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界上最懂生活的人,唯一因为会过日子

世界上最懂生活的人,唯一因为会过日子……当然,也不会是吴亦凡。不是何鸿燊,他做的买卖,对社会的危害不输李嘉诚。不是刘銮雄,他只会用钱买春。不是马未都,好像没听说他有什么绯闻。

这个人不是李白,因为他始终惦记着功名,不够洒脱。

不是宋徽宗,他沉溺于字画,“玩”残了国家,一点也不好玩。

不是徐霞客,他的“玩路”还不够宽广。

不是金庸,他梦断夏梦,是作为男人的一大憾事。

不是何鸿燊,他做的买卖,对社会的危害不输李嘉诚。

不是刘銮雄,他只会用钱买春。

不是马未都,好像没听说他有什么绯闻。

当然,也不会是吴亦凡。

……

这个人说不上声名显赫,但也绝非无名之辈。

他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因为会生活而成“家”的人。

他是中国休闲文化的开创者。

他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也恰恰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他还是畅销书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园林艺术家、水利专家、发明家、选美导师、美丽乡村规划师、编剧、导演、娱乐公司老板、生活艺术大师……

得,我也甭绕了,他的名字叫做李渔。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那你一定知道或看过《肉蒲团》——甭管是小说还是动作电影——它的原作者就是李渔。

他还创作了一部儿童很宜的《笠翁对韵》。

这两样在现代人当中有点知名度的作品,只不过是李渔的即兴客串之作。

他在清初通俗文学界的地位,好比上个世纪下半叶的琼瑶。

但是,他玩的花样,远不止有文学……

01、星宿降地,少年失怙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关于他的“仙侣”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李渔祖籍在距金华兰溪县城约四十华里的夏李村,由于家境贫寒,一家人就居住在村里一间破旧祠堂里。

父亲李如松长年在江苏如皋做药材生意,难得回来,母亲则在村里帮人烧火做饭。

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李渔母亲怀胎到了11个月,肚子痛了三天三夜,还是没有分娩。

到了农历八月初七,有个白发长老路过此地,他看了看产妇,又绕着房子转了一圈,说肚里的胎儿是“星宿降地”,小祠堂——按风水相学上说的——地盘太轻,载不住“星宿”。

经长老建议,大家把产妇抬到夏李村的总祠堂里,才得以顺产。长老又说了,这孩子不是凡胎,是“仙之侣,天之徒”。于是就取名仙侣。大概跟李白的“谪仙”、孙中山的“逸仙”,是一个意思。

夏李村人多地薄,“流寓于外者几三分之二”,不少人到江苏如皋古城经营药材,其中就有李渔的伯父李如椿。他有“冠带医生”的头衔,药铺生意红红火火。

李渔出生后不久,他们一家便迁往如皋,投奔伯父。

李渔自幼聪颖异常,据说尚在襁褓时就能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十岁左右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

李家虽说世代贫农,也意识到这个小孩有可能会让祖坟冒烟,因此对他着力栽培,有意让他去博取功名。

为了让李渔静心攻读,光宗耀祖,李渔母亲学“孟母三迁”,将李渔安置到李堡镇上的一座“老鹳楼”里读书。

正当李渔在书山学海中发奋读书、学有所成的时候,他父亲因病去世,全家人顿时陷入困境。这一年李渔十九岁。

迫于生计,也因自己要回原籍浙江参加科举考试,李渔决计扶柩回乡。同年,娶了隔壁徐村(今属水亭乡)徐氏女为妻。

02、科场失利,国难临头

父亲的去世更坚定了李渔谋取功名的决心,崇祯八年(1635),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一举成为五经童子,名噪一时。

那么,这个五经童子,是个什么东东呢?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作品。童子试时,考官会根据五经,各出一题,考生可选择其一进行答题。但对于熟读五经、才思敏捷的李渔来说,只选一题太过轻松,便干脆把五经之题全答了。

