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李小建王兆龙行书山行:启功李小建王兆龙行书山行
启功李小建王兆龙行书山行:启功李小建王兆龙行书山行再请看当代实力书法家李小建的行书《山行》:而用绿色框框住的“家停车坐”4个字是比较集中的粗阔笔画且重墨的区域。用黄色框框住的“葉红于二月花”是笔画比较细窄而墨淡的区域。以上这些就是启功先生展示出来的极其细腻的和谐多变的字法章法,是启功先生的作品遥遥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遠上”两字,大大的“遠”字比小小的“上”字要大上4倍左右,然而读者们看着却不感觉不协调。原因是,“遠”字是多笔画的繁体字,而且是全篇的首字,读者们已经习惯了书法作品的多笔画字尺寸要写得大一些,首字笔画墨色也要写得重一些的表现形式了。细看“遠”字的走之起笔一“点”和走之的前半部分曲线被启功先生写得很细窄,右侧的上中部的点还用了“枯”笔;“遠”字下半部分的撇画儿、竖画儿和走之的平捺都以中等粗细的笔画书写。因此整个“遠”字笔画粗细变化层次丰富而有节奏,开篇出彩儿。再请看被蓝色大长框框住“远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
时下正值初秋,正宜品鉴秋诗内容的书法作品。我找到了启功大师,当代实力书法家李小建、王兆龙创写的行书《山行》(唐*杜牧),同框品鉴三篇佳作以图丰厚收获。
请看启功先生的行书作品《山行》:
启功,《山行》唐*杜牧
如上图所示,启功先生让读者们见识了一幅作品内不同字体的尺寸大小,笔画粗细,墨色浓淡的变化到底可以有多丰富。
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遠上”两字,大大的“遠”字比小小的“上”字要大上4倍左右,然而读者们看着却不感觉不协调。原因是,“遠”字是多笔画的繁体字,而且是全篇的首字,读者们已经习惯了书法作品的多笔画字尺寸要写得大一些,首字笔画墨色也要写得重一些的表现形式了。
细看“遠”字的走之起笔一“点”和走之的前半部分曲线被启功先生写得很细窄,右侧的上中部的点还用了“枯”笔;“遠”字下半部分的撇画儿、竖画儿和走之的平捺都以中等粗细的笔画书写。因此整个“遠”字笔画粗细变化层次丰富而有节奏,开篇出彩儿。
再请看被蓝色大长框框住“远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这13个字,这13个字表现为笔画粗细不同的字体排列比较均匀的区域。
而用绿色框框住的“家停车坐”4个字是比较集中的粗阔笔画且重墨的区域。用黄色框框住的“葉红于二月花”是笔画比较细窄而墨淡的区域。以上这些就是启功先生展示出来的极其细腻的和谐多变的字法章法,是启功先生的作品遥遥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请看当代实力书法家李小建的行书《山行》:
李小建,《山行》唐*杜牧
如上图所示,李小建的作品下笔直截了当,收笔修饰简捷,章法讲究。作品赏心悦目。
请看用蓝色框框住的“斜白雲”3个字,“斜”字的最后一笔——竖被李小建下拉得很长,造出了比较大的空白,让整幅作品有了舒缓感。紧接其后的“白”字被写得尺寸小而墨色淡。按字小应当笔画粗阔而重墨的普遍原则来说,这个“白”字应当写得比较粗阔而墨重。但是,上面的“斜”字正在制造舒朗的空白感,为了不和空白感的效果相矛盾,因此“白”字就不能再写得粗阔而墨重了。
紧接“白”字后面的“雲”字又被放大了尺寸,继续了作品字体按笔画多则尺寸大的基本意图书写。
再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5个字组,“生處”,“停車”,“坐愛”,“霜葉”,“月花”。其中除了“停車”一组字是用“停”的最后一笔——竖钩的钩尖儿直接和下面的“車”字相连的,其余的4个字组的字体之间都是通过牵丝连接的。由于所有的连接痕迹都很纤细自然,因此既不显得生硬,又减少了笔画端头的数量。细细品味,韵味绵长。
再请看当代实力书法家王兆龙的行书《山行》:
王兆龙,《山行》唐*杜牧
如上图所示,这幅作品字体灵动里含有端庄,笔画儿中可见舒朗。作品风格独具。
请看用蓝色框框住的“上”字,“上”字的底横儿的左半部分被王兆龙完全地省略掉了,这样处理在这首尽为人知的《山行》诗里是丝毫不影响辨识度的,而且还收到了自然地制造空白的效果。再请看“石”字,王兆龙把“石”字的笔画分撒开来书写,这样处理还是利用了所写内容广为人知的优势,既不影响辨识度,又让读者们看着韵味十足。
再请看用橙色框框住的5个字“寒、雲、家、霜、花”,这5个字都显示了近似方正形状的基本意态,共同形成了本幅作品的端庄风格内涵。
下面我借品鉴三位书法家作品之机也创写一下《山行》:
李洪春,《山行》唐*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