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三、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精神由于道家具有深邃的辩证睿智,因此他们对所有事物往往有比较深入的看法,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直探其底蕴,提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主张。譬如人们通常容易看到事物的正面,即其主动、显露的部分、前进的轨迹和刚强的威力,道家却要我们看重事物的负面,即其被动、深藏的部分、曲折的过程和柔弱的作用,并且认为后者在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比前者更重要,所以道家主张因循自然,“无为”、“无智”、“无欲”、“无私”、“不争”,主张处弱居下,贵柔尚静,返朴归真。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这一句话实概括出了老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般人会以为道家这种“无为”“取弱”的哲学太消极,甚至太傻了,不适用于今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积极进取的时代。其实,道家讲的守弱贵柔,是指坚守住万事万物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虽然处于原始的、弱小的、沉静的状态,却蕴含着强大深厚
常看远方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道家文化特别是其哲学思想以其博大精深、隽永多义的思辩内涵,超迈豁达、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以老庄哲学思想为基本内核,以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人生观、养生术、处世术及道教、中医,气功、武术等为表现形式和社会化、泛化形态,内化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人格类型之中,凝聚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两者各有侧重、互有短长,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长期绵延不绝,汇合成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滔滔大江。
一、崇尚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自然”两字。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可以说,道家都是一些热爱自然之美的自然主义者,道家哲学是一种歌颂自然之性的自然主义哲学,道家思想的种种基本特性和基本精神皆由此生发而来。
道家崇尚自然的真正旨意,首先就在于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但“道”的根本特性又是“自然”,所以人、地、天效法“道”最终又归于效法“自然”,“自然”是“道”及一切万物的根本精神之所在,故老子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家所尊崇的自然,既指大自然的天然状态,又指由此引申出的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境界。道家人物都十分喜爱大自然,整部《老子》、《庄子》及陶渊明的诗等等,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对和谐、纯朴、壮阔的自然之美和自然万物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的由衷向往。在道家看来,与这种大自然相比,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失去了纯朴天真美好的自然品性,造成了种种丑恶和祸害,特别是看到人间的巧伪权诈、浮华奢侈、贪欲暴虐、厚颜无耻,真让人无限厌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一步步远离了自然之道,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所以他们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让人们保持质朴的天性,这就是返朴归真。他们认为,矫饰仁义、滥用礼乐、卖弄智巧,如同骈拇枝指、附赘悬疣,不合于自然之道。更有甚者,以钩绳规矩削性、以纆索胶漆侵德,这些皆有害于人性的正常发育,于社会人生无补,不如各顺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然而然地成长发展(参见《庄子·骈拇》等篇)。
二、辩证的睿智
道家思想是非常富有辩证思维的,道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之一。但是,道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并非纯思辩的概念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而是一种以社会斗争和人事经验为真正立足点的“实践的辩证法”,即是一种“保持生存避免转化的政治辩证法和生活艺术”。正因为如此,道家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处世艺术等方面都表现了胜人一筹的辩证睿智,成为一种典型的“中国的智慧”。
由于道家具有深邃的辩证睿智,因此他们对所有事物往往有比较深入的看法,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直探其底蕴,提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主张。譬如人们通常容易看到事物的正面,即其主动、显露的部分、前进的轨迹和刚强的威力,道家却要我们看重事物的负面,即其被动、深藏的部分、曲折的过程和柔弱的作用,并且认为后者在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比前者更重要,所以道家主张因循自然,“无为”、“无智”、“无欲”、“无私”、“不争”,主张处弱居下,贵柔尚静,返朴归真。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这一句话实概括出了老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般人会以为道家这种“无为”“取弱”的哲学太消极,甚至太傻了,不适用于今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积极进取的时代。其实,道家讲的守弱贵柔,是指坚守住万事万物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虽然处于原始的、弱小的、沉静的状态,却蕴含着强大深厚的生命力,最终可以以“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这就是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的道理。再者,道家认识到,事物的强弱乃至人生的祸福穷达,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表面上强的,实质未必强;此时强的,彼时未必强;强大繁盛之时,往往开始走向衰败毁灭。因此,道家教人“致虚极,守静笃”,处变不惊、虚静自守、厚积薄发,实现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虚应实、以退为进,以屈求伸。可见道家的柔静之道并非是完全消极的哲学,而是“正言若反”、“进道若退”的辩证哲学,充满了历史和人生的智慧,具有境界高远、深沉超越的丰富内涵;它开掘了生命和历史的深度,能培养人的深沉持重的品格,加强人的韧性和灵活性,以便迎接和承受各种艰难险阻的挑战。在历史上,道家思想的这种基本精神形成了超越世俗、淡于名利、心怀广阔的道家风度,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特别是历代隐士的主要精神慰藉,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困境的重要精神信念和精神力量。直到今天,它仍能为我们现代人谋求身心的平衡和心灵的安宁,提供抚平各种挫折、创伤、痛苦、不幸的安慰剂,特别是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自我超越、深沉持重、胸怀博大的品格和百折不挠、自尊自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三、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精神
