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友乳业现状,重庆天友乳业
重庆天友乳业现状,重庆天友乳业1931年4月,奶牛先后开始产奶,日产100磅左右,5月初开始售奶。陈叔敬将5月1日作为重庆牛奶场开业成立日。当时全场工作人员只有五六个人,这些人不仅负责奶牛的饲养、挤奶,还要负责将整桶牛奶从土湾运到城里,分装成瓶,然后派人分送给订户。牛奶场以重庆为厂名,陈叔敬任总经理,陈敦川任经理。他们将收购的老旧民房打通,连成一片,使之宽敞、通风、不潮湿,有利于奶牛居住。还去歌乐山、西永等地联系农户,签合同请对方按期提供饲料。因此,他毅然打消了毕业后投身文学界的计划,开始策划创办牛奶场。他听说,中国的第一批奶牛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带到上海的,就利用寒暑假,专门去上海考察,详细搜集资料。1930年初,陈叔敬辍学回到重庆,与兄弟陈敦川集资2万银元,正式创办重庆牛奶场。他们一方面派人到上海学习养奶牛技术,另一方面选定嘉陵江边的土湾作为养牛场址,另在城内都邮街设立门市部。进口奶牛价格贵,每头上千块大洋,多了买不
重庆“天友”乳业
五头牛起家
陈丽生是重庆早期民族实业家,上世纪20年代已名列本埠四大盐商,并兼任多家企业的董事或经理。1928年,他把儿子陈叔敬送到北京,就读于燕京大学国文系。受家庭熏陶,陈叔敬很有经商头脑。他发现大学附近有家牛奶场,每天一早,附近公馆的佣人、教授的太太、公司的职员、有钱的学生,纷纷到牛奶场门市部买牛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生意兴旺。
陈叔敬灵机一动,觉得兴办一家牛奶场前景无限:一是投资者大都热衷于经营商业、金融业,竞争对手少。二是门槛低,投资不大,风险较小;三是奶牛繁殖,由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不几年便可翻数倍。
因此,他毅然打消了毕业后投身文学界的计划,开始策划创办牛奶场。他听说,中国的第一批奶牛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带到上海的,就利用寒暑假,专门去上海考察,详细搜集资料。
1930年初,陈叔敬辍学回到重庆,与兄弟陈敦川集资2万银元,正式创办重庆牛奶场。他们一方面派人到上海学习养奶牛技术,另一方面选定嘉陵江边的土湾作为养牛场址,另在城内都邮街设立门市部。
进口奶牛价格贵,每头上千块大洋,多了买不起。陈氏兄弟从上海畜殖公司订购荷兰纯种公牛一头、纯种母牛四头,暂借挤奶工一名,一同运牛到重庆。
牛奶场以重庆为厂名,陈叔敬任总经理,陈敦川任经理。他们将收购的老旧民房打通,连成一片,使之宽敞、通风、不潮湿,有利于奶牛居住。还去歌乐山、西永等地联系农户,签合同请对方按期提供饲料。
1931年4月,奶牛先后开始产奶,日产100磅左右,5月初开始售奶。陈叔敬将5月1日作为重庆牛奶场开业成立日。当时全场工作人员只有五六个人,这些人不仅负责奶牛的饲养、挤奶,还要负责将整桶牛奶从土湾运到城里,分装成瓶,然后派人分送给订户。
上门争订户
重庆老市民从来没有喝过牛奶,早上习惯于喝豆浆,甚至认为喝牛奶会引起燥热,导致便秘。因此,陈叔敬起初不得不东奔西走,亲自到亲戚朋友家中去推销。好在陈家人脉广,结识的有钱人不少,却不过情面,成为第一批订户。他的燕京大学国文系底子派上了用场。他引用《魏书·王琚传》中的一句话:“常饮牛奶,色如处子。”然后介绍牛奶所含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的比例,说明牛奶营养丰富,易于人体吸收,对中老年人、婴幼儿、病人,都是滋补佳品。
经过宣传推销,1933年重庆牛奶场终于站稳脚跟。1936年,陈氏兄弟先后再次引进洋奶牛五头、土黄牛近百头,大量繁殖杂交奶牛,并联系农户包产喂养,由牛奶场包购。短短数年,年产量突破9万磅,曾几何时不可多得的牛奶,至此进入寻常百姓家。
1938年,陈叔敬在民生路第二门市部安装霓虹灯,红色的“鲜牛奶”三个字鲜艳夺目。那是重庆最早出现的霓虹灯广告之一,引起路人和家庭主妇的广泛关注。
据老市民回忆,重庆牛奶场的牛奶经过消毒处理后,一律用半磅玻璃罐装瓶,用蜡纸加火漆封口,卫生美观,远远超过一般散户零售的散装奶。重庆牛奶场还送货上门,无论订户住在哪里,一律送奶到家中,并附赠一朵康乃馨,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新颖的营销手段。
一切如同陈叔敬所预料的那样,重庆牛奶场在本埠没有竞争对手,一般散户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走向系列化
全面抗战爆发,上百万人涌入重庆,给牛奶场带来更大发展机遇。订户络绎不绝,连冠生园这样的顶级食品厂也来下大订单,一年利润即可开办一个分场。陈叔敬抓紧时机,接连在石马河、山洞、高滩岩、磐溪、清水溪新增五个分场,有大小奶牛逾300头。1939年产奶23万磅,1942年再翻一番。
当务之急是开发系列产品。陈叔敬高薪聘请大专院校专家和优秀学生20多人,给畜牧专家的月薪为200多块银元。开发出“荷花牌”奶粉、“大丽牌”纸包黄油、纸包冰激凌、黄油制作的糕点,以及工业、医药需要的乳酪素,畅销大后方。
重庆牛奶场陆续从美国购进各种设备,除生产必须的奶油分离器、黄油搅拌器外,连不同规格的玻璃奶瓶、刮梳、洗刷、奶桶、奶瓶刷,均使用进口货。外国专家和其他参观者前来参观后,都认为重庆牛奶场的设备先进,产品完全符合卫生要求。
重庆牛奶场还利用空隙场地,以牛粪作肥料,种植良种广柑,用“重庆种植园”商标名,包装成箱运销外地。又将经过加工包装的涪陵榨菜,用“中国食品加工公司”商标名,行销泰国、香港一带。这种经营品种多样化,虽然牌名各异,却统归一家生产的经营方式,颇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农工商联合企业。重庆牛奶场具有这样的产销规模,在旧中国算得上屈指可数的大型牛奶场。
创意出新品
1951年,重庆牛奶场与中国百货公司签订合同,将旗下“荷花牌”奶粉定价、定额交给对方在西南总经销。1954年,拥有奶牛400余头,年产牛奶150万磅以上。1955年7月,该场参加公私合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胡子昂副市长的邀请下,陈叔敬进入重庆市工商联工作,任工商联副处长,后来担任过重庆市政协第六届至第八届副主席。
依托重庆牛奶场先后组成的重庆市牛奶供销处、重庆市乳品公司,不断推陈出新。1963年用离心式分离机生产出首批“山城牌”奶粉,结束了滚筒式生产的旧工艺流程。1964年购买卧式奶粉干燥塔图纸,按图改造,建成日处理20吨鲜奶的设备。上世纪70年代以来,研制出婴儿营养代乳粉、酸牛奶、麦乳精等系列产品12个。
企业改制,这家老厂改组为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