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 龙建君 何乐川 湿地精灵 悠悠渠水 何乐川 摄 渠水叠翠 刘飞跃 摄 渠水家园 杨军 摄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会同

——会同县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1)

金绿呈祥——会同美丽田园风光 林安权 摄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2)

城市绿地公园 何乐川 摄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3)

悠悠渠水 何乐川 摄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4)

渠水叠翠 刘飞跃 摄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5)

渠水家园 杨军 摄

会同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会同)(6)

湿地精灵

□ 龙建君 何乐川

初秋会同,青山绿水馥郁灵气,如一块盈盈美玉 不俗不媚不浓不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同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生态核心优势,强化“四大举措”,实现“四个转变”。

【 以生态创建为契机 变林业大县为生态名县 】

“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取名来自《周礼》的会同,地处湘西南边陲,云贵高原边缘雪峰山区,渠、巫两河穿境与沅水交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全县森林面积263万亩,蓄积782万立方米,其中立竹蓄积8000万根,森林覆盖率73.86%,素有“广木之乡”“南竹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好”“吃饱”“吃长久”,会同创新低碳、绿色、循环“新吃法”。

2013年初,会同提出打造“全国生态名县”的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战略方向,制定出台《会同生态县建设规划(2013-2020年)》《会同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系列规划方案,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提供保障。

近5年,会同完成人工造林18.8万亩、更新造林2.6万亩、补植补造5.5万亩、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3.4万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5.8万亩;创建“良繁体系”良种基地5856亩,被国家林业局验收认定为“达到理想的种子园”建设模式,树全国良种基地典范和标杆。

为护航绿色生态发展,会同按照生态功能区标准,将全县35%的土地划定为生态红线区。大力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75.9万亩,全面实施“河长制”,并以生态考核压实责任,加强生态管护。开展“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加大林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办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3600件,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同时涌现出一批守护“金山银山”的优秀“森林卫士”,其中乡镇基层森警蔡培红今年4月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空气是清新的,山泉是清甜的,生活在这里是舒心的!”不少在会同工作或经商的人对会同的优良生态甚是赞誉。会同以“显山、露水、寻根、铸魂”理念,统筹规划城乡布局,从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着手,扎实推进城乡“双重修复”。2016年9月,该县在全省率先引进湖南大学“集成式智能化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今年5月,该县与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林业大健康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打造“产业 旅游 宜居”一体化“神农湘西”林业特色小镇。

目前,会同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碳汇交易基础工作先行先试,已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全覆盖”,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村23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25个,创建了一批绿色医院、绿色学校和绿色机关,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生态考核排全省前列。

【 以林业改革为引擎 变静资产为活资本 】

近年来,会同县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让绿水青山静资产变活资本。

会同以县林科所、苗圃、二三代种子园林权及县林科大楼等资产作为注入资本,成立“湖南裕森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强化融资“硬件”;同时通过出台《会同县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会同县林权(抵押贷款)收储暂行管理办法》,完善《会同县林权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设立10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行林权抵押贷款目标管理考核,优化政策“软件”。在新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下,通过林投公司收储兜底、保险全覆盖,有效降低林业投融资风险。

同时,结合林权确权“回头看”,进一步明晰林木林地产权,并成立“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会同县分中心”,引导全县68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林权招拍挂,让林权进入平台,打造“林权超市”。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湖南省林科院3大科研单位合作,成立造林公司和托管公司,推行公司化运作,提高了企业、大户等规模造林质量。并与先导投资集团、兴业证券等公司合作,探索开展森林资源证券化工作。

用林权证抵押贷款,让“沉睡”的森林资源变身“活”资本。截至目前,该县共办理林权流转变更登记1200余宗,流转面积12.5万亩;完成林地林权抵押登记6.8万亩,共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亿元,到期回收率100%。相比2012年底3729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总额,5年间实现了8.3倍的快速增长。会同一系列林业改革获得上级认可,先后获评“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怀化市改革创新奖”。

同时,会同配套实施森林采伐制度、人事制度、育林基金、税费征收、森林保险等改革,有效解决了林业资源“流转难、变现难、融资难”等问题,为推进生态会同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变传统粗放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林科院、中南林科院三大林业科研“巨头”齐聚会同,设立广坪生态研究站、林科所、林土所等3个生态观测站,开展生态科研和森林碳汇方面研究,为会同生态立县、打造“全国生态名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同是全国三大杉木中心产区之一。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站长汪思龙,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铸造“杉木精神”的“候鸟科学家”。汪思龙与他的研究团队从万里之外的沈阳,来到会同深山林区,从事科研攻关。

