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垫用途(绣花鞋垫与时俱进)
绣花鞋垫用途(绣花鞋垫与时俱进)
绣花鞋垫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衍变发展,绣花鞋垫也在衍变发展。调查、研究历代以来的绣花鞋垫的衍变发展,对于了解鞋垫的现实状况、探索民间艺术的发展规律,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
一方面,在应用方面,传统绣花鞋垫是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在社会发展中,绣花鞋垫的应用领域得到延伸,由单一的实用功能,逐渐拓展到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多个方面。除手工刺绣鞋垫与机械化刺绣鞋垫实物外,“鞋垫”在书籍、民歌、舞蹈、绘画、剪纸、首饰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均有体现。如书籍中有秦岭的小说《绣花鞋垫;徐丽慧、郑军《实用鞋垫图案》;歌曲中有重庆铜梁县民歌《赠袜垫》:“妹子蓝来妹子青,做双袜垫送郎君,......哥哥穿起正合适,拿起看齐打五更”。山西灵石民歌“犀牛望月虎眈山,婚后一准比人强。......纳对蛾扑莲花花,来年定能抱娃娃”;舞蹈中有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创作的舞蹈《绣鞋垫》;绘画中有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李志明的年画《花鞋垫》,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段建伟的油画《花鞋垫》;及首饰品“鞋垫耳饰”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提供了满足各种类型文化需要的可能性。由上得出,主题、内容、材质、技术等因素与社会性、精神性因素共同构成了鞋垫文化的形态。这些形态既有技术上的共性又有社会、审美等精神上的丰富性和个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现代诠释,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