皙、明净整洁、焕发青春气息的传统美容方法。挽面的工具十分的简单,只需要两卷棉线,一块水粉,一副眉夹和一只簪子,两张板凳。两卷棉线,一卷粗一卷细,旧时人们是用黄麻线作棉线,这种线很有韧性

失传的传统美容法(这是一种潮汕独有的传统美容术)(1)

潮汕文化是由潮汕人创造的,以潮汕方言为纽带,以潮汕民俗为主要内容而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是在南越文化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文化,经过长期融合、创新、发展而成的一种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共同体。在潮汕风情万种的民俗中,挽面是一种独有的生活习俗,是旧时潮汕民间的一种美容术。

挽面在潮汕一些地方被称之为“开脸”、“界面”、“修容”等。“挽”在潮汕方言里是拔的意思,“面”是潮汕人对“脸”的称呼。

挽面这一独有的潮汕民间生活习俗的出现始于何时,今难以考证,有一说它在清朝时间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根据潮剧《苏六娘》中的剧情,“杨家乳娘对苏六娘说:‘修容择在寅时,簪花择在卯时。’”可见,挽面这一民间生活习俗在明代就已出现。

潮汕民间挽面习俗的发展,大致有两个大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为兴起、发展、普遍流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衰落阶段。

挽面是一种用绞织的办法拔除脸上汗毛茸毛,使面容光滑白皙、明净整洁、焕发青春气息的传统美容方法。挽面的工具十分的简单,只需要两卷棉线,一块水粉,一副眉夹和一只簪子,两张板凳。两卷棉线,一卷粗一卷细,旧时人们是用黄麻线作棉线,这种线很有韧性,现在则用缝纫线来代替。水粉也称松粉、白粉、紫藤萝粉,民间主要用于洁白。以前潮汕民间就有人用水粉刷牙,使牙齿亮白。如若没有水粉,可用独叶蒲姜这种中草药烧后的药灰来代替。

挽面时,挽者坐在高凳上,被挽者则坐在矮凳上,相向而坐。开始时以水粉敷在脸上作为粉底,因为水粉起着润肤,给皮肤降温的作用,而且水粉还能使毛根显露。最先是用小铁镊进行修眉(以前用竹筒签),清除眉毛底下的杂毛,根据不同脸型修出不同眉形。其次,用一根粗面线(有人会在棉线上沾水,增强棉线的韧性)缠绞成三根,并分成三角形且交叉状,其中两端线分捻于双手的手指上,另一端用牙齿紧咬着,而且一定要拉紧,形成个三角形,紧贴在出客人的脸部进行挽面。通过推、拉、卷、夹、拔等操作,有时还要辅助以滚鸡蛋、按摩等,既要使对方不感到疼痛,又要有点微麻的感觉。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上下左右,交叉绞动,将额前、鬓角的汗毛“挽”掉,后线圈行遍整张脸,粗棉线绞缠分合,就像剃刀般在脸部来回“挽”。随着粗棉线的翻转,将面部的的汗毛连根绞除,后再换用细棉线,按照粗棉线的方法将剩下的那些茸毛拔除,做为后续修复。

“挽”完面后,整个脸部皮肤会发热,但不能马上沾水,以避免马上过敏,长红点,而是要敷上雪花膏(面霜),或者新鲜的芦荟来降温(以前也有人选择搽鸡蛋清来降温),等一个小时后才能沾水。

旧时挽面者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只有极个别是男性,而这些从事挽面的男性,往往是性格柔弱,女人味十足。人们习惯将那些为别人挽面的妇人称为“挽面姆”、“挽面婶”、“挽面姨”、“挽面姐”。女性一般年近四旬才开始拜师学艺,也有些人是从十几岁就学会挽面,以兴趣者居多。

挽面者大多是将为人挽面作为消磨闲暇时间的方式,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质,这是旧时潮汕乡里乡亲关系融洽和睦淳朴民风的一大表现。只有个别以此为副业,挣点钱来填补家用,基本上未发展成职业。但是,后来挽面习俗发展到城市后,很快地就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

按潮汕传统习俗,挽面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进行:

其一、女孩子“出花园”。潮汕民间认为,小孩子在十五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公婆神保护下的“花园”里。当小孩子长到十五岁时,无论男女,都必须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出花园”仪式,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跳出“花园”,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这实际上是潮汕家庭为孩子举行的一种特有的成人礼俗。潮汕有句俗语叫“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出花园”的女孩子有享受挽面礼遇,称为“开面”。

其二、女子出嫁。按潮汕婚俗中,婚前数日,准新娘要请福命妇人用红纱挽面将脸上细毛拔除,谓“换新脸”,寓意脱胎换骨,变成新人。[6]出嫁前的挽面,称之为“修容礼”。由于这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挽面,所以十分慎重。负责挽面的必须是“好命人”,即村中那些子孙多,德望高的老妇人。挽面完毕,还要赠送给“好命人”答谢礼物。下面这首《挽面歌》,充分体现出挽面对新娘子新生活给予的美好祝愿。

挽面歌

良辰挽面用红纱,打扮姑娘嫁良家;

嫁的好郎生贵子,四十踏起做“大家”(婆婆)。

其三、产妇出月。潮汕民间生育礼俗,产妇出月时要挽面,寓意挽面后产妇,脸庞如满月,美丽皎洁。

其四、“做七”的妇女。“做七”是潮汕民间一种丧葬礼俗。潮汕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丧服人家请吊唁者、送葬客“男剃头,女挽面”的古俗,对所有参加治丧、送葬的妇女,在“做七”完毕,进行挽面。

