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大善似无情小善乃大恶(古训小善如大恶)
怎样做到大善似无情小善乃大恶(古训小善如大恶)有很多的人有购买动物然后放生的习惯,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将要被杀或濒死的动物。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的购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捕猎和杀戮。正是这些人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了非法捕猎的发展,造成了那些动物的灾难。人们看到街上的的残疾小孩难免善心发作,施舍一些银钱,这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些小孩儿的生计问题,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团伙利用人们的善心,去伤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让他们变成残疾,然后逼迫他们上街去乞讨。这一点“举手之劳”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剧。什么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后,一念仁慈,不经过深思熟虑,顺手为之,这就叫小善。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的“小善”反而会酿成大祸。
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们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则,只有这样,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违背自然而又能帮助别人摆脱困境,这样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子贡的故事
春秋时期,许多鲁国人因战乱流落外国,沦为奴隶。鲁国的法令规定,如果有人能够将被奴役的鲁国人赎回,那么这个人可以从官方的库府拿回赎金。
什么叫“小善”
什么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后,一念仁慈,不经过深思熟虑,顺手为之,这就叫小善。
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的“小善”反而会酿成大祸。
人们看到街上的的残疾小孩难免善心发作,施舍一些银钱,这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些小孩儿的生计问题,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团伙利用人们的善心,去伤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让他们变成残疾,然后逼迫他们上街去乞讨。这一点“举手之劳”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剧。
有很多的人有购买动物然后放生的习惯,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将要被杀或濒死的动物。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的购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捕猎和杀戮。正是这些人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了非法捕猎的发展,造成了那些动物的灾难。
人有感性与理性,善念属于感性,但是行善却一定要理性。
只凭着感性去行善,却完全不顾及这样的善良到底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善良就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善如大恶”。
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真正的善行,珍视对方远飞的翅膀。
——每个人都心存善意,都渴望帮助别人时,获得感激与存在感。这是人类的普遍天性,所以越是能力弱的人,越是幻想自己施惠于他人。
——善的冲动,与人的能力成反比。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洞悉世相人心,越是不能确定自己的付出,是不是有益于对方的成长。能力不足的人,反而会成为饲养野鹅的老人,只为自己的付出快感,让对方陷入到真正的危险之中。
——真正的善良有三层,最低层是让自己快乐幸福,不成为社会问题,也不成为别人的问题。第二层是行有余力,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能够帮助别人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最高层次是只为自己而活,而他人则在你的成就中自然获益。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佛陀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老子曰:上德不德,以为有德。孔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真正的智慧如太阳划过天空,只为自己的快乐。但万物苍生,却于阳光中获得生命与滋润。大善无迹,当你心中想着行善时,你已经LOW了。
——对弱者的悲悯,只是智慧之心,害怕自己会变得冰冷。所以智者眼中有泪,为所有对抗自身成长的人。
要让孩子接受这些观点,首先是成年人自己接受。
年轻拥有无限可能,蠢萌是我们的权力。但当我们成为父母,获得智慧认知,明智之行,就必不可少。我们说什么,孩子未必听。但我们做什么,孩子却一定会看。孩子很难继承父母的优点,却极易放大家长的缺点。
家长对孩子唯一的影响,是你做了什么。
而非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