道家哲学虽然建构了一个以自然之道为基本框架的形上学体系,但它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人道化的自然之道,人道问题是自然之道问题的理论原点和逻辑归宿,所以,人的问题始终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而道家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探讨则渗透了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原始人道主义精神。
当然,由于道家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主要是个体性的和精神上的,并没有对实现人的外在的基本自由权利、消除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因而往往具有主观的空想性质。但是,尽管如此,道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而不重视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也以扼杀人的自由、平等甚至基本的生存权利为突出特征,在本质上是反人道主义的。所以,道家思想从“道法自然”的原则出发,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在消极的外表下,以浪漫的形式,肯定了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具有真正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涵的。它对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空白、打破僵死的封建专制主义观念及不平等制度,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由于实现人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仍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一项基本使命,我们完全应该从历史上包括道家在内的各种人道主义精神中吸取丰富的思想养料,形成现代人道主义的崭新形态!
四、警世醒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道家思想从它产生的时代起,就具有愤世嫉俗的鲜明特色,渗透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它以否定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看到了社会历史中普遍的异化现象、揭示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的二重性,以及文化价值的分裂,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道德说教、礼仪文化、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和否定,以激进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批判了人类文明的负面,实现了一系列的价值转换和价值重估。老子抨击仁义、礼智、孝慈和礼乐教化,主张“绝圣弃知”、“绝仁弃义”、“无为而治”的自然社会。庄子用齐物论从根本上破坏了人们对偶像、权威的崇敬心理,用逍遥游挣脱世俗名利的束缚,追求个性与精神的自由,用自然无为论批判政治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以终身不仕的行为表示与统治者之间坚决的不合作态度。庄子后学更是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统治者。“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故“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肤箧》),尖锐地揭穿了统治者及其道德说教的虚伪无耻,深刻地动摇了君权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老庄的这种批判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世的各种社会批判思想和异端学说大多与此有关。嵇康阮籍“非汤武而薄周礼”、“以六经为污秽”,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鲍敬言把社会的灾难归罪于有君王,而直接提出“无君论”;李白、李贽、黄宗羲、戴震、谭嗣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对封建社会的尖锐抨击、鲜明的叛逆思想和性格等等,无不与道家思想中强烈的批判精神血脉相承。总之,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尽管道家思想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作为非正统的民间思想存在和发生着影响,但它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时代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形成为一种着力批判官本位文化和不合理现实的异端思想传统,有着警世醒世的巨大社会功能。
道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与其对自由、平等的合理化社会的追求紧密相联系的,前者作为时代忧患意识、后者作为社会参与意识,就象一把利剑的双刃,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老庄等道家思想家虽然大部分都隐而不仕,但却不是简单地消极避世,而是坚持以独特的方式入世,其思想的基调往往是积极的,即所谓“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庄子·让王》),既表现了“生于忧患”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又充满了“务为治者”的参与意识和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历史使命感。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列传》),既痛陈了时弊,又明示了大道;庄子如果不关心社会和人民的命运,就不会“著书十余万言”(《史记·庄子列传》)来表达他对时代的沉痛感受和对理想的社会人生的向往。可见道家思想也是既有“破”又有“立”的。诚然,在这种历史的曲折面前,道家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科学思想史》,神虽然远非科学,但却始终有着不死的生命价值,能为现代乃至未来的合理社会的建构提供启迪,具有普遍的和深远的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