李渔这种豪横的考法,对于考官来说,还是头一回遇到,当场就傻了。

虽说早在晋代,有一位叫周续之的,自幼熟读五经五纬,人称“十经童子”,这毕竟还只是一种称誉。李渔的“五经童子”,可是实打实地经过官府考试而获得的荣誉,属于官方认可,所以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

首战告捷,使李渔尝到了读书成名的甜头,他信心更足,读书也更加刻苦。

崇祯十二年(1639),29岁的李渔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原以为稳操胜券,结果竟名落孙山。

崇祯十五年(1642),又逢乡试,这也是明王朝举行的最后一次乡试,李渔再赴杭州应试。

孰料途中,局势急转直下。满清铁骑横扫江南,明王朝已成风雨飘摇之势。李渔闻警,中途折返,回到兰溪。国难当头,谋求功名已成泡影。

不久,李渔受新任婺州(即金华)司马许檄彩之邀,做了他的幕客。

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清军攻占金华,李渔被迫离开金华回到兰溪。

清军占领金华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清廷还颁布了剃发令,所到之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03、志存乡野,归隐伊园

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无奈回到故乡夏李村居住。面对民族巨大灾难,李渔只能归隐乡野。

他决定学唐代诗人王维,“此身不作王摩诘,身后还须葬辋川”,并自喻为“山中宰相”。

他在伊山之下买了一块地,营造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伊园(与“伊甸园”一字之差),并打算在此隐居终老。

伊园是李渔展示园林技艺的最初杰作,他在此隐居三年,课农赋诗,著有《伊园十宜》、《伊园十便》,乃乡村宜居之写照,对照当下振兴乡村具有借鉴意义。

世界上最懂生活的人,唯一因为会过日子(1)

兰溪市永昌夏李村复古建筑伊园

李渔归隐家乡期间,做了不少公益事业。比如,他在游诸线上筹资倡建一座过路凉亭,方便行人过客休憩。

在取亭名时,捐资人李富贵想以“富贵”命名。毕竟人家出钱了,享有冠名权。只是这名儿实在庸俗了点。

李渔是文化人,一听这哪儿成啊?他机智应对,劝富贵兄接受他取的新名“且停亭”,并题联曰: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亭名和楹联都堪称一绝,一直为后人传颂。此亭也因此被列为“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一。

李渔应该是呼吁“中国人请停一停,等等你的灵魂吧”第一人。

好险没有听李富贵的,也感谢富贵兄能够从善如流。否则这亭子不可能跻身“十大”。

李渔还经常在凉亭里摆摊赠茶,以获取路人故事及社会新闻,积累创作素材与灵感。这个跟蒲松龄的故事有点类似,蒲比李小29岁,据说两个牛人有交往,还结成了忘年交。

李渔还带领村民修建堰坝,开凿沟渠,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并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顺治八年(1651年),李渔在一次兴修水利过程中,与邻村发生争执。

这种事儿,现在的乡下也经常发生,很容易引起械斗,甚至还会出人命。

此事对李渔的触动很大,他想自己一身才华,就这么终老乡野,终究不是个事儿。于是萌发了要到大城市去闯闯的念头。

他心中的大城市当然不是铁岭——那个离家太远——而是杭州。

拿定主意之后,他果断卖掉了悉心经营多年的伊园,举家移往杭州,去开辟新天地。

04、找准风口,卖文发家

初来杭州,人生地不熟,尽管有朋友接济,李渔一家仍然举日维艰,处境十分尴尬。

李渔并不气馁:都说杭州胜似天堂,一定有我李渔的谋生之道。

他开始做市场调研,不断游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戏馆书铺。

彼时天下初定,杭州逐步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经过反复观察,李渔发现杭城上下,从豪绅士大夫到一般市民,对戏剧、小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自己正好有编故事的专长。

