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聊饭圈:从奇葩说到饭局的诱惑
奇葩说聊饭圈:从奇葩说到饭局的诱惑《饭局》制片人详解节目逻辑和所做努力,但形式上的简陋依旧是痛点一句话,看《奇葩说》是酣畅淋漓,《饭局》却是“温水煮青蛙”般的不畅快。作为一档通告类纯网综艺,《饭局》由马东携手侯佩岑共同主持,智慧和美貌各自凸显。嘉宾阵容一般设置为“当红明星 《奇葩说》热门选手 综艺达人”共计9人,这饭吃得好不热闹。《饭局》一期节目包括两个主要环节:饭局 狼人游戏。是时下90后们聚餐的普遍玩法,也是造成我疑虑的问题之一。另外,节目采用直播(“狼人杀”环节单独在斗鱼TV直播) 点播的“双播”模式。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播出形式上,《饭局》都有直接而明显的变化。变化会带来新鲜感,也会带来不适感。《饭局》属于后者。相比于其前辈《奇葩说》,《饭局》突兀地分为两个部分,也就缺少了逻辑上的连贯性;饭局里的话题虽然仍旧以逗乐为主,却总觉得是饭局里的人自说自话;玩游戏的时候更是让人着急,烧脑倒是好玩,但给人感觉焦躁可还行?
说实话,我很喜欢看马东费尽心思却百折不挠见缝插针地读广告,所以,《奇葩说3》收官的时候,我有一点难过和舍不得。但是,很快,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因为,马东和他的米未传媒,在朝阳公园东七门儿里默默耕耘,很快就带着新作《饭局的诱惑》(下称《饭局》)于9月25日登陆腾讯视频。有《奇葩说》金玉在前,我对《饭局》的期待自然很高。但是,真正看下来,却觉五味杂陈:有笑点但也有疑惑、有同感但也有隔阂。我猜,与我有共鸣者即便不能称为“众”,也不在少数。
不黑不吹是原则和坚守,但更好的节目品质才是制作方和观众的双赢。在讨论前,先说说《饭局》是怎么回事吧。
《饭局》突破创新兼有,但与《奇葩说》相比却有几大短板
作为一档通告类纯网综艺,《饭局》由马东携手侯佩岑共同主持,智慧和美貌各自凸显。嘉宾阵容一般设置为“当红明星 《奇葩说》热门选手 综艺达人”共计9人,这饭吃得好不热闹。
《饭局》一期节目包括两个主要环节:饭局 狼人游戏。是时下90后们聚餐的普遍玩法,也是造成我疑虑的问题之一。另外,节目采用直播(“狼人杀”环节单独在斗鱼TV直播) 点播的“双播”模式。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播出形式上,《饭局》都有直接而明显的变化。变化会带来新鲜感,也会带来不适感。《饭局》属于后者。相比于其前辈《奇葩说》,《饭局》突兀地分为两个部分,也就缺少了逻辑上的连贯性;饭局里的话题虽然仍旧以逗乐为主,却总觉得是饭局里的人自说自话;玩游戏的时候更是让人着急,烧脑倒是好玩,但给人感觉焦躁可还行?
一句话,看《奇葩说》是酣畅淋漓,《饭局》却是“温水煮青蛙”般的不畅快。
《饭局》制片人详解节目逻辑和所做努力,但形式上的简陋依旧是痛点
带着对《饭局》的疑虑,我联系到《饭局》的制片人宋梓漪,面对我提出的疑问,米未做出以下回答。
谈及节目源起,宋梓漪说:“饭局是中国人很重要的一个文化标签。酒过三巡后的人是最放松,最真实最有情感的,在这个最真实也是最有谎言的文化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精彩的故事。饭局后的‘续摊’也同样重要。唱歌,打麻将,以及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炫智商’的狼人杀游戏。我们把生活中真实逻辑的连接场景搬到了屏幕上。”
尽管这样的解释揭示了节目的内在逻辑,但还是无法破解节目截然分为两段带来的分解感和拼凑感,生活中的饭局是放松休闲,游戏则是破解无聊和消磨时间之用。生活的逻辑不加改造直接搬到节目上,给人的感觉不是偷懒就是显得无厘头。
而把时下流行的狼人游戏放在节目中,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视角,相比《奇葩说》以观点向外扩影响、从节目到生活的视角,制作上《饭局》是导演思维的逆向进行。宋梓漪也说道:“大家透过屏幕看‘生活’势必无趣,但生活是所有艺术的来源,我们是想把‘生活’中最有趣的部分传递给观众。”
观看时,也确实能感觉到节目对生活的提炼,但是离最有趣还差很远,现实生活远比节目呈现的冰山一角更精彩,而相比于《奇葩说》以论点从内容上影响观众的思维和观点的做法,《饭局》的实用性显得更为薄弱。
另外,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90后、00后这些人群,饭局的魅力和诱惑渐减,甚至很多人都不参加饭局,尽管这并不能完全否定节目,但确实削弱了其受众基础。
无论是饭局还是游戏,烧脑的同时还要保证观赏性和娱乐性,嘉宾和玩家的水准直接决定节目的吸引力,宋梓漪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嘉宾和玩家的选择,人的性格底色是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核心基础。”
不过,因为节目形式的简陋,压力和趣味点都放在了内容上,内容又过于仰仗嘉宾,即使嘉宾的娱乐性再强,也扛不住包括直播之内的如此多的压力。而这也是《饭局》的痛点,显得有些费力不讨好。
创新求变也有后顾之忧,分寸把握是关键
与米未的这次对话,让我对于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以米未为例,《奇葩说》为其积累了观众群,马东和米未旗下的艺人及嘉宾也自带观众。尽管《饭局》还是熟悉的配方,但汤的味道变了,观众也会因为感官上的不适和节奏的调整而让新节目淡出他们的视野。
不断的变化是市场运转的规则中永恒的一点。总体来讲,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是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新的步伐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市场反馈,这个分寸需要在前进和反馈中才能掌握和运用。
马东带领着一批由80、9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对于此,他曾说过:“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不光体力好,干活不要命,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理想主义色彩,他们追求的东西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对内容的那种兴趣。”其实,马东没有说出的一点是,年轻人本身就是风口,而在这一根基上他的试错空间更为广阔。
《奇葩说》的成功,为马东在互联网视频内容制作上提供了很多的启发。米未之后能尝试的也不限于综艺,马东也坦言“内容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所谓的一定要做综艺;相比于内容这一核心,承载形式的界限呈现出模糊化的趋势,理念和传递的价值更应当被关注。”
好内容固然是第一位的,但形式绝不至于落到被忽视的位置,“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容做的足够好是一种文化自信,但形式上的精益求精未尝不是一种产业自信,“两条腿走路”更为和谐,也更能保障品质和速度。
【文/阿童木】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