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最新消息,荆州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防汛抗旱最新消息,荆州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江陵县沙岗镇启动泵站引水灌溉农业重镇江陵县紧盯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全力以赴为群众解水忧、纾水困。截至目前,该县已启动24台泵站抽水,累计为25万亩农田抽水超4000多万立方米。“流量维持在350立方米每秒,日调水超3000万立方米。”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的引江济汉工程进水节制闸,正开闸向汉江中下游和长湖补水,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江陵、松滋、公安等7个县(市、区)已有60个乡镇、21.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自7月下旬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荆州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荆州市8月14日10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行政辖区跨越长江两岸的石首市,共架设40多处取水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取水超过4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抗旱压力。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佘海艳 陈雪玲 潘路 张梦瑶
8月15日,高温晴热天气依旧在持续。连日来的持续干旱天气让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面临挑战。
荆州区马山镇专业人员深入村组,针对易受旱村的田间地头进行重点查看
“流量维持在350立方米每秒,日调水超3000万立方米。”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的引江济汉工程进水节制闸,正开闸向汉江中下游和长湖补水,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
“江陵、松滋、公安等7个县(市、区)已有60个乡镇、21.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自7月下旬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荆州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荆州市8月14日10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行政辖区跨越长江两岸的石首市,共架设40多处取水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取水超过4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抗旱压力。
农业重镇江陵县紧盯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全力以赴为群众解水忧、纾水困。截至目前,该县已启动24台泵站抽水,累计为25万亩农田抽水超4000多万立方米。
江陵县沙岗镇启动泵站引水灌溉
连日来,荆州市各级各地党员干部下沉抗旱一线,全力以赴,多措并举保农村生活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稳定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抗旱形势严峻,荆州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水利部8月15日发布消息称,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江河来水也偏少两到八成。据气象水文预测,长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根据荆州市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市仍将以高温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土壤墒情严重,旱情将快速蔓延加剧,加之长江水位持续偏低,抗旱形势日趋严峻。
7月下旬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荆州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江陵、松滋、公安等7个县(市、区)已有60个乡镇、21.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按照及时预警、响应前置、高效联动的要求,荆州市于8月14日10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要求当地及部门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及时会商研判,因地制宜制定抗旱措施。
与此同时,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上下游、跨区域用水协调,优化配水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全力保障工农业供水需求,坚决打赢抗旱保丰收攻坚战。
石首市架设临时取水口灌溉
全力抗旱保水,累计灌溉水量超6亿立方米
目前,省水利厅、省防办相继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而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也造成荆州市出现轻度到中度气象干旱,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也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旱情发生后,荆州市迅速调集各类抗旱设备,全力调水抗旱,确保农业稳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市15座沿江干流重点涵闸泵站累计引水提水4.3亿立方米,荆南四河沿线各县市区152处泵站累计提水1.33亿立方米,104座水库累计提供灌溉抗旱用水0.73亿立方米。同时,加大引江济汉向长湖补给流量至每秒90立方米。