李渔于是决定“卖赋以糊其口”,类似于现在体制外的专业网络写手或者自媒体。

李渔要卖的“赋”,不是诗词歌赋,也不是“铁肩担道义”的那种文章,而是类似于琼瑶写的那种或者韩剧演的那种,通俗小说。

李渔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此定位,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在中国古代,职业是有严格等级的(现代是什么情况呢?),“卖赋”更是不入流,被时人视为“贱业”。

早在汉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首次将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其中没有小说家。后来,刘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等四家,凑成十家,写小说的总算入流了。

不料,再后来的班固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又把“小说家”给剔除了,剩下的九家被称为“九流”——这就是那个时候的职业等级排序。

班固还给小说重新下了定义——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口气甚是不屑。

再到后来,诞生了科举制度,写小说的、看小说的,更成为了“不务正业”。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读《西厢记》,得偷偷摸摸地,就跟干坏事似的,生怕别人瞧见了。

而李渔要干的,就是要大量批发类似《西厢记》这样的文字。他不认为这是“贱业”,决心用一支健笔打天下,既可以养家糊口,又可以大隐于市。

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湖上笠翁。数年间,以其旺盛的创作精力,连续推出《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传奇,以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这个产出速度,堪称快枪手。要知道,那个时候,写作的工具是毛笔而非键盘,离百度问世尚有400余年——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容易。

这些通俗文学作品虽在当时被正统文人所不齿,但由于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贴近市民生活,适合读者的欣赏情趣,所以,作品一问世,便销售一空。

随着作品的不断问世,“湖上笠翁”不断在读者跟前刷脸,很自然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红,成了金字招牌。

养家糊口已经不是问题了。

可以说,李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靠“卖赋”就可以“糊口”的专业作家。

接下来,李渔开始遭遇甜蜜的烦恼:盗版。

05、打击盗版,维权第一人

李渔的作品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当时,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笠翁新作。

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不法书商,以最快的速度私刻翻印笠翁作品,以牟取暴利。

还有的干脆拿一些无名作者的作品,以“湖上笠翁”的名义发行,蒙骗读者,彷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满大街的“全庸”或“金庸著”。

不法书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不仅侵犯了李渔的著作权,还极大地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

为了捍卫著作权,李渔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传札布告;一边与女婿沈心友四处奔走,上门交涉——这个就十分剽悍了。

他曾在《闲情偶寄》里写道:

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一副要跟人玩命的架势。

可以说,李渔是中国最早具有版权意识、也是最早捍卫自己著作权的作家。

不过反盗版这事儿,就算搁现在,也非易事,当时的社会更没有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盗版屡屡发生,防不胜防,使李渔疲于交涉,兴叹不已。

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盗版者最为猖獗。为了便于交涉,李渔索性于康熙元年(1662)离开了杭州,举家迁往金陵,直抵“盗匪”老巢。

06、经营书铺,成为出版巨头

寓居金陵后,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他成立了自己的书铺——芥子园。

本身就是畅销书作家的李渔,至此贯通了出版行业的全产业链,集写作、编辑、出版、销售于一体,经营理念与策略因此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寻常书商哪能比得了?

他的出版事业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写的大部分书都在芥子园印行。书铺同时还印行、销售他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笺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这算是周边产品。李渔的经营头脑可见一斑。

除了出版自己创作的作品,芥子园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李渔可是亲自给读者喂过料的人,知道他们好哪口。

他根据读者的口味,编辑出版了诸如《古今史略》、《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千古奇闻》等一大批读者爱看而买不到的书。

李渔本身是文化大家,见多识广,他根据冯梦龙的说法,炒作了一个概念:四大奇书。并配套出版销售这四种书:《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

这种手法,有点类似于现在书腰上的广告词:人的一生不可不看的N部……

结果收到奇效,四大奇书大卖,芥子园的生意红红火火。

后来李渔迁回杭州,芥子园屡换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它不仅是清代为数极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百年书铺。

