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3号船完成新年度首航: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
远望3号船完成新年度首航: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这是远望3号船第100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也是远望3号全体人员迎来的第100次胜利。“成了!”直到任务成功的消息传来,远望3号船护送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精确入轨,刘天水才放下心,和其他船员们相拥在一起。“长江3号,发现目标!”指令通过广播传遍远望3号全船。此刻,动力机舱机器轰鸣,水线以下,目之所及满是各式设备和管线。轮机技师刘天水眼中似乎闪过一道光,就像万里之外火箭划破天空的轨迹。“来了!”集控室里,刘天水观察到电力表指针波动。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指针恢复稳定,刘天水依然神经紧绷——任务潜藏的风险并未结束。
远望3号:第100次驶向星辰大海
■倪栋梁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3号船在大洋上执行任务。张庆池摄
辽阔大洋,万里无云。
“长江3号,发现目标!”指令通过广播传遍远望3号全船。
此刻,动力机舱机器轰鸣,水线以下,目之所及满是各式设备和管线。轮机技师刘天水眼中似乎闪过一道光,就像万里之外火箭划破天空的轨迹。
“来了!”集控室里,刘天水观察到电力表指针波动。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指针恢复稳定,刘天水依然神经紧绷——任务潜藏的风险并未结束。
“成了!”直到任务成功的消息传来,远望3号船护送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精确入轨,刘天水才放下心,和其他船员们相拥在一起。
这是远望3号船第100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也是远望3号全体人员迎来的第100次胜利。
归来仍是少年
当胜利的喜悦渐渐褪去,远望3号恢复宁静。这艘28岁高龄的老船依然通体洁白,走廊舱室一尘不染。
机舱门一打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强烈噪音充斥耳畔。笔者随刘天水沿日常路线巡视,发现这片“钢铁森林”整洁得出人意料。
“机舱里,抹布随处可见,都是给设备准备的。”刘天水时而拿起听棒,顶住设备细听声音,时而弯腰捡起抹布,来回蹭几下附近的油渍。
“自己家嘛,总归要干净点。”这位年近50岁的轮机技师随意抬起袖口,蹭掉额头的汗水,继续巡视。
在远望3号的机舱里,任何一滴微小的油渍都会马上被清理。有时,船员抢修完设备怕弄脏地板,甚至会脱下鞋光着脚走回住舱……这些细节里,蕴藏着远望3号高强度工作28年仍能保持“青春”的秘诀。
船体整洁是常态,机舱里船员们满身油污也是常态。
那年,刘天水和同事们一起下到船舶最底层清理底舱。掀开铁板,舱底一片漆黑,各种管路穿插纵横,浓烈的恶臭混杂着机油味儿,呛得人直作呕。刘天水带头下到底舱,油腻腻的混合物瞬间没过小腿。
……
清理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10来名轮机工作人员一点点清出垃圾,底舱终于见了底。常年围着机械打转,一身油污一身汗,轮机人身上总带点味道。
“油污可难洗了!”那几天,刘天水洗澡总要先拿洗衣粉搓两遍,再用沐浴露洗两遍。“总觉得身上还是没洗清爽!不过,看到咱们船越来越‘白’,我心里格外清爽。”他说。
30年前,刘天水在山东德州乡下老家,修过马路,摆过地摊,卖过油条,“捡一中午啤酒瓶,只能卖2块钱”。他做梦都想不到,18岁那年自己会和一艘叫“远望”的大船结缘,更想不到自己能一次次跟船驶向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
现在,回过头来琢磨,仿佛一切早就注定。“刘天水,就是要留在天和水的地方!”老刘嘿嘿一笑。
作为首批船员,刘天水是看着远望3号船从图纸上“驶”出来的。当初,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和这艘船相伴28年,更想不到,自己能和这艘船一起实现“百次百胜”。
“没有啥比任务顺利更让我高兴。”28年里,刘天水如同百宝箱一样,在大洋上鼓捣出一个又一个急缺零件。在他眼里,船和他一样永远在状态、永远年轻,“只要船上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我也说不好每次任务有啥不同,但我都记得住。”刘天水爱好集邮,自从1992年来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就开始搜集珍藏航天主题的信封、邮票、纪念币。渐渐地,他的航天主题藏品汇集成百余本,摞起来近乎一人高。
“出海时间长,有时烦了,翻翻邮册,心里就踏实了。”28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足以绕地球35圈的漫长航程里,无数个漂泊大洋的夜晚,刘天水从深舱回到房间,用粗糙的双手一次次翻看这些邮册。他身上洗不掉的机油味,也同样沾染在邮册上。
抚摸着熟悉的藏品,不善言辞的刘天水变得健谈起来——
“你看,这张信封是纪念3号船下水,当年在场的领导亲笔签的名……”
“到现在为止,14次神舟任务,我们船执行了12次。虽然我有神11、神12任务的纪念邮票,但我们船那两次任务没去,太遗憾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在邮票里,邮票在讲我的故事,神舟、北斗、嫦娥、天宫、风云……”
看着邮票上各型火箭腾飞的壮观场面,远望3号船蹈海探天的航迹扑面而来,刘天水觉得自己的视野无比宽广:“我见证了远望3号船成为‘中国名船’,见证了中国‘远望’挺进大洋,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自1995年交付投入使用起,远望3号船的第一个10年,完成17次任务;第二个10年,完成43次任务;最近这8年内,任务数已达到40次。
根一旦扎下,时间就过得飞快。刘天水记得,1993年他在江南造船厂接船,那时的远望3号还只是块钢板,平躺在空旷的船坞里。那叮当叮当的锤音,至今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
远望3号执行神舟二号测控任务时,在海上跨过2001年。他和未婚妻电话约定,回去就结婚,叮嘱她先收拾老宅、订好饭店……
2003年神舟五号测控任务期间,他当上了爸爸。那时,照片还传不到海上,给家里打个电话都困难。等任务结束回到家,儿子已经满月。
远望3号的最近一次大修,是2017年。船出坞那天,阳光明媚,远望3号焕然一新再次驶进江海。他感慨:“归来仍是少年,我和船都是……”
厚厚的邮册,还留下不少空白的纸页,等待刘天水和他的船用下一个航迹填满。
新时代的加速度
刘天水刚下班,就在走廊遇到调度员高超。这位27岁的年轻船员,已经在调度员岗位上干了两年。
“坐在调度席,我就不是我了,我代表长江3号。”第一次坐进调度大厅,高超既兴奋又紧张。打开调度广播,听着北京方向的口令,他应答的声音干脆洪亮:“长江3号,收听正常!你听我声音怎样?”