据了解,入汛以来,荆州市降水318.9毫米(洪湖)至600.4毫米(松滋),平均降水较历史同期偏少2成,其中洪湖、监利、石首等地普遍偏少4至5成。
同时,受长江上游、洞庭湖上游持续无雨影响,主要荆州市境内的江河水位持续偏低,沿江涵闸出现引水困难。全市6座小型水库死水位。
受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叠加影响,高温干旱已造成松滋、洪湖、江陵3县市26个乡镇78606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28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899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25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45万元。
由于长江水位偏低,江陵县观音寺闸、严家台闸不能按设计流量引水,灌区旱情迅速发展,特别是沙市区的观音寺北灌渠断流。荆州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协调江陵县、沙市区,引导江陵县在自身辖区内农田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采取轮灌的方式积极为沙市区岑河镇供水,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同时,该局积极协调石首市和监利市,确保冯家潭石首灌区、监利灌区平衡供水,化解了群众水事纠纷。
石首市取水抗旱
引江济汉工程开启抗旱补水,日调水3000多万立方米
面对旱情,荆州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与省水利厅、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协调,加大引江济汉向长湖的补给流量到每秒90立方米,同时加大长湖向东荆河的补水流量,缓解了东荆河沿线监利市、洪湖市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生活供水困难。截至目前,引江济汉工程今年已累计引水27.97亿立方米。
为保障工农业用水需求以及正常生产生活,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认真研判、科学调度,有效缓解旱情。
按照省水利厅要求,该局于7月13日9时50分将引水流量增至353立方米每秒,并努力维持在350立方米每秒,日调水超3000万立方米。
同时,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加强设备、建筑物、渠道巡视巡查、定期维护和隐患处理,保证工程平稳运行。
“我们全员上阵,保证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同时闸站管理所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水情,特别是三峡下泄的流量调整,确保尽最大可能向汉江中下游沿线进行调水。”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荆州分局负责人说,将按照省水利厅统一调配,及时抢抓关键时期的引水力度,加大调水流量,为抗旱工作贡献引江济汉的力量。
引江济汉工程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主要任务是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
引江济汉工程开启抗旱补水,日调水3000多万立方米
干群协力抗旱,全力保障粮食生产水源供应
据荆州市水利和湖泊局预测,旱情仍有可能持续发展,该局将继续加大水源调度,保障大水源安全,加强跨区域的水源调度管理,监督灌区管理单位按照科学的配水原则,确保农村生活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连日来,荆州市各地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旱大战。荆州区马山镇位于荆州古城西北,是该区地势较高的乡镇。持续晴热高温以来,当地的水稻灌浆受到严重影响,抗旱形势日趋严峻。
日前,马山镇把抗旱保粮作为当前农业生产首要任务。前期该镇专业人员深入村组,针对易受旱村的田间地头进行重点查看。通过农技报、微信群指导田间抗旱技术,指导农户喷施叶面肥,提高水稻结实率,并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利用抗旱资金10.5万元,组织劳力100余人,机械7台,对水渠等主要灌渠进行清障除杂,累计清理主要输水渠道27千米,预计在一周内引漳河水共计95万方。
截至目前,马山镇共开启155千瓦以上骨干泵站2台910千瓦,开启固定泵站93台2130千瓦,临时架机292处,日灌溉面积0.65万亩。目前,该镇的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农作物生长得到保障。
引江济汉工程开启抗旱补水,日调水3000多万立方米
行政区域跨越长江两岸的石首市,为缓解旱情影响,当地已经启用抗旱泵站,架设临时取水点共40多处,共提灌饮水4000多万立方米。
石首市蛟子渊泵站是一座抗旱提灌泵站,承担着石首市江北片区的抗旱灌溉任务。自上月下旬以来,该泵站每天24小时开机,进行提灌引水,以此补充垸内水源,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及时供应。
“鉴于当前旱情发展和江水回落较快,市抗旱服务队调来37千瓦的水泵5台,抢引江水,保证江北的大垸抗旱用水所需。”蛟子渊泵站负责人陈友洪说,为进一步提升江北片区的抗旱能力,蛟子渊泵站附近还加紧新增一个临时引水点,以此确保该片区水源供应。
在石首江南片区,一场抗旱的“战役”也悄然打响。石首市团山寺镇紧邻团山河,沿河没有一座抗旱提灌泵站,不能引团山河水进垸内,严峻的干旱形势,让当地群众急上心头。
“市抗旱服务队为我们送来了4台水泵,有效地缓解了垸内15个村的干旱问题。”团山寺镇水管站站长田方新说,这几天,石首市相关部门和村民站在一起,想办法引水灌溉,确保农业生产不受或免受干旱影响。
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江陵县,今年推出了优质粮食工程。连日来的旱情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缓解旱情,当地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当地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为群众解水忧、纾水困。截至目前,该县已启动24台泵站抽水,累计为25万亩农田抽水超4000多万立方米。
(通讯员 张梦瑶 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