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媒述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信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基础

日媒述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信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基础诸桥辙次早年留学中国,后来主编长达13卷的《大汉和词典》,这本词典里能够查到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田中角荣非常重视这幅字。因此他的女儿田中真纪子说,必须把它挂在纪念馆最显眼的位置。”佐藤信男介绍说。一进展厅,迎面看到的是“为政在人”四个行书大字,这是展馆中极少的一幅出自非田中角荣之手的作品。书写者是日本著名汉学家诸桥辙次。“为政在人”出自中国儒家经典《中庸》。这幅字后面写着“田中宰相清鉴”,是诸桥辙次在田中角荣担任首相后送的礼物,当时诸桥辙次已经89岁了。他的女儿田中真纪子在日前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茶余饭后,父亲经常在家里谈论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他认为,与中国有两千年以上交往历史的日本,应诚恳地为开拓新的关系而努力。”展馆中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与中国文化有关,包括孔子、曹操、林逋、刘禹锡等中国历史名人的语录、诗词。很难想象,没有上完中学的田中角荣,对中国文化有着如此深厚的了解

(文/王子江 杨汀 杨光)位于日本新潟县柏崎市西山町的田中角荣纪念馆有两个展厅,书法作品占据了最大一个展厅里大部分的空间。纪念馆最看重的作品,是田中角荣写下的“信为万事本”五个字,馆里将它印制在纪念品上销售。他50年前访问北京时,曾写下这句话送给周恩来总理。

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完成之际,周总理引用“言必信,行必果”寄语两国关系未来,田中角荣当即手书“信为万事之本”予以回应。中日双方表明了相互信任的态度,最终实现邦交正常化。

寄语:“信为万事本”

直到生命最后,田中角荣一直践行当年的承诺。1992年,在中日纪念关系正常化20周年之际,尽管因为生病行动不便,他仍然带领全家三代人访华。除了参加各种会见外,他们还专门去看了卢沟桥,参观了旁边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听着馆长的解说仔细观看一件件展品。

他的女儿田中真纪子在日前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茶余饭后,父亲经常在家里谈论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他认为,与中国有两千年以上交往历史的日本,应诚恳地为开拓新的关系而努力。”

展馆中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与中国文化有关,包括孔子、曹操、林逋、刘禹锡等中国历史名人的语录、诗词。很难想象,没有上完中学的田中角荣,对中国文化有着如此深厚的了解。纪念馆解说员佐藤信男告诉记者,纪念馆里的书法作品都以汉语诗歌为主,田中角荣从小就受到汉学的教育,否则也不会有写书法的兴趣。

日媒述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信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基础(1)

游客在田中角荣纪念馆参观,展厅上方是“为政在人”书法作品。(杨光 摄)

一进展厅,迎面看到的是“为政在人”四个行书大字,这是展馆中极少的一幅出自非田中角荣之手的作品。书写者是日本著名汉学家诸桥辙次。“为政在人”出自中国儒家经典《中庸》。这幅字后面写着“田中宰相清鉴”,是诸桥辙次在田中角荣担任首相后送的礼物,当时诸桥辙次已经89岁了。

诸桥辙次早年留学中国,后来主编长达13卷的《大汉和词典》,这本词典里能够查到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田中角荣非常重视这幅字。因此他的女儿田中真纪子说,必须把它挂在纪念馆最显眼的位置。”佐藤信男介绍说。

破冰:“天地英雄气”

田中角荣生于1918年,少年贫寒,16岁就离开新潟老家到东京谋生。他以建筑业起家,后步入政界。29岁,他当选众议院议员,39岁出任邮政大臣,成为当时日本战后首位不到40岁的内阁成员。他担任首相时,也只有54岁。仕途得志、意气风发、满腹豪情跃然纸上:“雄魂”“祈必胜”“真挚敢斗”“志在千里”“岁如流水去不返,人似草木争春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纪念馆里每幅作品背后,都似乎有说不尽的励志故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朝刘禹锡的诗《蜀先主庙》。就在入阁的那一年,田中角荣将它写在屏风上送给了友人。据介绍,这是田中角荣最喜欢的两句诗,除了馆内展出的作品,这两句诗的手迹还有近10个版本。考虑到他访问北京前后遇到的巨大阻力,但凡缺少一点这样的英雄气概,中日关系在当时实现正常化都是不可能的。

