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被粉丝羞辱哭了(知名女星直播间崩溃大哭)
女明星被粉丝羞辱哭了(知名女星直播间崩溃大哭)「爱与自由」这几个大字恨不得刻在我的脑门上。记得初为人母的时候,立志当个好妈妈的我也看了无数心理学派的育儿书。深夜崩溃,几乎是每个妈妈都经历过的至暗时刻。每个妈妈,都是自我PUA高手讲讲我自己的经历吧。
冉莹颖,又崩溃了。
在最近的一场直播里,她对着镜头崩溃大哭:
“他们不知道我的想法,我就是我。”
在之前录制的节目里,她也曾半夜躲起来大哭。
身为一个老母亲,特别感同身受。
深夜崩溃,几乎是每个妈妈都经历过的至暗时刻。
每个妈妈,都是自我PUA高手
讲讲我自己的经历吧。
记得初为人母的时候,立志当个好妈妈的我也看了无数心理学派的育儿书。
「爱与自由」这几个大字恨不得刻在我的脑门上。
刚收拾完屋子,孩子把积木摔倒在地,零件洒落一地...
给孩子喂饭时,不仅不吃,还把饭菜拨得到处都是...
辛辛苦苦把一肚子火压下去,按照教科书的沟通套路走了一遍,孩子抬屁股就跑不想听你说话了...
简直分分钟想把他塞回肚子里有没有?每次忍不住冲娃发完火,开始陷入无限的自责与懊悔中。
老公意识到我的状态不对,问我:你身边有人做到从不对孩子发火吗?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似乎还真的没有。
特别是看完高分英剧《养育者》后,才发现养孩子是全世界的难题。
剧里温柔善良会赚钱的男主保罗,在两个孩子面前也会时常失控发脾气。
甚至有一次和妻子袒露:“我很爱孩子,但说真的,我有时候想杀死他们。”
可没有一个观众,会觉得保罗不是一个好父亲。
所以与其在对“不能对孩子发火”这事上纠结和懊恼,不如和这对英国夫妇一样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毕竟,单纯的情绪失控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自己发完火后,长时间地陷入到悔恨、自责这些负面情绪中,从而引发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
比如——焦虑。
越焦虑,越跑偏
问题是,这样的自我PUA除了带来焦虑外,没有任何好处。
邓亚萍在新一季的《圆桌派》上,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叫「目的性颤抖」:
平日熟练穿针引线的工人比赛给缝衣针穿线,在奖惩机制的刺激下,工人们因过度全神贯注的努力,线反而越不容易穿入。
像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在巨大的压力下容易失误;
平时口若悬河的人,遇到心仪的人容易紧张口吃;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人,碰上大考总有几个发挥失常的...
对某件事用力过猛反而容易搞砸,在育儿上更容易出现,但很多父母却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像我们这代家长,接受了太多流派的育儿理念,更会潜意识地给自己灌输“养孩子这事一旦出错,就会毁了孩子”的观念。
还有一种家长,从小在自己父母的打击下长大,更容易带着原生家庭的遗憾,希望在自己孩子身上修补自己对童年的不满,于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这种“我一定要把孩子养好”的驱使下,我们和孩子相处就经常变得如履薄冰,使自己更加焦虑。而这种焦虑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自责和怀疑等负面情绪中。
结果呢?孩子敏感地发现父母“病”了的时候,自己也会“病”。
电影《暴力兔子》中,有对关系很微妙的父女,让我心生寒意。
女儿马悦悦和朋友玩到凌晨回家,发现给她打了无数遍电话的父亲一个人站在江边等她回家。
见到女儿终于回家时,这个父亲一句话也舍不得骂,疯狂扇着自己的嘴巴。
面对着这个拧巴却爱着自己的父亲,女儿感觉到的只有窒息。
所以,电影里的马悦悦极度渴望友谊,面对同学提出的“生日邀约”时,她本来想拒绝但还是不忍心,答应了。
最后,被同学绑架,失手杀掉。
一个焦虑的家长,是很难爱去填满孩子的。
因为,人,没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在满地纸尿裤中,丢开不切实际的理想,找到最舒适的关系,才能看到自己、接纳自己,让孩子看到自洽的父母。
把儿当“猪”养,神清又气爽
说实话,我们这个时代对妈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如果一味地被这些言论裹挟,只会越来越累。
育儿圈流传着一句话: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按我说,一胎二胎都需要有养“猪”的心态。哪怕你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都改不掉,你怎么知道道歉后孩子不接受真实的你?当你知道真实的自己有人肯接纳时,自己内心失控的部分才会得到安抚。
身为父母,要允许自己偶尔有点小差错,而不是凡事都战战兢兢、如临大敌。
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不完美的生活,才是他们的起跑线。
要知道,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时时刻刻在孩子面前闪耀着母爱的慈光,无论如何也养不出一个从不生病的孩子。
这并非是我们不够努力的结果,而是孩子本身就需要这种瑕疵,来增强自己身心上的免疫力,进而发展自己的人格。
在育儿的过程中怎么也瞄不准针眼时,记得抬起头望望别处让自己赏心悦目的风景,说不定再低头时就能轻松搞定。
别听别人放屁
放下焦虑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