其五、迎新年。女子剪毛挽面,以崭新面貌过新年,这是潮汕人的重要年节习俗之一。新年到来,人们都会希望新年有新气象,挽面可以“挽”掉过去一年的晦气,重新开始,同时也是讨一个好意头。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廿四“神上天”之前。

以上五种情况,所有女性都必须经历。而旧时殷实富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挽面。

从时间上看,除了以上五种特定的时间外,一般情况下,每年农历八月至春节这几个月是挽面的旺季,特别是农历十二月中旬到除夕这段时间。因为是年底,婚嫁多,新娘必须挽面,而人们要过新年,期望新年有新气象,新运气。

挽面习俗最先是在潮汕乡村流行开来。由于女性天生爱美,慢慢的,这门手法便被传到城市。在汕头、潮州等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为人挽面的摊点,还有一些移动摊位,走街串巷的挽面人用悠长的声调婉转地吆喝:“挽面呀!”还有逢年过节时,女子们排起长龙,等待挽面的壮观场景。

上世纪80年代后,挽面习俗一落千丈,几乎无人问津。挽面这一潮汕独有的民间美容术,缘何走向衰落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现代美容技法的极大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美容业日益发展,美容技法日趋先进,化妆品的增多。各式各样的现在美容院如雨后春笋般蜂拥地在城乡大街小巷建立起来,传统的挽面美容技法挡不住时尚新潮的强大诱惑与冲击而纷纷下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的记忆。

其二、挽面技术传承人的缺失。挽面是一门既费时又劳神的传统手艺,年轻人觉得挽面技艺难学,无耐心,缺耐性。旧时挽面收入很微薄,挽一次面才两角钱,如今虽然升到15-20元,但毕竟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太低廉了。因而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挽面技艺,更谈不上从事挽面工作了。即使有个别女孩子想学,也不一定有那天赋和毅力坚持下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享用者与发展者。传承人的缺失,必定导致挽面技艺的失落。

其三、挽面耗时长,与现时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不相适应。挽面是一门细工夫,挽一个面往往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之久,很是费时间。这必然为生活节奏快速的现代女性所不屑一顾。

其四、大多数年轻人对挽面的不适应。“四目相对,四脚相撞,一个咬牙根,一个面皮痛。”这是潮汕民间熟悉的一个俗谚谜语,其谜底就是挽面。这个谜语道出了挽面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疼。笔者在对亲戚朋友的了解中获得的信息是,大部分年轻女子拒绝挽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怕疼。而问及家长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这传统的挽面美容法时,大部分的家长都说怕自己的孩子受不了那疼痛。

然而,近十年来,挽面悄悄热了起来。一些年轻女性传统的挽面美容术十分追捧,男性也加入这个行列。美容院老板也青睐于挽面,说出“化妆不如挽面的好”的话。挽面迎来它的“第二春”。为什么挽面在近些年会受到追捧呢?

原因一、挽面有很多现代美容达不到的效果。据汕头新闻《实惠美容又可倾诉烦恼,古老挽面如今又“火”》报道中说到,挽面是将汗毛拔出,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皮肤毛孔下面毛囊发炎,反复的炎症刺激会使毛囊缩小、毛发变细。挽面有着促进脸部皮肤的血液循环,还能使皮肤愈挽愈细致,又起到脸部按摩作用,延缓汗毛再生,还起到淡斑防长痘的效果,使面容光滑白皙,光彩照人。而用剃刀的话,会使毛孔越来越大,汗毛越来越粗。对于男士来说,挽面可以顺便帮他们拔除胡须,挽面后很舒服,使自己看起来精神多,年轻些,有活力。

原因二、挽面有利于更好地上妆。有些爱美女士选择挽面是为了更好的上妆,特别是修眉。挽面后的人皮肤光滑白皙,使容貌变得更加的清秀美丽。在夏天,挽完面后,会觉得清爽得多。

原因三、挽面无副作用。许多女士认为,挽面是草根式、山寨版、原生态的美容技法,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副作用,比起现在的护肤品什么的,化学剂的副作用更令人担心。

原因四、挽面有助于放松心情。笔者曾向一位正在被挽面的女老师询问她对挽面的看法。她说,她有时工作压力大,跑来挽面,脸部的微妙疼痛能使她减压,放松下心情。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高中时的军训,原本以为晒黑了,要变回白皙皮肤觉得是遥遥无期,没想到来挽一次面,就变回原来的样子,这使她心情十分舒畅,更加钟爱挽面这项传统美容了。

挽面习俗的重新时兴,反映了当代潮汕人观念的新变化,是对传统的回归。这是一种值得高度关注的文化现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下潮汕挽面习俗重新时兴,并不是简单地复兴,当中已注入一些新文化元素了。

总之,挽面是潮汕一种独有的生活习俗,是旧时潮汕民间一种独特的美容术,是一种值得传承与发展的潮汕民间绝活。许多“老外”目睹巧妇手法娴熟灵活,把剃刀有时也不易刮净的面部茸毛用一根平凡的纱线绞得一干二净,无不感到惊奇,称之为“东方奇观”。

(作者:陈友义 杨萍,本文摘自《汕头社科》2014年第2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