田中真纪子告诉本网记者:“父亲说,为了创造未来日中年轻人能够友好、自由往来的环境,他是抱着死也在所不惜的心情去中国的。”访华回国后,田中角荣同样受到了生命的威胁,右翼人士“骂田中角荣是国贼,让他辞去议员,让他切腹,让他滚回新潟去,一定要杀了他等等”。“雄魂”“真挚敢斗”,果然字如其人。

日媒述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信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基础(2)

1972年,田中角荣在北京写下的访华随感。(杨光 摄)

1972年9月,当选首相只有两个月的田中角荣抵达北京,同中国领导人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恢复了两国外交关系。这成为田中角荣从政生涯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他访问中国的照片都放在展馆里非常显眼的位置。

田中角荣在北京时曾用汉诗记录下访华随感:“国交途绝几星霜,修交再开秋将到。邻人眼温迎吾人,北京空晴秋气深。”这幅作品是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写下的,经过精美装裱,挂在纪念馆的橱窗里,诉说着50年前的往事。

作品的旁边是一个独立的玻璃橱窗,里面珍藏着毛泽东主席亲自相赠的一套宋版《楚辞集注》,黄色的包装纸上是三行清秀的墨迹:“楚辞集注全六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寄赠。”在旁边的照片上,田中角荣左手拿书、右手与毛主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周总理站在旁边,面带亲切的笑容。六册楚辞打开了一页,清晰可见朱熹写的评价屈原的序言:“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

1973年7月,田中角荣在东京首相官邸会见中国排球代表团时说:“毛主席赠送我的《楚辞集注》,我很珍贵地保存着。”这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社为庆祝中日建交一周年,翻印出版了这套书,田中角荣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序言一起出版。他写道:“这本书的原本是在日中恢复邦交的前两天,即9月27日晚上,我同毛泽东主席会见时,他作为纪念品赠给我的。日中友好才刚刚开始,今后有必要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促进相互交流。”

日媒述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信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基础(3)

毛泽东主席赠送的一套宋版《楚辞集注》在田中角荣纪念馆展出(王子江 摄)

人生:“花开多风雨”

纪念馆内有一张田中角荣现场写字的照片,只见他蹲在一张四尺宣纸旁,挥毫泼墨,足见过硬的腕力和书法功底。田中角荣并非只写一些豪放的作品,有些展品中也透着浓浓的田园气息,譬如“蜂懒采花疏”(宋代林逋)、“风摇竹影书签乱,花落池波砚水香”(元代王蒙)、“晓莺啼林远”(唐代柳宗元)等。

佐藤信男说:“如果没有很深的汉诗修养,他是不可能这样信手拈来的。”

1974年11月底,田中角荣因政治资金来路不清等问题受到社会批评,遂引咎辞职。1976年夏天又因被指控涉嫌洛克希德贿赂案而被捕入狱,后被保释。1985年春天,田中角荣患脑血栓,一直行动不便。1989年10月,他发表声明,结束了40多年的政治生涯。

“花开多风雨”,这是田中角荣写在一把扇子上的作品,原诗出自唐代诗人于武陵的《劝酒》:“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这副扇面的题写日期大约是1980年,可见官司缠身的田中角荣依然保持了乐观的精神。1993年,田中角荣因病去世。

纪念馆所在的小山坡往东走600米,就是这位日本前首相的诞生地和故居,他死后就葬在故居附近。故居平时大门紧闭,门外是一条公路,沿公路往西6公里就是日本海。隔海相望,大约500公里外就是亚洲大陆。花开花落,风雨50载,中国和日本、亚洲和这个世界都因为那次中国之行改变了模样。田中角荣只做了两年多的首相,但因为那次访问,足以凛然千秋。

来源:参考消息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