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后来搬到慈善路温家公馆,当然八十年代已经是国有公房,昔日地方名流的府邸,成为了老百姓的大杂院,那些房子被隔出了好多间来。当时租金很便宜,我过来的时候才两岁,所以直到16岁这里要拆除才搬迁,你说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岁月,又怎么会不对老院子情有独钟呢?老家麻沙桥那个地方就有一个香花院子,这个叫法,说明当年主人肯定种满了茉莉花。另一种说法原产于天竺(古印度)。“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香飘山麝馥,露染雪衣轻。”(宋郑域《茉莉花》)“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宋代王十朋)此外,还有祖籍“大秦”(罗马帝国)等说法。多说并传,但殊途同归。世人无不认为茉莉最终是途经天竺传入中国,传至东南佛国福州的。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茉莉品种很多,中国的西南地区也是其原产地,虽然后者取之不多,但是茉莉在中国的普及和影响,我觉得甚至不亚于牡丹,牡丹高贵国色天香,但是总觉得与大众相去胜远,而菊花又过于清高,再

今天我想茉莉花,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想写,并且写过,但是内容忘记了,我还投过稿,中没有中不得了,大约写的不太满意。现在我大概可以把她写好了。

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呢?我觉得茉莉花一定是可以代表典雅大方,有温文尔雅的中国传统女性的气质,她是别国女性所不能赋予的。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1)

关于茉莉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前两种认为茉莉为舶来品,一种说法原产于波斯(安息)。“西域名花最孤洁,东山芳友更清幽”。(宋代王梅溪《茉莉》)西域地区对东西方的贸易交流起到了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西域名花”指茉莉。晋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一书中也认定:“耶悉茗(花素方花的音译名,笔者注)、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南海(亦即南越之境,笔者注)。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群芳谱》《花经》等著作,都持这种说法。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2)

另一种说法原产于天竺(古印度)。“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香飘山麝馥,露染雪衣轻。”(宋郑域《茉莉花》)“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宋代王十朋)此外,还有祖籍“大秦”(罗马帝国)等说法。多说并传,但殊途同归。世人无不认为茉莉最终是途经天竺传入中国,传至东南佛国福州的。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茉莉品种很多,中国的西南地区也是其原产地,虽然后者取之不多,但是茉莉在中国的普及和影响,我觉得甚至不亚于牡丹,牡丹高贵国色天香,但是总觉得与大众相去胜远,而菊花又过于清高,再加上今天被一些不孝之徒玩坏了,还是茉莉花,更加亲民,而且娇小而不娇气。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3)

江阳沽酒客为什么喜欢茉莉花呢?她承载了我更多儿时的记忆。小时候不管是麻沙桥老家,还是后来的慈善路老家,这两个地方都有很多关于茉莉花的记忆。而且我们习惯叫她香花,虽然名字有点俗气,倒是很明确的点出了她的内涵。

老家麻沙桥那个地方就有一个香花院子,这个叫法,说明当年主人肯定种满了茉莉花。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4)

后来搬到慈善路温家公馆,当然八十年代已经是国有公房,昔日地方名流的府邸,成为了老百姓的大杂院,那些房子被隔出了好多间来。当时租金很便宜,我过来的时候才两岁,所以直到16岁这里要拆除才搬迁,你说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岁月,又怎么会不对老院子情有独钟呢?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5)

院子里有两个大花台,除了一些盆栽以外,花台是公用的,老一辈的居民告诉我,他们很早以前从外面把泥土运到这里,把花台建设起来了,里面有一棵老桑树,倒也不是枝繁叶茂那种,算是院子里唯一的大树,至于边角的构树并不起眼,多年后再去老院子看,拆了不少,那棵构树居然还在。

花台里种的了晚饭花。另外最多是昙花、栀子花、还有就是香花茉莉。

我总觉得这些花都是夏季开放的,一到这个时候,蜻蜓也在院子里多了起来,小孩子是肯定要抓蜻蜓的,觉得好玩,当然也会抓苍蝇来喂蚂蚁。那个时候我练就了徒手抓苍蝇的本领。老人们不会管我们怎么玩,但是有婆婆会说,不要抓蜻蜓。她们叫蜻蜓是马马钉。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6)

老婆婆没有文化,但是会告诉我们蜻蜓是王母娘娘的使者,抓了会被王母娘娘惩罚的。可是我们半信半疑,后来知道蜻蜓是益虫,倒是不再伤害它们了。当然,老婆婆还会告诉我们晚上不要指月亮,要被割耳朵。牙齿掉了要扔到房顶的瓦片上,这些民俗虽然有些不科学,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洁白素雅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7)

院子里,昙花开了大家都会晚上观赏,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更没有自媒体,无法给大家直播。而栀子花和茉莉花开了,是可以摘的,我们吊在蚊帐里,一晚上都睡得很香,气味可好闻了。

多年以后,还会时不时的梦回老院子,看到茉莉花开,然而醒来只能微笑回忆,那是回不去的过往了。

没想到,今天成为一名书写地方民俗文化的作者,虽然籍籍无名,却一直坚持下来,大概家乡给予了我美好,不应该就此遗忘和辜负。

就像茉莉花,她不弱小而不娇惯,哪里都可以生长,都能开出洁白的花朵,虽然也有变深色的花,然而芬芳依旧,这大概就是人们喜欢她的原因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