07、寓居金陵,玩转官场和文坛

在文人荟萃、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金陵,李渔少不了又要营造园子。

他在孝侯(就是那个晋朝的牛人周处)台边购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为芥子园,取“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

没错,这个园名,也被李渔用作书铺的名字。

随着书铺生意的发展壮大,李渔的家口也跟着壮大,一家人连同奴仆少说也有几十口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他不得不广开财路。

他趟开的一条财路,被时人蔑称为“打抽丰”。意即“因人丰富而抽索之”,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假借各种名义,向有钱人索取财物。

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跟贾府攀亲戚,进荣国府讨要财物,就是典型的“打抽丰”行为。

但李渔干的,与刘姥姥形似而神非。

他也是与达官贵人打交道,但是为他们赋诗撰联,谈文说艺,度曲演戏,设计园亭,编辑出版他们的书信、文案等等。

这些活动,跟今天的文化名流受邀出席各种活动,赚出场费,性质完全一样。顺带给权贵们有偿写点吹捧之类的文章,好比吴晓波写《腾讯传》。

这个不丢人。

但当时不少所谓的正统文人看不起李渔,说他“有文无行”。

面对这种偏见,李渔很不以为然,回怼道:

我以这才换那财,

两厢情愿无不该。

这种互怼,有点类似于当今社会两拨价值观迥异的人“互道傻逼”的意味。

当然,李渔“打抽丰”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绝不折节自辱!

一次,有朋友来信说,有个大官要他去见见面。他回信说:“弟虽贫甚贱甚,然枉尺直寻之事,断不敢为……且此公之欲见贫士,岂以能折节事贵人乎?有缘无缘,听之而已。”

听这口气,人家是站着挣这钱的。

出众的才华,加上善于交游——这二者往往很难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李渔经常“混迹公卿大夫间,日食五侯之鲭,夜宴公卿之府”,也确实获得了丰厚的馈赠。

寓居金陵二十年,李渔以文会友,以戏会友,与整个社会有着广泛而频繁的接触。

在与他交往的、有文字记载的八百余人中,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艺人,遍及十七个省,二百余州县。

可以说,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化人中交友最多、结交面最广的文人。

众多的朋友,使李渔能自由往来于朝野文人之间,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许多人情世故,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文学素材。

李渔在《交友箴》中谈到了他的交友之道:

交道戒纷纭,交情忌稠密。

神交千里通,面交九嶷隔。

宁寡无滥觞,宁淡无胶漆。

意思是说:交友贵精不贵多,朋友不易太过亲密无间,网友最好不要见面……云云。这些交友之道,在朋友圈泛滥的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08、广吸地气,游遍大半个中国

李渔与古代许多文人一样,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

一方面,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奔走,交结权贵“打抽丰”。

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要游览山水胜地,“生平锢疾,注在烟霞竹石间。”

他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他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还说:“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

在古代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他携带家班远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这个游览量,应该跟职业旅游家徐霞客有得一拼,让生活在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的我们心生惭愧。

我们再看看李渔是怎么游的:

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

在长期的游历过程中,李渔对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对各地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这些素材成为他创作小说、戏曲和营造园艺连绵不绝的灵感源泉。

这种精细化的游法,让只会跟团游的我们,更加惭愧了。

至于人家还能把素材用于创作,更让只会拍照发朋友圈的我们,羞惭至极。

09、组建戏班,成为娱乐大亨

康熙五年(1666),李渔应朋友之邀,远游西北。

经过平阳(今山西临汾)时,地方官赠给他一名乔姓歌姬——瞧瞧这赠品,是不是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时代不一样”?

