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湾景区门票:荐读神仙湾的故事
神仙湾景区门票:荐读神仙湾的故事燧人,生伏羲、女娲。相传,三皇之首燧人,燧明国(今商丘)首领,一生有诸多划时代发明:取火、纪历、立星、立姓氏、创河图洛书、创天干、创太极等,创立远古文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华文明在华夏大地各处萌生,恰如“满天星斗”,但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黄河中下游的河洛一带,文明的胚胎在适宜的环境中抽枝开花,呈向心结构的“重瓣花朵”,凭借河洛花心的不断绽放而得以绽放。在黄河中下游、秦岭余脉的丘陵沟壑中,黄河水在主河道一路东去中,向南折回了一个180度的半圆,回旋成了一个美丽的湾区(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黄河神仙湾的故事,在这里,与我们民族的5000年灿烂历史相遇而生……一、伏羲蓍草卜筮
作者:赵建林 张尧
策划:孙江子 孙帅 王耀飞
(序)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华文明在华夏大地各处萌生,恰如“满天星斗”,但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黄河中下游的河洛一带,文明的胚胎在适宜的环境中抽枝开花,呈向心结构的“重瓣花朵”,凭借河洛花心的不断绽放而得以绽放。
在黄河中下游、秦岭余脉的丘陵沟壑中,黄河水在主河道一路东去中,向南折回了一个180度的半圆,回旋成了一个美丽的湾区(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黄河神仙湾的故事,在这里,与我们民族的5000年灿烂历史相遇而生……
一、伏羲蓍草卜筮
相传,三皇之首燧人,燧明国(今商丘)首领,一生有诸多划时代发明:取火、纪历、立星、立姓氏、创河图洛书、创天干、创太极等,创立远古文明。
燧人,生伏羲、女娲。
成年后的伏羲,率领部族开疆破土,沿黄河一路向西,最终定居在今甘肃天水。伏羲一生,一样有诸多划时代发明:创八卦、网渔猎、立婚俗、乐陶埙、分地而治等,但最精彩的章节之一——蓍草卜筮,就发生在美丽的黄河神仙湾。
伏羲率部沿黄河西征至神仙湾一带,因士卒多有疾病,大军驻营休整。因为那个时代的士卒多是裸露着四肢的,当时正值春夏之交,蓍草芳菲,本就善于细心观察的伏羲发现很多轻伤士兵的伤口因为在蓍草花丛中行走,愈合的很快,于是伏羲就下令尝试用蓍草花叶给士兵敷伤口,进而尝试着直接吃花叶,竟然很多病倒的士卒得到康复。至此,伏羲一生,都将蓍草花叶作为部落的常备物资,其治病功效逐渐发扬光大。
需要说明的是,伏羲生活的年代距今在5000-7000年前,后因气候变化,神仙湾蓍草几近绝迹。只能期待未来,神仙湾中草药库计划的实施,再现蓍草芳菲的人间美景。
二、女娲甘露化酒
伏羲的西征之路,是和妹妹女娲同行的。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繁衍华夏民族。而极少人知道的是,正是在神仙湾的这次行军休整,中华民族的神物——白酒,诞生了。
新石器中后期的氏族部落,组织形态是松散的,不同部落之间即使没有征伐,往往也随着首领的更迭、相互通婚而不断分化、重新整合。而伏羲女娲部族在这样强有力的首领统帅下,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西征之路不断有新的部族或被动或主动地加入。
女娲是慈爱的,神仙湾休整期间,她看到很多新部族成员劳作艰苦、生活单调,顿生悲悯,就把一天当中日出之时的蓍草甘露与日落之时的山泉混合,赐给部落成员饮用,但大家敬畏女娲,不敢接饮,情急之下,女娲落泪,泪水滴入水中,顿时水体晶莹剔透、芳香四溢,部族成员饮后解劳顿、舒筋血。中国白酒,就此香飘后世,绵延不绝。
今天的神仙湾人,取当地深井矿泉水,以当地小麦为主粮,辅以草药花叶为曲,纯手工酿造的神仙湾美酒一样芳香,细细品味,甘醇中透着淡淡的草药清香。
三、神农延龄草
伏羲女娲生子少典,也有说中间隔着几千年。
少典是有熊氏部落首领,中心在有熊(今河南新郑)。
少典娶有蟜氏(有说附宝),生皇帝、炎帝。
炎帝(部族首领的统称,传很多代,此文说的是第一代),就是神农氏(姓氏代替了名字,这个部族都姓神农),当然此说有争议。但炎、黄二帝是同父异母兄弟,神农氏尝百草而医百病,大都认同。
