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文物(圳青年这样玩国潮)
潮玩文物(圳青年这样玩国潮)熟悉他的朋友都叫他“豆腐”,这位活泼开朗的90后是深圳汉服社团鹏文荟的负责人,加入吾往团队近2年时间,担任品牌的活动策划兼模特。“这件是复刻的明代皇后的百子衣,两袖间绣满了百子嬉戏的纹样,中间用海水、山石、花卉、绿植、云纹点缀,整体富丽堂皇,寓意多子多福、子孙繁盛。”吴钊涌如数家珍,一件一件向我们介绍他的收藏。王栩是一名科技公司的行政人员,在这家公司孵化的国风首饰“吾往”团队,找到了让她更自信的闪光点:穿上汉服,这位白净的邻家女孩俨然变身气场全开的古风模特。这个团队里,大家因热爱传统文化结缘,沉浸式打造深圳本土原创国风首饰品牌,他们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水下国风舞蹈《洛神水赋》惊艳出圈,《梦华录》带火了中国传统茶艺,故宫文创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近年来从服饰、化妆品到影视作品,国风大受追捧。在深圳,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存在于深圳人的兴趣爱好里,年轻人的美好生活里。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共有1万多名汉服
( 这样玩“国潮”很深圳,时长共3分36秒)
这样玩“国潮”很深圳
南山科技园早高峰,穿梭于众多身穿格子衬衫的人群里,一抹青绿抓人眼球。一位身着汉服,低盘头,戴眼镜和精致耳环的女生走进赛西科技大厦。砖石铺地,帷幔卷帘,位于12楼的办公室颇具古韵,如此穿搭也是她的日常通勤装扮。
王栩是一名科技公司的行政人员,在这家公司孵化的国风首饰“吾往”团队,找到了让她更自信的闪光点:穿上汉服,这位白净的邻家女孩俨然变身气场全开的古风模特。这个团队里,大家因热爱传统文化结缘,沉浸式打造深圳本土原创国风首饰品牌,他们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水下国风舞蹈《洛神水赋》惊艳出圈,《梦华录》带火了中国传统茶艺,故宫文创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近年来从服饰、化妆品到影视作品,国风大受追捧。在深圳,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存在于深圳人的兴趣爱好里,年轻人的美好生活里。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共有1万多名汉服爱好者。“吾往”团队便是他们的缩影,同时为深圳的汉服“同袍”搭建交流平台:每当节日庆典,深圳汉服爱好者在这个国风空间齐聚一堂,拍照赏月点雄黄,投壶喝茶弹琵琶。本期“圳青年”让我们走进这个年轻的团队。
“这件是复刻的明代皇后的百子衣,两袖间绣满了百子嬉戏的纹样,中间用海水、山石、花卉、绿植、云纹点缀,整体富丽堂皇,寓意多子多福、子孙繁盛。”吴钊涌如数家珍,一件一件向我们介绍他的收藏。
熟悉他的朋友都叫他“豆腐”,这位活泼开朗的90后是深圳汉服社团鹏文荟的负责人,加入吾往团队近2年时间,担任品牌的活动策划兼模特。
生活里,他是一位国风收藏发烧友,为了一件品质上乘的复刻版汉服,他愿意花上一个月的工资。“每次下班回家很累的时候,我翻出那三十几箱的汉服和首饰,会感觉到心理的满足,拥有它们的快乐。”
穿上汉服,戴上冠帽,豆腐在镜子中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回想起第一次穿上汉服的样子:“当时从大学社团借了一件紫色雪纺汉服,骑上电动车很拉风,大家投来的目光,满满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赞叹。”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走上汉服同袍之路。
2018年他刚来深圳不久,便组织深圳汉服同袍复刻了87版《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妆造,吸引了上百名摄影师前来拍摄。平常,他也会特别关注到古装影视剧,学习里面的妆造,再进行复刻。
吾往的主理人敖欢,是这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有个江湖气十足的别名“敖小拜”。穿上西装,她是雷厉风行的深圳创客;穿上汉服,她也是柔情温婉的国风爱好者。
2020年,公司刚成立3年,敖欢就与合伙人决定以科技业务反哺文化,打造属于深圳的国风首饰品牌。带着传播经典的初衷,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研究文物图样,选择首饰材料,到三顾茅庐邀请知名设计师入驻,后期营销,她每一步都身体力行。
团队中的这帮深圳青年,将生活和工作融合得有滋有味。豆腐主导、参与策划多场出圈活动,如在今年1月发起“穿上汉服过大年”全国汉服线上活动,来自英美、加拿大、乌兹别克等25个国家的6万多名汉服同袍在线上点亮“中国红”。敖欢主导打造的“吾往”空间,一度成为深圳热门国风拍摄打卡点,在南头古城举办的深圳同袍汉服嘉年华吸粉无数。
“这款耳环的灵感来自深圳博物馆的金漆木雕展,我们取文物上的喜上眉梢图样,在耳环上进行呈现,可以看到上面有喜鹊,有梅花。”展览中多个文物展柜间,矗立着一个文创作品展柜,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现场,记者偶遇了敖欢。
她的团队设计的这套主题作品曾在2021深圳设计周之第二届宝安文创设计大赛暨“文创赋新,城市记忆”深圳博物馆IP联名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能够获奖,离不开平常的积累。“在做国风首饰设计的时候,每一个系列我们都要做大量文化调研和市场调研,确定一些文化类元素,去了解怎么更好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审美呈现出来。”
敖欢说,他们的设计并非完全复原,而是新中式的国风首饰。“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文化深深不息的力量。也希望能够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带着这样的希冀,他们联合明华堂为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拍摄公益宣传片《遇见》,下篇讲述了一个快递小哥走进博物馆看展览的故事,“后来,我们看到新闻说现实中真的有外卖小哥去看展览了,觉得很欣慰。”
在他们看来,博物馆是忙碌大都市中的一个精神家园,无论你是怎样的职业,能够停下来,放缓一下脚步,在这里看一看奋斗的你和为之奋斗的城市,找到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或认同。豆腐说,大家会很注重自己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去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对于深圳青年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深圳本身包容性特别大,所以大家就算平时穿汉服走在大街上,也不觉得违和。”豆腐认为深圳给热爱传统文化的汉服同袍提供了土壤。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汉服爱好者超过1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年龄段在20岁-35岁。
无论是穿着现代或是古典,敖欢、豆腐和王栩,每天依旧奋斗在南山科技园的这一方空间里,热衷于传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审美。“我们将自己的热爱投入到这份事业当中,相信深圳也会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更多人发现,深圳在文化这方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光彩。”
【联合出品】深圳市委网信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联合主办】深圳市人才工作局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统筹】曲广宁 朱洪波
【采写/脚本】郭悦
【摄影/摄像】黄靖逵 招凤仪 朱洪波
【剪辑】付文韬 黄靖逵
【视觉包装】招凤仪
【作者】 南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