乔姬年仅13岁,但聪慧过人,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份,李渔专门请老师教她学唱。她记忆惊人,领悟极快,师授三遍,便能自歌。

老师都惊着了,说他授曲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敏之人。

仅一个多月,乔姬便学会了老师的全部技艺,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渔可算捡到宝贝了,也终于有东西可以晒朋友圈了。每当有客来访,李渔便叫乔姬隔屏清唱,客人听得食肉忘味。

李渔一直有个心愿:创办自己的戏班子。可惜一直到年过五旬都未能如愿。

得到乔姬之后,李渔觉得:时机终于到了。

几个月后,李渔途经甘肃兰州,又得贵人赠予王姓歌姬,也是13岁。

哎——时代居然不一样到这个份上,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姬的长相虽不出众,一旦易妆换服,却与美少年无异,令人惊叹。

李渔便让乔姬教王姬学戏,扮演生角——这回连老师也省了。乔姬自然就是旦角。

男、女主角都有了。

于是,李渔以乔、王二女为班底,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李家戏班。

这一年,李渔已经56岁了,他的演艺娱乐事业刚刚开张。

读到这儿,奔五的、已经五十多的朋友们,是不是感到很振奋?

编剧和导演,自然是由李渔亲自担任了。

这工业门类,真是齐全啊。

当家台柱子乔、王二女超群脱俗,演戏的悟性极高,只需李渔略加指点,便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表演剧本内容,常常是“朝脱稿,暮登场”,效率很高。

李氏家班以芥子园为根据地,并经常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全国九州,历其六七”。

由于有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所以李氏家班创办不多久,便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

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金陵芥子园,自然成了当地文艺界的活动中心。

李渔在芥子园戏台上题楹联曰: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意思是说,别整天搞得俗事缠身,加快了两鬓发白的速度;你看我老李,没事就创作新歌,给雪儿演唱,岂不快活似神仙?雪儿便是乔姬的爱称。

这是典型的凡尔赛式炫耀,同时代的人可能会恨得牙痒痒:去你的吧笠翁,虽说时代允许我这么玩,有钱、有闲、有才三不缺一的人,这世上能有几个?

每当逢年过节、生辰喜日、赏花玩月、朋友聚会之时,李渔必在园中演剧为乐。往往是夜间上演,曲未终而东方已白,兴致昂然,意犹未尽。

李渔有诗记载:

更衣正待演无双,

报道新曦映绿窗。

佳兴未阑憎夜短,

教人饮恨扑残缸。

瞧瞧你们现代人,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图个啥?

家班作为李渔自己的实验剧团,使他在戏曲创作、导演、演出等实践活动中如鱼得水,不仅成为谋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戏曲文化、推动昆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什么叫做兴趣和工作合二为一?李渔这个就是,夜夜笙歌之间,还把艺术给推动了,把文化给繁荣了,上哪儿说理去?

10、白发红颜,友艺爱三情融合

李渔是个才子,自然难免风流,曾经自称:予,情士也。

他有一妻数妾,再加上前面说的,别人送给他的几个婢姬,基本上跟韦小宝有得一拼了。

李渔又是一个非常重情的才子,对男女之情,也确实颇有心得。他认为:男女相交,全在一个“情”字。

乔、王二女原本是秦晋民女,归李渔后,稍加调教便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戏曲表演艺术家。

她们一旦一生,珠联璧合,演技精湛,对李渔也是体贴入微,曲尽妇道。

三位常年在外巡回演出,朝夕相处,相互之间早已忘记了年龄上的差距,而是将友情、艺情、爱情融合在了一起,彼此已经成了——按照现在俗话说的那种——“灵魂伴侣”。

对照当今贵圈和商界的各种结合,大都不脱一个贪财,一个贪色。跟人家李渔仨人的三融合相比,自然是不可同年而语。

就在李氏家班声誉鹊起、蜚声海内的时候,一场变故发生了。

乔、王二人由于长年在外演出,积劳成疾。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方19岁的台柱乔姬英年早逝。第二年,另一台柱,也是19岁的王姬也撒手西归。

想想看,冯小刚的身体出点状况,华谊的股价就会几连阴。

乔、王二人的故去,对李渔戏曲事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家班从此一蹶不振。

失去了亲密战友和爱妾,李渔老泪纵横,悲恸欲绝,写下了不少诗作哭悼乔、王二人。其中有一首,标题有点长:

《自乔姬亡后,不忍听歌者半载,舟中无事,侍儿清理旧曲,颇有肖其声者,抚今追昔,不觉泫然,遂成四首》

就冲着这标题,我们可以断定:这绝对是真爱!