成年后,皇帝受封姬水(今陕西咸阳)、炎帝受封姜水(今陕西宝鸡),这就是后世夏、商、周诸侯王分封制度的前身。
神农受封姜水,带领部族离开有熊,沿黄河西迁往封地。行至神仙湾被毒蛇咬伤,血流不止、浑身发肿,部下束手无策,他只能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王母娘娘闻听,立刻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从天而降,喂到神农氏口中。神农氏逐渐从昏迷中清醒,青鸟完成使命腾云回归,神农氏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颗青草,草顶长着一颗红珠。神农氏仔细一看,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余痛全消,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
因神农是路过神仙湾,所以此草仅仅在这里昙花一现,后随神农到了姜水,所以至今,陕西有延龄草而河南没有。
四、炎帝吃茶饮
炎、皇二帝的封地都在今陕西,原本地盘都不大。但二帝都是英明神武的伟大人物,因此两个部族很快发展壮大,走上扩张之路。只不过炎帝部族的扩张主要向南、向西,而黄帝部族的扩张主要向东、向北。
部族在向南扩张中,神农炎帝保持了自己尝遍百草的习惯。
一次,在南方征战时,炎帝偶然吃到一种树叶,这种树叶吃进去后,在肚子里走来走去,不一会儿,整个肠胃便像洗过一样干净清爽,感觉非常舒服。炎帝记住了这种树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茶”。以后每当吃进有毒的东西,便立即吃点茶,让它搜查搜查,把毒物消灭掉。
某年岁尾,炎帝回乡省亲,回有熊看望日益老迈的父王少典及母亲,行至神仙湾歇脚,因当时隆冬,士卒端来热水给炎帝暖腹消渴,炎帝就取出随身带的干茶叶,原本想就着热水吃茶,但几片干茶叶掉入热水中,竟然片刻叶片舒展、碧绿如新,而且热水呈现淡黄色,清香四溢,炎帝端起茶水一饮而尽,发觉比直接吃茶味道好太多。至此,炎帝不再直接吃茶,而是用热水泡茶喝,并且在部族中推广开来。
直到今天,人们还管饮茶叫“吃茶”,大概就是因此缘故。
而神仙湾的深井矿泉水,实在是泡茶品茗的绝配。
五、黄帝拜风后力牧
黄帝,五帝之首,本姓公孙,后因封地在姬水而改姓姬,名轩辕。后统一黄河流域各部族,先建都涿鹿,后迁回旧都有熊。流传至今有《黄帝内经》。
黄帝很有智慧,阪泉之战胜炎帝后选择与之结盟。因当时部族纷争,东南方向(有说西南方向)的蚩尤部族很强大且一直在扩张,黄帝预判到未来一定会与蚩尤部族决战,就命炎帝部族东迁回故里,主政有熊。
蚩尤部族崛起于东南今安徽、江浙、山东一带,史称东夷。因部族出身山林游牧部落,善制兵器、勇猛善战。部族一路向西扩张,首先在豫中与回归故里的炎帝部族作战,炎帝战败,求救于黄帝。
不能不说黄帝是大战略家,其实黄帝很早就在为这场决战而准备了。但谋划归谋划,即将到来的这场决战,确实比黄帝预想的来的要快得多,而在与炎帝作战过程中蚩尤部族表现出的战斗力,更是大大超出黄帝的预判。因此,黄帝一边加紧联合备战,一边又苦思以弱胜强之策。
炎帝回迁旧都之后,神仙湾所处的地区,已经是黄帝部族控制区域的中心地带,黄帝为回乡祭祖方便,在神仙湾这钟灵神秀之地建有避暑行宫。
这天,黄帝来到神仙湾行宫闭关,以求神灵赐福智慧。
或许是精诚所至,这晚,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尘垢,又梦见一个人手持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梦醒,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华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之人?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之人?于是马上命人寻访,竟然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拜风后为相,拜力牧为将,这才有了华夏民族的奠基之战——涿鹿之战,黄帝完败蚩尤,一统华夏!