杉木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量影响的对比试验、杉木初级种子园低产改造效益的研究、杉木二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杉木杂交排比科学试验、杉木无节大径材培育及技术推广应用、杉木容器大苗造林、不同规格地膜对比、不同树种混交林对二更土生态因子的调查及对比试验、采伐剩余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杉木施肥对比试验、杉木林下各种经营固碳增汇实验、杉木人工套袋定向授粉、油茶无性系繁殖、种子园施不同基质不同数量与不施肥的对照试验、利用不同基质不同规格容器袋培育杉木苗木、多种经营和科学排列试验……一道道困扰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科研难题不断被攻克,一个个科研数据不断被刷新,一项项科研成果也不断在国家、省获奖,惠及会同及南方丘陵地区百万林农。

与汪思龙等驻会外地科学家一样,会同本土也有大批生态文明建设者兢兢业业。会同县林业科技研究所白土冲子代测定林科研基地护林员唐自田,痴心护林,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坚守林场36年,为国家培育出132个优良品种。

会同已启动规划面积3337.5亩,总投资36亿元的湖南林业(会同)现代产业园建设,在园内建立湖南会同科技创新基地,由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湘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5家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进驻开展生态科研工作,并为园内企业和会同生态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

【 以“生态 ”为载体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

会同依托良好生态资本,按照“调结构、提质量、促创新”的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现代产业协调发展 让“生态 ”成为会同在小康之路奔跑向前的新引擎。

“生态 ”让全域旅游“火”起来。以全县2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和6个传统文化村落为依托,积极对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四大功能区”建设,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作为新兴支撑产业培育,引进北京“绿十字”团队,将高椅古村打造成会同旅游龙头项目;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将粟裕同志纪念馆打造成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将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渠水国家湿地公园、天马山体育生态公园等旅游品牌资源有机串联,加快户外露营基地、户外康养基地等项目建设。按照建设国家公园理念,积极争创省级和“国字号”生态名片。2015年高椅风景区成功获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16年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验收;2017年渠水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目前正积极申报金龙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近年来,全县旅游人数大幅增长,2016年接待游客突破125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7.9亿元。

“生态 ”让工业之路“绿”起来。牢牢抓住产业、财源两个支撑点,发挥会同生态资源优势,以水电、光伏发电、优质矿泉水为补充,打造新型生态产业集群,适度推进工业发展,构建起稳定、经济、优质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撑体系;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倍增计划,以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主攻方向,持续招引一批关联企业和高端项目,做大财源支撑。按照集聚化、循环化理念,抓好工业转型升级,将连山工业园和水平溪林业产业园打捆申报,成功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加强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工业集中区成为全省十大林木产业加工集中区之一。2016年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工业增加值4.06亿元。加快林业企业技改扩规,县内骨干企业年可加工木材27万立方米、南竹160万根、生产植物油960吨,较技改前相比,年产量分别增加40%、32%、25%。

“生态 ”让农业产业“强”起来。不断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农产品生产。结合会同山区县实际,重点发展茶叶、魔芋、冬笋3大特色产业,积极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着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建成标准化有机茶园3个、发展高山生态茶5万余亩,魔芋产业示范基地3个、魔芋种植突破2万亩。人工食用菌、油牡丹、勾藤、掌叶覆盆子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引进福建客商成立湖南会同康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无患子种植示范园3000亩,并计划3年内建成示范基地1万亩,以“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无患子基地9万亩。

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建了高顶山生态大米等一批会同本土品牌,特别是宝田茶业公司有机茶获得欧盟市场自营出口权,“宝田春毫”获省著名商标,瑞春茶业开发的白茶在省第7届茶博会上夺得金奖,八仙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野生春尖”绿茶在省第九届茶博会上夺得金奖,宝田茶业公司成功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宝田万亩茶场荣获“湖南十大最美茶园”称号;“君谐”牌魔芋获评全省地标产品,会同博嘉魔力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地方标准《魔芋种植技术规范》的起草和制定者,其魔芋种植示范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农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5.8亿元增加到20.7亿元。

“生态 ”让林农口袋“鼓”起来。会同每年生态公益林到户补偿资金1100万元,其中贫困村群众补偿资金394.1万元,每年补偿贫困人员4575户16686人158.6万元。近年来,聘请贫困人员为专职生态护林员120人次,管护公益林32.6万亩,发放护林补助41.4万元。2016年,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新转化生态护林员255名,涉18乡(镇)、230个行政村、952名贫困人员,管护林地35.8万亩,护林工资每人每年1万元,该项目使333名贫困人员通过护林收入稳定脱贫、619名贫困人员基本脱贫。自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会同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目标,通过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林业改革等为贫困人员增加收入1831.3万元。2017年,在82个村投资790万元新建林道264公里,覆盖竹林3万亩、商品用材林5.5万亩、其他经济林4.7万亩,预计年均将为贫困人口带来收益660万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下的会同,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当下的会同,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秀美、环境更宜居、人民更幸福;当下的会同,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