他后来又为二人写了一篇《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还是看标题,意思很直白:希望两位一个能复生,一个好再来。真是情深意重,不用读文章,已经催人泪下了。

李渔的悲痛,不仅因为二女在家班里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为在生活上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形影不离的伴侣,在艺术上是最能领悟其文心并可与之促膝交流的红颜知己。

11、老居层园,不算差的谢幕

随着乔、王二女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渐次瓦解。由于老迈,他也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培养新人重整家班了。

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

晚年的李渔思乡之情日切。为了便于儿子回原籍应试,康熙十六年(1677),六十七岁的李渔迁回杭州。在当地官员的资助下,李渔买下了西湖边的一处旧宅,再次开始营造园子——层园。

有一回,由于搬家劳累,李渔不幸失足从楼梯上滚下,伤了筋骨,从此贫病交加,连正在修订的《笠翁一家言》也难以继续了。

他为此向京师老友写了一封公开信《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请求援助。信中所述景况,让人痛心怜悯。朋友们纷纷解囊相助,次年层园终于修成。

此园依山而建,坐卧之间都可饱赏湖山美景。李渔作词曰: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这是妥妥的西湖边的超豪别墅啊,搁现在,起码得是阿里P10以上的主才能住得起。

养老的园子总算是安顿好了,李渔打算贫中寻乐,安享晚年清福。

可好景不长,由于长期奔波劳累,李渔再次病倒,最终在康熙十九年(1680)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与世长辞。

李渔死后,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钱塘县令梁允植为他题碣:

湖上笠翁之墓

12、文学成就

李渔的主要文学成就当然体现在戏剧创作上。从1651至1668年,他在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期间创作了《怜香伴》、《风筝误》、《比目鱼》、《凰求凤》等大量剧本。

他把其中十个剧本合称《笠翁十种曲》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被当时的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

这个评价,已经到顶了,足以说明李渔的戏剧创作成就和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笠翁十种曲》的题材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喜剧色彩十分浓郁,这是李渔传奇最突出的地方。他为此写诗解释道:

传奇原为消愁设,

费尽枝头歌一阙。

何事将钱买哭声,

反会变喜成悲咽。

唯我填词不卖愁,

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

度人秃笔始堪投。

郭德纲要是知道有这首诗,只需把其中的“传奇”改成“相声”,即可挂在德云社舞台正中间,作为其服务宗旨宣告天下。

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

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后人普遍认为,这两部小说集是继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之后,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李渔称自己的作品是“新耳目之书”,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努力发现“前人未见之事”,“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故事新鲜,情节奇特,布局巧妙,语言生动。

思想主题方面,李渔的小说重在劝善惩恶,同情下层人物,歌颂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具有一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应该属于正能量。

如果按照当今N线的划分方式,李渔当然跟曹雪芹、李白、苏东坡不是一个层级,但是不应该比他的戏剧同行关汉卿、王实甫等人矮半分。

李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低估,显然受了他写的那些三俗作品的拖累。

其实那些作品应该是李渔极盛时期的恶搞之作,并不是他的创作主流。

另外一个原因,他可能吃了题材的亏。

因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喜剧。而文学理论家认为悲剧才更深刻、更震撼,给读者心灵的冲击也更强烈。

但是,有这种偏见的学者不妨摸着自己的心口问问自己:让你看一个月的戏,并且只能看一种,请问你是选《窦娥冤》,还是《凰求凤》?