六、黄帝命应龙驱雾
相传,黄帝母亲怀胎二十五个月(已经超过了大象二十二个月的记录)才生下黄帝。黄帝天赋异禀,生而能言,一幅龙颜,浑身散发着圣德,像一个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自然要有人追随。黄帝有一发小,叫应龙。这个应龙也是神人,能呼唤天上的鸟,能驾驭河流的水。两个人童年时代玩得不亦乐乎。
及年长,黄帝已经是当时天下三大部族之一的首领,应龙自然就是他手下的心腹爱将。
在与蚩尤部族决战前,黄帝很细致的研究过蚩尤的战法,发现蚩尤很会借助神秘力量、利用人心的弱点——蚩尤作战经常会在凌晨发动突袭,先在敌营周围点燃潮湿的草堆,及烟雾缭绕,身着兽衣、面部涂抹凶恶图识的蚩尤士卒从烟雾中猛冲过来,往往敌方士卒在万分惊恐、猝不及之下被击溃。虽是明招,却屡试不爽,甚至越传越神乎。
于是,黄帝就命令应龙到神仙湾秘密演练驱除烟雾之术。应龙忠于使命,在神仙湾历时一年,反复演练,终于大功告成:包括烽火狼烟、草堆烟尘、大河晨雾、冬天雾霾,均能一一迅速驱散。
后来在与蚩尤的决战中,应龙立下奇功,因快速驱散烟雾,黄帝士卒反杀蚩尤士卒一个措手不及。
神仙湾,真乃华夏民族的福地也。
七、嫘祖始蚕
嫘祖,西陵氏部族首领之女,在今驻马店西平县区域,伏羲女娲后裔,轩辕黄帝的皇后。
嫘祖聪明能干、母仪天下,是黄帝一统华夏部族的得力贤内助。
相传,与蚩尤部族决战前,黄帝承担着极其繁重的合纵连横、厉兵备战任务,治家理国、发动部族成员的重担就由嫘祖分担。
嫘祖巡视整个部族疆域,来一场全民备战的总动员。
一天,在神仙湾行宫临时休息的嫘祖病倒了,数天粒米未进,侍女们急坏了,想着是否可以采集些新奇的时令鲜果,也许皇后娘娘能吃下去。
侍女们跑遍了神仙湾的沟沟岭岭,但采摘的野果不是苦、就是涩,正当大家垂头丧气准备返回时,忽然,一位在河沟里找水喝的侍女喊叫:“快来看呐,这小白果有多漂亮。”侍女们随着她的喊叫跑了过去,惊异地发现,河沟旁的一片桑树林,桑树上结满了雪白色的小果子。她们以为找到了上等的果子,她们太高兴了,竞忘了品尝。等到拿回宫里用嘴一咬,根本咬不动,而且什么滋味也没有,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叫共鼓的大臣走过来,见此情形,询问何故?听侍女们诉说原委,共鼓建议:“咬不动没关系,用水煮熟了,不就能咬动了!”侍女们觉得有道理,就用瓦罐盛水,把白果倒进去煮,有位侍女拿了一个木棍在瓦罐里搅动,谁知,白果没有煮的能咬动,但木棍上缠绕着许多头发一样的白丝线。
这件新奇的事情被嫘祖知道了,嫘祖仔细瞅着罐里连着罐外、罐外连着木棍的白丝线,笑了,说:“姑娘们,这果子虽然不能吃,却可以派上大用场。如果用这细丝织成布,那做出来的衣服保准舒服又漂亮。”说来也怪,嫘祖见到白丝线,病竟然好了。
第二天,嫘祖跟随侍女们来到那片桑林,观察到那白果子不是树上结出来的,而是一条条蠕蠕而动的虫子口中吐出来的细丝绕织而成,嫘祖给这虫子取名“蚕”、给它织成的白果子取名“茧”。自此以后,载桑养蚕缫丝织绸做衣就在嫘祖的领导下开始了。
这些美丽动听的传说虽不足以作为养蚕、缫丝、织绸、制衣起源的证据,但今天神仙湾景区里,就有缫丝织绸的原汁原味的体验工坊,这里心灵手巧的织娘们,也许就是嫘祖侍女们的后代呢!
责任编辑:弘文 雨泽
作 者:赵建林
投稿邮箱:cctvyxlrwcb@126.com
温馨提示:推广的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