调度那头一阵迟疑,稍后传来反馈:“长江3号,我听你声音有点大……注意调整。”
原本严肃紧张的调度大厅,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经过几次重大任务磨砺,这位腼腆的大连小伙,越发沉着冷静、干脆利落,仿佛变了个人。
“320是否明白?”“是……”某次演练中,某系统组长在调度时回答错误。复盘会上,高超一改平日的温和态度,严肃地指出:“任务不容有失,操作口令不容有错。”
2020年,高超迎来一次特殊考验。
“应急测控!应急测控!长江3号马上开始准备。”在某型任务开始前2小时,上级突然下达通知:由于某测控站雷达突发故障,该站负责的部分任务临时交由远望3号船执行。
如何调配力量、组织调度、确保顺畅?变动突如其来,任务陡然增加,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高超心头。
虽然是临时考验,但高超对任务方案、流程操作已烂熟于心。上次演练考核,他仅用规定时间的一半,就精准下达全套调度指令。
短暂研判交流后,高超迅速理清任务并行准备思路,根据各专业组岗位特点,有条不紊地下达口令:“301,调整航向;330,组织标校……”
调度声中,参试人员分作两路,跑步离开座位,冲进会议室,接收任务文书、研究制定方案、确认技术状态……
数小时后,“目标出地平!”“长江3号,发现目标!”调度指挥有条不紊,任务圆满完成。
应急10分钟,幕后10年功。这位年轻船员身上的故事,折射着一代代远望3号船员的成长轨迹。
28年磨成的一柄利剑有多快?在新任务、新海域、新技术等诸多考验下,远望3号船不断迎接着新挑战,时刻保持着最佳状态。
32岁的雷达主操作手郝勇爱和自己较劲。业余时间,他常常像武侠小说中大侠那样练习“左右手互搏”,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为啥要练这一心多用的本事?因为他的本职工作“目标抓捕”需要合理分配注意力。别看他年纪不大,这次任务已经是他个人完成的第45次任务。
轮机系统新学员康琦每天夹着画册钻机舱。掀开铁板,他下到机舱最底层,趴在管道上画管路走向。一个月下来,小伙子瘦了10来斤,也画出10来斤画纸,把机舱的五脏六腑、筋络走向刻画进了脑海……
去年,远望3号船岗位资格考核合格率达100%。无数个日夜,船上试验机房内灯火通明,人才方阵得到全方位锤炼,一大批骨干成为各专业“明白人”“顶梁柱”。
“新时代的加速度,赋予我们强烈推背感。”宁静的中午,高超埋在厚厚两摞数据文件中间,从电脑屏幕上浏览任务年表。他扶了一下眼镜,新建一行,郑重敲下:“编号:100,任务:神舟十四号。”
这个舞台足够大
伴着轰鸣,无人机时近时远,沿着设定轨迹绕着远望3号船盘旋。
“无人机是可控的移动靶,帮助我们高效完成雷达标校。”高级工程师黄国雄从拦网中取下无人机,回到机房。此刻,数据分析已经完成,雷达开始自主校准。
以往,测量船都是以标校塔或标校气球来校准。前者固定在岸上,不适用于行船;后者是在一个充满氦气的气球里搭载一个信标,放入高空进行信号模拟。
“一次标校消耗一个信标球,几万块钱就没了,让人心疼。”海上标校费用高、程序繁、效率低,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黄高工。
利用无人机进行标校的金点子,根植于一片创新沃土。
早在建船之初,远望3号船党委就提出“创新 任务”口号,瞄准“创新船”目标,培养多支创新队伍,探索构建创新奖励机制,推动船内自主创新。
一次“头脑风暴”,有人提出:能不能用无人机搭载信标球,标校轨迹可控,还可重复利用。
作为科研骨干,黄高工立即敏锐捕捉到这个“金点子”。充分论证后,他提出详细方案,获得船党委全力支持。
梦想照进现实还需无数次尝试。黄高工所从事专业跟无人机相关度并不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多旋翼飞得稳,固定翼载荷大……”从飞机选型开始,他们一路解决了电池续航、搭载平衡等多项技术难关,经历无数次坠落与失败,终于成功起降回收。
第一次试飞时,搭载着信标飞上天空的无人机却没传回一丁点信号。黄高工的心又悬起来,难道这么久的努力要白费了吗?