喜剧,其实比悲剧更难整。

让人哭,易。

让人笑,难。

普通人都可以不费劲地编造一个悲惨的故事,但是要写个段子、编个小品把人逗乐,太难了。

陈佩斯说过:无论什么时代,笑声都是一种稀缺品。

创造笑声的人,自然也十分难得。

13、戏曲理论成就

除了创作不少深受观众欢迎的剧作之外,李渔还有足以名垂青史的理论巨著《闲情偶寄》。

该书写成于康熙十年(1671年),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

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其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实为戏曲理论专著,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后人曾把这两部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取名《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

《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声容部》中的《习技》详述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都和戏剧有关。

李渔在汲取前人(如王骥德《曲律》)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

李渔摆脱了前代戏曲理论家仅对戏曲语言形式进行研究的单一局面,还涉及戏曲的编导以及表演等方面。

他十分重视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特别看重观众反映,留意舞台效果,使戏曲真正变为有别于案头文学的舞台艺术。

其中有一段对编剧的要求,李渔写道:

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

就是说编剧要有代入感,你编的这些东西,想想你自己登台,能否表演,台词能否说得通顺。否则你就搁笔,别再胡编乱造了。

这对当代神剧的编造者们,也是当头棒喝啊!

《闲情偶寄》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比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体系,早一百年。其中关于导演的论述,则是世界戏剧史上最早的导演学理论,比前苏联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相关论述,早两个世纪。

14、专业“玩”家,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者

因为会“玩”、会生活而成“家”的,历史上好像就李渔这一位。

李渔涉猎虽然广泛,但他折腾的这些事儿,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展开:

就是以娱乐休闲为主,彷佛现代投资人眼中的大文娱概念,在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欢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享受。

李渔的《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就是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

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作者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

这六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往往结合抒情和说理。他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之后,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希望通过对草木虫鱼、摄生养性的论述,旁引曲譬,有助于规正风俗,警惕人心。

如“饮馔”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渔的饮食观与饮食美学思想,对饮食养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堪称卓有建树的美食家。

李渔是大闸蟹的重度上瘾者。传说大闸蟹上市期间,他家大缸总是装满了螃蟹,每天必吃。家里还特设“蟹奴”一职,专事做蟹、剥蟹工作。

大闸蟹刚退市,李渔就开始准备下一季的买蟹钱,他把这笔钱称为“买命钱”。

李渔的生活之细腻,连后世的讲究人林语堂也自叹不如。

林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他是一个戏剧作家、音乐家、享乐家、服装设计家、美容专家兼业余发明家,真所谓多才多艺。

15、李渔之谜

具有杰出商业才华的李渔,为什么不选择做一个纯粹的商人,却偏偏要扮演这样一种商不商、文不文、官不官的角色?

本人认为,这,恰恰就是一种的心态!

因为,在李渔看来——

  • 当官,外表光鲜,实则处处是陷阱,随时有凶险,一点也不好玩。
  • 商人,从古至今,都给人一种只知道数钱,而没什么文化的感觉。
  • 文人呢,太穷酸!

李渔选择了作剧这个行当作为职业,一个在世人看来并不“光彩”的行当,就是有一种恶作剧的“玩”的心理。

他大概是这么想的:第一、我天生就喜欢写故事。第二、你们越是看不起的行当,我越是要做一番非凡的业绩来给你们看。

这种高级“玩”法,有几个人能玩得了呢?

就像当今一些骂金庸的作家同行,他们连给金庸提鞋都不配。

李渔肯定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落第文人了,他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种横扫千年喧嚣和冗杂的新鲜气息;就像他那藏匿于圆滑之中寸寸尖刻的笔触,就像他那摇摆于官场、文场和商场之间游刃有余而又步步惊心的飘渺踪履。

世界上最懂生活的人,唯一因为会过日子(2)

为了纪念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戏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的清代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诞辰393周年,2003年9月10日,李渔全身铜像在李渔家乡兰溪市芥子园内揭幕。铜像高近2米,由中国美院教授陈长庚创作。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全文结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