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经师和人师
如何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经师和人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丁俊萍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武星亮主持人:本报记者 靳晓燕 唐芊尔对话嘉宾:
7月17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利用暑假回乡时机,在石家庄市正定县呈明书店和中学生共同阅读党史书籍。武志伟摄/光明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师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讲青年系列党课的录制现场。新华社发
安徽师范大学的思政课堂。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唐芊尔
对话嘉宾: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武星亮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丁俊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先春
课堂上笑语的回响,是对老师人格魅力的折服;课后深深的哲思,是对老师思想引领的反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许:“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已经达到12.7万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引路人队伍该如何打造?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就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1.“经师”是成为“人师”的基础,“人师”是“经师”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记者:教师质量备受各界关注,学生们期待可以遇上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的好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您如何理解“经师”和“人师”?“经师”与“人师”的异同和关联是怎样的?
武星亮:“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里的“经师”和“人师”表达的是对教师的一种分析和期望。就一般而言,所谓“经师”,是指通过传授专业知识和各种学问,教人增知的老师;“人师”,是指以自己的言语品行和道德涵养影响学生,教人做人的老师。作为思政课教师,对“经师”和“人师”的内涵应该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思政课教师应该是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经师”,更应该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跟中国共产党前行,以自身言行一致的表率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师”。
对“经师”与“人师”异同的分析,实质上不在于将教师划分为两类,而在于表达理想状态和指明努力方向。作为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本分的教师,本来就应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与“经师”相比,“人师”是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良好境界。实际上,“人师”内在包含了“经师”,是以“经师”为基础和前提的,离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过程,不可能达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目的。
丁俊萍:著名教育理论家、革命家、政治家徐特立先生认为:“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教学问者必须自己有学问,教行为者必须自己有德行。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经师”是成为“人师”的基础和前提,重在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来为学生授业解惑,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方能解学生之疑、学生之惑;“人师”是“经师”要努力追求并达到的境界,重在传道育人,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思政课教师更要追求成为“人师”,切实扛起铸魂育人的责任,担当起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刘先春:“经师”重在“学高”,“人师”重在“身正”,“经师”与“人师”紧密相连。一方面,二者都是高质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路上的“引路者”和“筑梦人”;另一方面,两者又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经师”所具备的广博学识、扎实功底、勤奋精神和高超水平与“人师”所具备的坚定信仰、高洁德行、深远情怀、律己品格、正直人格、优良作风互融共促、彼此耦合,呈现出“经师”和“人师”完美统一的教师面貌。
2.达到“人师”境界需要全方位修炼,形成德才兼备的良好综合素质
记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达到“人师”境界,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努力?
武星亮:要达到“人师”境界,需要在政治、思想、品德、知识、身心、能力上进行全方位修炼,形成德才兼备的良好综合素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为人师表的高尚人格、扎扎实实的理论功底、得心应手的教学技艺、守正创新的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
要达到“人师”境界,需要着重在三个方面努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这也就是达到“人师”境界需要着重努力的三个方面。
成长为“人师”,我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是,要“运用两种力量,这就是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相结合,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作为一种世界观的教学,自己不信或不怎么信,是不可能达到让别人信的目的的。面对青年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言教身教的统一,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该管的却不管,是难以有人格感召力的。
丁俊萍: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指明了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达“人师”境界的路径。
第一,读书、观察、研究。“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就需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和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出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才能将坚定的学术自信和良好的学术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在课堂上把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深讲透讲活,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者和引路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
第二,用心、用情、用力。“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要用心、用情、用力,以身示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铸魂育人。
第三,技术、技能、技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注重方式方法,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根本,一定的技术、技能、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更好地促进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3.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就是要明道、信道、传道
记者: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己任,在“学”与“养”,“尊德性”和“道问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这种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和支持?
武星亮: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至少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崇高理想的关系问题。“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用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在具有强烈向往“真善美”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以责任和担当为精髓的家国情怀,从而在为国家和人民而担当的大爱情怀推动下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二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的关系问题。思政课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最重要的是塑造价值。价值塑造是思政课的根本教学目标,塑造价值是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职业要求。三是处理好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关系问题。
丁俊萍: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概括说来就是要明道、信道、传道。刻苦、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追求高深学问,严谨治学,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应有的学术造诣和科学方法讲清楚思政课课程体系内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坚定政治信仰信念和学术自信,明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涵养德性,以思政课教师特有的人格、品德、修养之魅力铸魂育人。
从外部条件来说,要给予政策支持,做好顶层设计,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建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思政课教师能为、愿为、乐为创设条件;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学,明确政策导向,为思政课教师发展提供“绿色通道”,让思政课教师有荣誉感、有自信心、有期待和希望;教师共同体互助协同,共享资源平台,共研共进共成长。
4.注重自我设计,“心中有责任,眼里有目标,脚下有行动”
记者:教师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重要。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道德成长、人格修养、知识生成是自我成长、自主发展的重要功课。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引路人队伍,教师自身该有怎样的自我设计?需要克服哪些阻碍因素?
武星亮: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的自我设计,可以概括为“心中有责任,眼里有目标,脚下有行动”。
“心中有责任”,是自我设计的首要内容。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牢记在心。
“眼里有目标”,是自我设计的主体部分。第一是要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年轻教师前程远大,潜力巨大,理应以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为榜样,学习先进,奋力赶超。第二是要有合理的课程建设目标,好老师总是盯着“金课”的标准和要求,动态地确立并努力地追求适合于实际情况和自身状况的“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第三是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和终点,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确立、追求、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文化活动过程,眼里缺乏教学目标是不可能成长为好老师的。
“脚下有行动”,是自我设计的落脚点。要在统筹教师、学生、内容、手段、环境五大教学要素的过程中,努力追求教学实效性;要在狠抓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个重点的过程中,努力增强教学吸引力;要在备课、讲课、思课的过程中,努力锤炼内化、外化、优化这三种成长为好老师的基本功。
刘先春:我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踏踏实实修好师德,以自身的高远志向、敢于担当、奋斗精神、乐观态度感染学生;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方法,深耕科研沃土,以扎实理论功底、新颖教学方法、优秀科研成果带动教学质量跃升;要在锤炼意志上下功夫,克服金钱、物欲、名利的诱惑,不能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官场,而是要心在教室、心在课堂、心在学生、心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