经过一番摸排查证,大家发现,原来是无人机动力系统干扰了信标信号。
为解决这个问题,黄高工又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信标包上锡箔纸,或者移动其位置,可效果都不理想。
干脆自己动手做个信标球!功夫不负有心人,标校无人机终于实现持续飞行60分钟以上,实现多个频点标校目标,配合自主研发的动态标校航路规划软件,大大提高了标校的灵活性和效率。
“只要你有梦想,这片浮动国土的舞台足够大。”黄国雄团队的成功,引燃了更多船员科研创新的热情。
蒋涛是2021年上船的远望新人,他一到航海系统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创新课题。航行中,为配合任务,驾驶室需要经常根据风速调整航向航速。以往,这些数据都是手动计算。蒋涛经过编程设计,研发出实时动态反馈软件,大大提高了驾驶调整响应效率。
最近,轮机系统王磊最得意的就是,自己把水下潜航器研究明白了!每次任务前,他都要检查水下设备状态,让远望3号船出海时能拥有一双看清船舶水下状况、排查安全隐患的慧眼……
工作之余,船员们最爱干的就是“找茬游戏”——看看船上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创新超越”融入一代代船员的血脉基因。船上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承研着20余项课题,获得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百余篇高质量科技论文。
“创新活力始终是我们的澎湃动力,新技术、新发明,让我们永远保持最佳状态。”远望3号船党委书记董相奎说。
星辰大海没有“舒适区”
航海系统负责人王胜利前几年从航海系统换岗到轮机系统,现在又回到航海系统工作。
之前,王胜利在驾驶室经常吐槽:“有时候驾船要紧急加速、紧急减速,螺旋桨总是反应慢半拍,让人上火。”
自从在轮机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王胜利开始对船舶性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汽车刚发动,设备还没热就上高速,确实伤机器。”有了换岗经历,王胜利驾船时和轮机系统的配合更加默契。
某型任务开始前2小时,船舵突然失灵,船不受控制地原地打转。
凭借着对轮机设备的熟悉,王胜利立马通知轮机系统:“很可能是舵机电磁阀坏了,请兄弟们兵分两路找备件、去现场。”
不出所料,故障和王胜利的预判一致。轮机系统高效解决故障,船舶再次得到控制,驶向预定海域。
大洋测控系统繁杂、环环相扣,独当一面需要一专多能。远望3号船上,人才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在轮换中提升本领已成常态。
31岁的骨干水手任晓志,曾4次获评行业“金牌水手”,6次夺得系统竞赛第一。前年,他告别缆绳、锚链,转岗到舵信系统。一切从零开始,他向比自己小10来岁的同事请教学习,当起小学生。
“有时候,说梦话也在背书。”通宵达旦学习数据理论,加班加点钻研操作要点,请教骨干,任晓志晚上睡觉也会突然惊醒,迅速爬起来铺开海图,直到把脑海中的疑问琢磨透了,才重新躺下……
5个多月里,任晓志啃下了10多万字教材,画下半米高的海图,顺利通过船舶驾驶基本技能考核。
某型任务中,任晓志以超高难度的“边转向边跟踪”驾船方式,协助完成测控任务。“年轻就该持续学习,不断迎接新挑战。如果一直躺在功劳簿上,脑子会锈掉。”
“一专多能才能独当一面。‘归零思维’是我们不断成长的金钥匙。”党委会上,船长史开回顾远望3号船人才建设历程时感慨,“星辰大海没有‘舒适区’,只有新挑战。”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装备、探索新领域,是远望3号船员的常态,在多岗位实践锻炼下,船员们视野更开阔,成长更全面。
翻开远望3号船的荣誉册,近年来,该船先后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先后有100多人次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多人次荣获航天基金奖,多人次被评选为优秀科技骨干人才。
远望3号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远望号船队的一个缩影。一张张青春面孔,是它最美的封面;一项项重大任务,是它最好的舞台;一个个种子船员,迸发出最强的活力。
随着更多优秀船员的成长,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还将继续。
远望,是年轻人的事业。来自天南海北的有志青年,在海天之间捕获目标信号,也找准了自己的青春价值坐标。
6月5日的庆功宴上,一个精心制作的蛋糕被推进餐厅,金色纪念数字“100”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00后新船员邓婕,赶紧上前拍了一张照片。她笑盈盈地说:“一百次是一个新起点,我的青春轨迹才刚开始!”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